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要学好语文,必须勤于实践。而这里的“实践”,就是“自学”。也就是说,自学的习惯是在自学的实践中养成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即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本领。为了使小学生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要注重以下五种自学习惯的培养。
1、预习的习惯。这项应该从低年级开始,就着手进行预习习惯的培养——教给预习方法,提出预习要求,完成预习作业。每当预习一篇课文时,首先读通课文,并边读边画出生字和新词语,看看字形,想想意思,遇到不懂的在课文旁边打上问号。接着,汇报预习中学会的生字和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2、识字的习惯。为了走出长期以来“老师扶一扶,学生走一走;老师不扶,学生不走”的识字教字误区,在学习中注重培养学生自学字词的能力,让学生取得识字的主动权。先让学生过好汉语拼音关,然后利用笔画规则、造字特点分析字形、识学生字,最后运用工具书释义、扩词,利用“田”字格规范书写。经过一段时间的预习和独立学习,学生养成了识字习惯并能采用多种方法识字,不仅每篇课文中的生字能全部掌握,而且连课外阅读中发现的生字也能主动掌握。识字能力提高了,反过来又增添了学习的兴趣。
3、动口的习惯。在教学中,处处设置情境,营造氛围,给学生说的机会,让学生有成功感和自豪感,从而激发他们表达和表现的欲望。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不同的活动形式和表达机会,并在每节语文课前安排5至6名同学进行一分钟演讲,并用不同的方式激励学生参与,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表达实践,获得成功的愉悦。
4、认真书写的习惯。要想把字写好,就得全神贯注,凝神静气,仔细观察字的结构,揣摩笔画的呼应、避让、穿插,并要脑眼手互应,准确控制运笔的轻重疾徐。这样久而久之,就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养成沉着、镇静的习惯。从一年级写字课入手,将练习字融入日常的作业、日记、习作等书写活动之中,养成他们“提笔即练字”的良好习惯。
5、自查自改的习惯。学习如同耕作,不能只讲耕耘不讲收获。自查是一种学习效果的反馈,自改则是一种学习能力的反映。只有及时检查,才能知道有哪些收获,问题何在,以便及时订正错误。这是一种责任。教学生做作业时要回头看,发现问题就提醒注意,并教给一些修改符号,养成认真检查、及时订正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