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54阅读
  • 0回复

“指南针”的启示 查看手机触屏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46168965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09-09-10
— 本帖被 路逍遥 从 新芽报道 移动到本区(2009-09-11) —
“指南针”的启示

相似性的启示   2008-02-08 20:41   阅读60   评论0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指北或是指南并不影响它辨明各种方向的功能,但它确实会使人注意到事物的相对性和观念的多极性,以及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的,关于对立面的统一和相互关联的深刻认识。从西方的观点看,以欧洲为中心,中国是在“远东”。但如果从中国再继续往东,就到了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对欧洲人来 说,这应该是“远西”了。从加利福尼亚往西走却又回到了欧洲人眼中的“远东”。这种认识甚至已融入到日常用语之中,汉语中里“危机”直译成英文就是 “danger-opportunity”(危险———机会),它反映了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往任一方向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正是这样的。
       教育要创新,必须面临被颠覆,颠覆有正有负。中国自十八世纪以来,抛弃了固有的数学教育全盘西化。欧美一些数学教育家想用计算器取代烦人的计算过程。再来看看美国的诺贝尔奖荣耀难掩靠依赖国外智力人才的“断层”危机。近年来,美国联邦方面有总统背书,进行数理教育补强。2002年经布什总统签署生效,规定学生必须参加每年一次的英数测验。学生如果未达标,学校将受处罚。所以数以千计的公立学校,正在加强数学和英语教学,以提高测验成绩,期望达标。根据教育政策中心(Center on Education Policy)调查,美国有三分之二的学区,取消了音乐、历史、社会课时,增加英数的学习时间。美国教育部发言人查德.柯比(Chad Colby)说:“英语、数学是重要的两门学科,因为他们是教育的根基.......”。
       2004年上海的一所学校尝试对一年级的课程实施大胆变革,根据"儿童形象思维能力强和抽象思维能力弱"的特点,完全取消了延续了55年的数学必修课。引进了字眼相同的“英数”课。用"英数"课取代一年级的数学课,http://www.southcn.com/edu/xinwenbobao/200409160159.htm  美国人正在加强的“英数”课,本应是中国人的“汉数”课。这就告诉我们:你手持“指南针”同样对欧洲人来说,“远东”会变成“远西”,“英数”本应变成“汉数”,否则“减负”会变成“加负”,浪费孩子宝贵的意象资源。而将原先一年级的数学内容转移至三四年级补上,就好比说:孩子面对圆球搬不动,但是推得动,为什么要放弃利用推的能力,来提高搬的能力,而等到几年后来搬动呢?难道"英数"课取而代之是因为“儿童形象思维能力强”的缘故吗?不可思议的是引进"英数"课是扬中国儿童形象思维能力之长还是补抽象思维能力之短呢?20年的意念珠算教育实践证明是意象思维是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发现孩子的形象逻辑思维能力强,一年级的数学可以提前。那种全盘否定民族文化的虚无主义或全盘接受外来文化的拿来主义都是十分有害的。我们与国际接轨,不该与国粹脱轨。
微信公众号:jiyifa_com 逍遥右脑
 
疯狂,狂,狂徒!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