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37阅读
  • 0回复

学习成功--中学生成就梦想的15堂必修课 第六课:在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做最重要的事 查看手机触屏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xyzvw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09-04-04
既然向第一名学习是获得成功的最佳捷径,那么我就应该好好研究学习尖子的学习诀窍。我一边留心观察班里成绩最好的那个小个子男生的一举一动,看他是怎样听讲、怎样做练习的,一边抓紧时间读孙教授借给我的那三本书。
  我把这三本书从头到尾看遍,笔记做了一箩筐,还真找到了不少有价值的学习经验,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是许多学习尖子和高考状元谈到的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的重要性。各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网络,你只有从小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一步一步地把每一个知识点掌握好,落实好,才能把这张知识网络编织地完整牢固。如果有的知识点没有掌握好,你的这张“网”就会出现漏洞,你在“捕鱼”的时候,“鱼儿”就会从这个漏洞钻出去,漏洞越多,“鱼儿”跑得越多,你的分数越低。

  如何才能构建完整牢固的知识网络?一是在上新课的时候要认真听讲,把每一个知识点吃透;二是要做好“查缺补漏”工作。如果你的知识体系不慎出现了漏洞,你要“亡羊补牢”,及时把漏洞补上。俗话说得好:“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怎样补?为每门学科准备一个“错题本”——专门用来搜集整理在平时学习、测验、考试中遇到的不会做的难题以及做错的题目的笔记本。这些题目就是你知识上的漏洞,你一定要格外引起重视,想办法把它们搞懂。有一位江西的高考状元说得好:“做错一道题比做对一百道题更有价值。”原因就在此。

  发现了这个提高学习成绩的秘诀,我欣喜万分。我不禁想起了今年浙江省文科状元陈杭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一番话:“我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为各科都准备了一个错题本,上面记录着我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所有做错的题目,不仅有题目的解答,还有当时为什么会做错的原因以及对自己的提醒。”在浦江中学,陈杭霞的“纠错本”早就出了名。从高一到高三,每门功课她都有一本特别的“纠错本”,只要有做错的题目,她从不放过,一定会认认真真分析原因,把它纠正过来,决不允许自己在同一个问题上犯第二次错误。在高二的一次试卷的总结后,她用红笔在“纠错本”上写道:“本题错在半途而废,脑筋僵化,已经快算出来了,因为心理上的畏惧,竟将快到手的答案放弃掉,这是由于基础不扎实,功底不深造成的。”陈杭霞平时还非常注重教学内容和试卷的自我整理,并总结归纳出一连串的问题,向老师提问。正是陈杭霞采取了这种独特的学习方法才使她登上了状元的宝座。

  除此之外,我还发现一条很有价值的定理——重复定理。一位北大的状元曾经这样说过:“重复是学习之母。”为了能把知识上的漏洞补扎实,就要不断重复。就拿记忆来说,心理学家经过研究认为,要真正记住新的知识和信息,一般人需要重复七遍以上才能永久记住。同样道理,对于一道错题,也需要不断重复地去做,仔细分析做错的原因,直到完全把它弄懂弄透为止。千万不要以为老师讲过一遍,自己也听懂了就一丢了之。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也领悟到了孙教授给我讲的开发大脑潜能的最重要的秘诀就是要不断重复目标,重复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效果就越好。任何知识、任何信息如果没有深入到一个人的潜意识,是不会影响人的行为的。

  知道了这些道理,我马上着手进行“查缺补漏”的工作。我为各门学科准备了一个精美的笔记本,把从开学至今所有做错的题目摘抄在“错题本”上,一道一道重新做过去,凡是做对了的,一笔勾销;做不出的,先看答案,记住解题思路,隔一段时间再做,如果对了,再一笔勾销。如此这般重重筛选,到最后只剩下最难的题目,我集中精力把它“攻克”。这样,我就再也没有不会做的题目了,我的成绩直线上升。

  这一周充实而有意义,我对提高成绩越来越有信心。弹指之间,周末又至,我兴冲冲地来到孙教授家,把我的心得体会一股脑告诉了孙教授。孙教授听了也十分高兴,他笑眯眯地对我说:“林刚,你在学习上已经入门了,只要你坚持下去,我相信你的梦想必定能够实现。在今天上课之前,先让你猜一个谜语,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懊悔的东西是什么?”

  我想了一会儿说:“是时间吧。”

  “对,今天我给你讲的主题就是怎样合理地利用你的时间。假如有一家银行,每天早晨向你的账户拨款8 64万元。你在这一天内可以随心所欲,想用多少就用多少,用途也没有任何规定。条件只有一个:用剩的钱不能留到第二天再用,也不能节余归己。在这种情况下,你将怎样用这笔钱?”

  “我会把这笔钱全部花光,不用白不用。”

  “一般说来有三种用法。第一种做法,你把这笔钱一文不少地还给银行;第二种做法,你把这笔钱花掉,用于吃喝玩乐;第三种做法,你把这笔钱拿去投资,用钱生钱。不管你怎样做,其实你每天都面临上述的境况。那家银行其实就是时间。你每天得到8 64万秒钟,

  随便你怎么利用。这些时间你如不利用,最后也不会回来。看来,时间就是金钱,此话一点不假。第一种做法是根本不去利用时间,把时间白白浪费掉;第二种做法是把时间用于个人享受;第三种做法把时间用于学习,是对自己大脑进行投资,这是最明智的做法。”

  “孙伯伯,原来您刚才给我说的是时间呀!”

  “是的。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怎样利用时间。在我们每个人出生时,世界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就是时间。不论对穷人还是富人,这份礼物是如此公平:一天24小时,我们每一个人都用它投资来经营自己的生命。有的人很会经营,一分钟变成两分钟,一小时变成两小时,一天变成两天……他用上天赐予的时间做了很多的事,最终换来了成功。其实,这世界上的伟人诸如元首、科学家、发明家、文学家等等,最成功之处就是运用时间的成功,他们都是运用时间的高手。我们举几个例子。”

  ——德国著名的文学家歌德一生勤奋写作,作品极为丰富,有剧本,有诗歌,有小说,有游记,一生留下的作品共有140多部,其中世界文学瑰宝——《浮士德》,长达12111行。歌德为什么能取得如此惊人的业绩?原因就在于他一生非常珍惜时间,把时间看做是自己的最大财产。他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我的产业多么美,多么广,多么宽!时间是我的财产,我的田地是时间。”有一次,歌德在他孩子的房间里,看见他孩子的纪念册的一页上摘抄着一段话:“人生有两分半的时间:一分钟微笑,一分钟叹息,半分钟爱,因为在这爱的半分钟里他死去了。”歌德看后十分生气,他认为这是对人生极不严肃的态度,是对珍贵的时光的嘲弄。他脸上带着不满意的神色,提笔在这段话的下面写了这么几句:“一个钟头有六十分钟,一天就超过了一千。小儿子,要知道这个道理,人能够做出多少贡献。”歌德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一生中把一个钟头当60分钟用,视时间为生命,从不浪费一分一秒,直到1832年2月20日,这位将近84岁的老人在临死前还伏在桌上专心致志地写作。

  ——法国著名科普作家凡尔纳每天早上五点钟起床,一直伏案写到晚上八点。在这15个小时中,他只在吃饭时休息片刻。当妻子来送饭时,他搓搓酸胀的手,拿起刀叉,很快填饱肚子,抹抹嘴,又拿起了笔。他的妻子关切地说:“你写的书已不少了,为什么还抓得那么紧?”凡尔纳笑着说:“你记得莎士比亚的名言吗?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哪能不抓紧呢?”在四十多年的写作生涯中,他记了上万册笔记,写了104部科幻小说,共有七八百万字,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一些感到惊异的人就悄悄地询问凡尔纳的妻子,想打听凡尔纳取得如此惊人成就的秘诀。凡尔纳的妻子坦然地说:“秘密么,就是凡尔纳从不放弃时间。”

  稍微停了一会儿,孙教授接着说:

  “关于时间,富兰克林说过一句名言:`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为什么会讲这句话呢?这是有来历的。”

  ——在富兰克林报社前面的书店里,有一天来了一位男士。这位男士犹豫了将近一个小时,终于开口问店员:“这本书多少钱?”

  “一美元。”店员回答。

  “一美元?”这人又问,“你能不能少要点?”

  “它的价格就是一美元。”

  这位顾客又看了一会儿,然后问道:“富兰克林先生在吗?”

  “在,他在印刷室忙着呢。”

  “那好,我要见见他。”这个人坚持一定要见富兰克林。

  于是,富兰克林就被找了出来。

  这个人问:“富兰克林先生,这本书你能出的最低价格是多少?”

  “一美元二十五美分。”富兰克林不假思索地回答。

  “一美元二十五美分?你的店员刚才还说一美元一本呢!”

  “这没错。”富兰克林说,“但是,我情愿倒给你一美元也不愿意离开我的工作。”

  这位顾客惊异了,他心想,算了,结束这场自己引起的谈判吧,他说:“好,这样吧,你说这本书最少要多少钱吧?”

  “一美元五十美分。”

  “又变成一美元五十美分?你刚才不还说一美元二十五美分吗?”

  “对。”富兰克林冷冷地说,“我现在能出的最低价格就是一美元五十美分。”

  这人默默地把钱放在柜台上,拿起书走了出去。这位著名的物理学家、政治家给他上了终生难忘的一课:对于有志者,时间就是金钱。

  讲完了这富兰克林的故事,孙教授深有感受地说:

  “我对富兰克林的话颇有感触,每天看着钟表上的秒针一下一下地移动,每移动一下就是表示我们的寿命已经缩短了一部分。再看看墙上挂着的一张张撕下的日历,每天撕下一张就是表示我们的寿命又缩短了一天。因为时间即生命。没有人不爱惜他的生命,但很少有人珍视他的时间。如果想在有生之年做一点什么事,学一点什么学问,充实自己,帮助别人,使生命活得有意义,不虚此生,那么就不要浪费光阴。这道理人人都懂,可是很少人真能有效地利用他的 时间。

  “美国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学者伯纳德·艾伦森,在他90岁生日时,有人问他最珍惜什么,他说:‘我最珍惜时间,我愿意站在街角,手中拿着帽子,乞求过往行人把他们不用的时间扔在里面。’

  “最近我读了两篇文章,更加深了我对时间和生命的理解。一篇文章是美国作家娜汀·史代尔写的《如果能重活一次》,文中写道:`我曾问过一些高龄长辈和重大疾病患者,他们谈到的并不是后悔做了些什么,而是遗憾还没有做什么:

  我会更勇于尝试,即使多犯几次错也无妨。

  我希望能把握更多的机会。

  我想游遍世界各地。

  我会将理想付诸行动,而不再站在原地犹豫不决。

  我想多跳几场舞。

  ……'

  “看到这里,我不禁要问,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他们为什么不趁年轻的时候,不趁身体健康的时候就抓紧时间尽力实现自己的梦想,非要等到身体不能动的时候再来空表遗憾?毕竟,我们来到这世上只能活一次。

  “另一篇文章的题目是《生活着是美好的》,颇让人心悸。作者记录了他友人的一件异事:在这位友人的书橱里,放着一具人的骷髅。作者原以为朋友喜欢绘画,以此为临摹之用。不料朋友冷冷相告:这与绘画无关,只是以此作为一种死的提示来抓住生的分分秒秒。无疑,这是一种自虐式的提示法。主人将自己无情地逼到一个具象的临界点上,他岂止是在为难自己,简直就透出了几分冷酷!生命与死亡对抗的结果,可以用一个不等式来表示,即:生命大于死亡,或死亡屈服于生命。哪怕这‘大于’或‘屈服’对一个生命个体而言只是相对的、暂时的。从这个意义上看,骷髅是生命的守护神。

  “这又让我想起了作者的两句诗:‘我常去墓地走走,以使我警惕时光流逝之快。’作者还告诉我们,要想理解时间与生命,就得多参加几次追悼会。”

  “孙伯伯,在今天上课之前,我虽然也懂得时间的重要性,但是理解得不是非常深刻,因而对时间也不是十分珍惜。”

  孙教授稍停了一会儿,接着对我说:

  “世界上有许多人不懂得珍惜时间,不懂得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分一秒。事实上,时间是一分钟一分钟浪费的,而不是整个钟头浪费的。这就像一只水桶,如果水桶的底部如果有一个小洞,水很快就会漏光,其结果就跟有意把水倒掉一样。

  “鲁迅先生说:‘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的。’可见他对零星时间的珍惜。一个人若要在学识上有所造诣,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没有这种惜时如金的精神,没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是决然不成的。宋代民族英雄岳飞,其书法,尤其是草书不同凡响,那‘还我河山’四个字多么遒劲奔放!但据说岳飞没有系统地学过书法,只是在童年和少年时期,稍有闲暇时间便练习写字,他常常在沙地上飞蛇走龙。正是由于岳飞这种分秒必争的精神才使他练就了一笔绝妙的书法。

  “渥沦·哈特葛伦博士是一位博学多才的老人,他以前是一所大教堂的牧师,后来退休了。他曾经问过一位年轻人是否了解南非树蛙,年轻人坦白地说:‘不知道。’博士诚恳地说:‘如果你想知道,你可以每天花五分钟的时间阅读相关资料,这样,五年内你就会成为最懂南非树蛙的人,你会成为这一领域中最权威的人。’年轻人当时未置可否,但后来却常常想起博士的这番话,觉得这番话真的道出了许多人生哲理。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每天投资五分钟的时间努力成为自己理想中的人。

  “伍迪·艾伦说过,生活中90%的时间只是在混日子。大多数人的生活层次只停留在为吃饭而吃、为搭车而搭、为工作而工作、为回家而回家上。他们从一个地方逛到另一个地方,事情做完一件又一件,好像做了很多事,但却很少有时间从事自己真正想完成的目标。就这样,一直到老死。我猜想很多人临到退休时,才发现自己虚度了大半生,剩余的日子又在病痛中一点一点地流逝。

  “学会利用时间的‘边角余料’是大有裨益的。茶余饭后,听报告看电影之前,排队购物或候车的时候,都可以利用起来。有的人认为,这些零星时间太短,因而不屑利用。这是不对的。涓涓细流,若白白流淌,岂不可惜?若汇聚起来,便会成为能够用来发电的水利资源。分分秒秒,稍纵即逝,如果加以利用,则可收到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之效。古人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利用时间的‘边角余料’,岂可小看?”

  听了孙教授的这番话,我明白了许多。我对他说:“孙伯伯,您的意思就是要珍惜眼前的每一分每一秒?”

  “是这样的。过去已经无法挽回,明天还没有到来,只有把握今天的每一分一秒,你才能拥有美好的明天。曾经有这样一段睿智的话:‘丧失的财富可以通过厉兵秣马、东山再起而赚回;忘掉的知识可以通过卧薪尝胆、勤奋努力而复归;失去的健康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和医疗保健来改善;而惟有我们的时间,流失了就永远不会再回来,无法追寻。’现在我要请你填一张表。假如你的寿命是100岁,大约36500天,你已用去了多少天,还剩多少天,请把计算结果填入下表。”

  说着,孙教授把一张表放在了我的面前。 年 月 日 签名:我的生命已用去 天,我的生命只剩下 天。

  我拿起笔,在纸上郑重地写上:2003年8月23日 签名:林 刚我的生命已用去6205天,我的生命只剩下30295天。

  “填完上表,你的感受是什么?”

  “我的感受是时间就是生命。”

  “确实如此。人的一生是非常短暂的,即使你能活到100岁,也不过36500天,况且吃饭、走路和睡觉就要占去将近一半的时间。如何让生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这确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认真思考。在我年轻的时候,我也曾和一些人一样整天漫无目的地在大街上闲逛,或者无所事事地闲谈,或者下象棋打扑克来消磨时间。而一旦当我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以后,我觉得我以前的一些浪费时间的行为简直是在慢性自杀。时间如流水一般,一刻不停地从我身边悄悄流逝,一去不复返。上天赐予我的生命只有一次,我怎能如此挥霍宝贵的光阴?我开始珍惜时间,不再做一些无聊的事。我知道我若不做时间的主人,就会做时间的奴隶;我若不利用时间,时间就会把我耗尽。”

  听到这儿,我问:“孙伯伯,既然时间如此重要,那么我该怎样管理时间呢?”

  “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时间管理的起始点就是设立明确的目标。如果连目标都未明确,那么时间管理就无从谈起。当你设立了明确的目标以后,你还要为达到目标制定详细的计划。你不仅要制定一年的计划、一个月的计划,你还要制定一周的计划、一天的计划。有了详细的行动计划,你才知道怎样合理地安排时间,你才不会无所事事。其次,你要遵循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这个原则是什么呢?我先不告诉你,等你看完了这个实验以后我再告诉你。”

  说着,孙教授从柜子里拿出一个瓦罐和一个装满石头的盘子,他把石头一个一个放进罐子,直到不能再放为止。

  “林刚,这个罐子是不是放满了?”

  “是的。”

  “是真的吗?”孙教授又从柜子里拿出一个盘子,里面装着一些小石子。他把这些石子倒进瓦罐,摇了一摇,小石子纷纷跑进大石头之间的空隙。

  他笑着问我:“现在罐子满了吗?”

  这次我学聪明了:“可能还没有满吧。”

  “很好。”说着,他又从柜子里拿出一盘沙子,他把沙子倒进罐子,沙子纷纷跑进大小石头之间的空隙里。

  他再一次望着我问道:“林刚,罐子满了没有?”

  “没有!”我逐渐明白其中的道理了,所以这次回答得斩钉截铁,毫不拖泥带水。

  “好极了。”说完,他拎来一桶水,然后把水倒进了罐子。他指着这个装着石头、沙子和水的混合物的罐子问我:“看了我刚才做的这个实验,你得到什么启示?”

  这倒是个难题,我抓着头发想了一想,说道:“时间就像是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意挤,愿意钻,总还是有的。”

  “讲得不错,你动了脑筋,不过这个实验最主要的目的不在这里。你想一想,如果我不先放那些大石头而是小石头、沙子或是水,那结果会怎样呢?”

  “如果这样做的话,那么大石头就无法放进去。”

  “对!这才是问题关键之所在。我们只有先把大石头放进去,才可以在空隙里放进许多小石头、沙子和水。同样道理,我们在管理时间的时候也应该这样,在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做最重要的事。什么是最重要的事?即能给我带来最高回报的事,最能帮助我实现目标的事。”

  “孙伯伯,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事就是争取考取北京大学,所以我应该在精力最充沛的时候抓紧时间勤奋学习。”

  “十分正确。我希望你能时时刻刻记住这条原则。除此之外,你还要学会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孙伯伯,我们怎样做才能既节省时间,又提高效率?”

  “这个方法我已经在上第四课的时候给你讲过,还记得吗?”

  “是不是向成功者学习?”

  “对!向成功者学习可以节省你自己去摸索的时间。想当初我学电脑的时候,自己一边看书,一边摸索,花了很多时间也学不会,甚至连一些基本故障也无法排除。后来我请了一位计算机系的学生来教我,我只用几天工夫就学会了。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考取北大,你最好向已经考上北大的同学当面请教成功的秘诀,这比你关起门来自己琢磨更有效。”

  “孙伯伯,我明白了,我会想办法按照您所说的去做。”

  “好了,今天的课就到此结束了。给你布置一道作业,回去以后把朱自清的散文《匆匆》背出来,下次上课我可要检查的。”L?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尽心尽力,力求完美。
微信公众号:jiyifa_com 逍遥右脑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