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知识,需要很强的主动性,需要消耗大量的脑力;比起一本书的价格,读书的时间才是最大的花销。我们需要将读书的收益最大化,即降低读书时间,获取书中的有用价值,变消遣式、集邮式、完成任务式阅读,为主动、帮助式的阅读。
1、摆正阅读的心态
不是所有书都值得逐字逐句的、跪拜式的读完。
所有的书都是一个特定历史和社会背景下写出来的,
作者的一定会受到当时社会整体的局限。
如果一本书我们死活都看不进去,看不明白,不一定是读者的问题,
1)有可能是翻译的不好,毕竟各国语境差异挺大的
2)社会背景已经不同了,没有当时的境况的感悟了
3)作者就是为了凑字数在堆砌垃圾材料,
或者为了显示重要性,把简单的问题翻来覆去地说
有的书有价值或者有启发的部分可能就只占1%不到,
其余部分可能就是作者拿来充数的;
有的作者可能就是比较烂,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说什么。
读书虽然重要的,但单一的某本书的重要性,通常没有大家吹嘘的那么厉害。
需要将读书当做和一个有经历或年长的老朋友聊天来看待。
丢掉对书的敬畏是提升阅读速度的一个关键。
有的书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事情被作者长篇大论的翻来倒去。
一些过去的经典数据讨论的问题已经不存在,
或者思想已经过时,或者已经没有什么现实指导意义了,
阅读知识为了好奇,即使需要精读一本书,也先要速读一遍
快速阅读主要用来阅读非虚构类书籍。
通过速度找出线索,激发问题和好奇心。
对自己要学习的东西有一个大致的把握。
2、选择对的书
包含两个层面
1)书本身是否有价值
2)这本书适不适合自身。
具体方法如下:
1)不要遗漏一些有用的信息
看主题,封面介绍,序言;
看出版社的宣传文案;
读好作者的书,看好作者介绍或推荐的书;
上网搜索,随大流有时也是不错的选择,
有自己的判断与看别人的评价没啥关系,
通过综合比较多方的评价,有助于形成更加客观的判断。
2)正确看待书评:
书评有没有站得住脚的理由和实例,有没有提供额外的参考信息,
同类书籍的比较,在这一领域的地位,有没有与他相近或相反的观点和书籍。
好的书评能帮助我们对书形成一个大致的判断,还能激发我们的好奇心和问题。
3、速读就是找关键信息
先阅后读,不求甚解,了解大致特征
就好像看一幅画,一眼就能找到画的大致特征。
先形成地图,细节可以后续补充,现在不要纠结。
语义:几句话,几段话,几页甚至几章的文字构成的一个意思。
每一件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想说的事情就构成了一个语义单元。
作者很多文字都是为了引出或烘托自己观点的。
在寻找语义单元的时候一定不要被细节所缠绕
需要注意两点:
1)注意关键词的位置
2)勾勒出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路
通过概念找重点:
1)新概念
2)需要更新的就概念
3)需要被替换的概念
4、能输出才是有效精读
速读完一本书后需要判断这本书是不是需要精读,不是所有的书都需要或者值得精读。
如果看完一本书,别人问我看的书讲的是啥,我说不出来,或者不能漂亮利落的说出来,
其实这不是因为我的表达能力不行, 而是还没有有学会正确的有效阅读。
精读首先要建立目标感。
需要假设待会要给别人说这本书都说了啥,
哪些对我有启发,哪些对我有帮助,哪些特别有意思。
有效阅读分为两个步骤:
1)理解和互动
最简单的就是做笔记,写感想。
觉得好的内容,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摘录下来,
建立自己的题材库,有空的时候再细细琢磨。
如果觉得一段信息比较好,可以写写这段信息哪里好,哪里引发了我的兴趣。
让新知识和自己脑海中已有的知识来一次互动。
2)记住和输出
一种是写作,一种是口语表达。
坚持练习,就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如果持续记笔记,自己对信息的敏感度会越来越强,
什么样的信息都会本能的来一次互动,从这段信息中看出点别的东西来。
记住将平时觉得有价值的文章、段落标记出来,和它互动,
记录一些想法,让后定期整理它们,这就会形成自己的素材库。
强制性输出会让自己的思路变得很清晰,
在做分享的时候,你自己能理解得更加透彻,
以教为学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没有之一。
写作时写得很烂也没有关系,写完可以再改,关键是要大胆的去写。
5、总结
快速阅读的几个步骤:
1)丢掉对书的敬畏,不是所有书都值得仔细阅读。
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知识,而不是通过读书获取满足感和自我安慰。
2)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书
评判性的看待书评、推荐。一本书最需要的看的是需要。
3)快速阅读就是寻找关键信息
像飞机飞过片山丘,获取这片的全景图,
知道重要的、关键的、有用信息在哪儿。
4)能输出才是有效的精读
平时要多积累素材,摘录觉得好的内容。
坚持写感想,强制自己输出。
多分享,以教为学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