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05阅读
  • 0回复

追根究底法 查看手机触屏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jiyifa逍遥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07-03-24
要提高预习效果,重要的是掌握预习的几个环节:思考、外贸部、动笔、质疑、解题。

“‘为什么’也是成功之母”,这句名言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在参观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时提出的,它的寓意是教导同学在学习中要勇于善于不断地提出“为什么”,追根究底,直到弄清弄懂为止。

清代杨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少年时有一次随老师到野外游玩,路过一座小桥,发现桥下有一具小女尸体。大家议论纷纷,这里老师赋诗一首。诗句是:“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三魂随浪转,七魂泛波涛。”郑板桥听了,思考了一下感到不对头,就向老师提三个问题:“你如何知道这个少女是十六岁?又怎知她是被风吹落小桥的?你怎么看见她三魂七魄随波逐浪翻转的?”问得老师无法回答,面红耳赤。老师无奈,只得反问他:“那照你的意思,诗该怎么作?”郑板桥想了想,便改了几个字,诗成了这样:“谁家女多娇,何故落小桥?青丝随浪转,粉面泛波涛。”这时,老师和同学们都称赞诗改得好,郑板桥却说:“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

现在我们有不少学生的学习,只是装进现成的知识和结论,既无思,更无问,学习如一潭死水,所以总不见长进。当然,就大多数学生的主观愿望而言,还是想把学习搞好的,问题也许就在于不知道以什么途径来实现自己的愿望。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建议大家在预习时就注意培养自己思考、多问、动笔、质疑、解题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        思考:熟悉教材

预习的具体任务大致有这样几条:(1)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2)复习、巩固和预习有关的旧概念、旧知识,并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3)找出新教材的重点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4)尝试做预习笔记。预习完以后,最好能合上书围绕上述任务动脑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以便较好地熟悉教材。

本课的中心内容是什么?心中是否有数?

课文中运用了哪些已知知识?自己掌握了吗?

教材的基本思路是怎样的?能说得出吗?

新知识的重点、难点是什么?自己弄懂了没有?

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需要上课时听老师讲解的,等等。

为了使以上思考有个支撑点,在思考时也可以拿笔,把思考的线索写在纸上,以便学习时能更加专心,还可以检查预习效果,进行必要的调整。

二、多问:扫除障碍

预习时,如果遇到有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和不懂的句子,就应多“问”字典等工具书来扫除障碍。但我们有些学生有了工具书也不肯去“问”,等着老师去“喂”,吃“现成饭”,这很不好。我们国家的许多名人,活到老学到老,工具书不离手。如锦州市的杨述同志,常常“请教”工具书,后来熟练到能将《新华字典》倒背如流的地步。就连总理李鹏在去美国访问时还带上英语词典,遇到新名词就可翻找、查对。我们一定在学习中养成勤于运用工具书的好习惯,习惯一但养成,将受用一辈子。张海迪未进一天学校门,硬是多“问”工具书学会了外语,翻译了《海边诊所》。预习中通过多问扫除了知识障碍,反过来又会十分有助于我们对教材的全面理解。

三、动笔:提要钩玄

我国唐代著名散文家韩愈在其名篇《进学解》中指出:“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意思是说“对记载事情的书,必定要掌握它的要领;对阐述道理的书,必定要探索出它的主旨。”这种读书要诀主要搞清的是预习的这部分教材讲的是什么,又是怎么讲,不管是文科教材还是理科教材,在明确讲什么的前提下,重点要搞清怎么讲的问题。生物学家达尔文就是利用“钩其玄”、“提其要”的方法,掌握书中精华,从事创造性劳动的。他看书习惯写摘要,并把摘要分类编成索引以便查考。毛泽东在湖南师范学习读书时,看书不但要写提要而且还写批语,他在阅读《伦理学原理》一书时,用工整的毛笔楷书写在书眉、空白的地方和字里行间,共留下13100多字的“玄”与“要”,养成了“不动笔墨不看书”的好习惯。我们在预习时,也应该“提要钩玄”,把教材的中心与要点抄录在预习笔记本上,这样做,可以“促醒注意”,使所学的知识印象深刻,有利于课堂上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

四、质疑:学有所得

古语曰:“学贵有疑”,“疑则有进”。疑是思考、提问、求异的“三合一”思维方式。具有这种思维方式,就可以帮助人们解放思想,摆脱陈规陋见的束缚,去实现排难解困、学有所得的目的。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学说;居里夫人发现镭射线的创举;陈景润去摘取“哥德巴赫猜想”的皇冠,都是他们质疑求异、探究真理的结果。因此,我们要想在预习自学中卓有成效地掌握知识,把未知知识同已知知识连成一体并举一反三,就必须广开思路,考虑问题时不要被原有的结论所限制;多问几个为什么遇到问题不能“一条道走到黑。”

此外,为了清楚明了,预习时,对教材所述不理解或含糊不清的地方可打上“!”,疑问可以用“?”,重点处可用重点号“•”,难点处可能“﹡”号等,至于用什么符号,可根据各人爱好而定,不作统一规定。革命导师列宁读书时就喜欢用符号圈点法,这样一翻开收就能非常清晰地看到哪些是重点、难点、疑点等。

五、解题:信息反馈

预习中,较多的同学是不注意课后的练习题的,这不能不说是预习中的一种缺陷。这正如武术行家所言“学拳不使腿,等于瞎胡来”。我们建议同学们预习时可读一读课后的练习题,读后的思考练习题,实际上在提示教材中的要点和重点,是对教材内容最好的理解与运用的索引。通过试解,一方面是对预习新知识的情况进行信息反馈,懂还是不懂,真懂还是假懂,马上能显示出来;另一方面也是加深对预习新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的过程,这样做,能使我们对教材的预习更有方向性:试解出来了,课堂上会提高信心;试解不出来,带着“为什么”在课堂上会更加专心。显然,尝试解题不仅能为课堂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运用恰当的话还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请同学们记住《易经》上说的话:“好问则裕”、“不问专固”。学习上欲求真知,必须要追根究底。那种问老师怕难为情,问同学怕别人讥笑的想法都是错误的。要知道,不懂装懂是自我欺骗,不提问只能害己,提不出问题是不具备深造能力的表现。为了获取知识,边学边问才是正确的途径。
微信公众号:jiyifa_com 逍遥右脑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