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47阅读
  • 1回复

读书“三功” 查看手机触屏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路逍遥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11-06-16

大凡好文章都追求一种含蓄美──借物以抒情,即事以明理;情不显出,理不直指。我们在阅读时如果只是一般地一下,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作品的内蕴。要想穷通作品内蕴,必须下得三种功夫。

一曰文字是意象符号,单用眼看难以意象全出。诵把死文字变成活音调,创造出一种进入佳境的氛围和契机。诵把眼、口、耳、脑诸感官都调动起来,其感受自然比看一下更为深刻。当我们诵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佳句时,仿佛看到了静谧的松林、斑驳的月影,听得潺潺的泉声,嗅到醉人的松香,进而就会感受到诗人那种远离尘世闲适自得的情趣。诵读的过程,是一个细细品味、慢慢咀嚼、渐渐消化、默默吸收的过程。在思而不得其解的时候,反复诵读几遍,其意便能了然于心。对美文佳句低吟长咏,会觉齿颊留芳,久之,便潜移默化而为写作的灵气。

二曰读书是一种融进了自己的感知、想象和理解的能动性行为。会读书者必会生疑。有道是于无疑处生疑,方是进矣。疑,可以消除误解,使真义得以从遮蔽中敞亮起来;疑,可以使思维触角深入三昧,从而逼近作者,产生共鸣。在读到在我家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棵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秋夜》)时,一旦用心,你必然会生疑:讲究精练的鲁迅为什么要用这单调重复的语言形式呢?这和《社戏》里写早年看戏,感到索然寡味却又焦躁不安地等待小叫天出场的那一段类乎罗唆的描写,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妙?反复追问探究,你定能参悟作者利用繁笔的语言张力表达孤独、寂寥的情绪,并使欲赞颂的枣树形象鲜明突出的匠心所在。读书是一种发现性活动。只有透过表层文字,对文章的意义作深层次的开拓,才能见人所未见,感人所未感。既学以聚之,又问以辨之,才能洞开增知获趣之门。

三曰
读书不是对文章原意的简单追索或还原,而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在深层探索的基础上,对文章做出理性的判断,写出评价性文字,这是阅读能力的质性表现。我们读书时,常常徜徉在风光绮丽的世界里,只觉得它美,却说不出它为何美,这说明还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必然王国。明白了文章原意之后,再探究一下作者对某一人生体验的表达底蕴和表达这种底蕴的艺术方式,将感悟到的奥秘转化为可供交流的语言(文字),就会实现读书的优化效应。也只有完成这样的转化,才能获得审美情感的同化、人格气质的升华和表达能力的提高。古人读书讲究出入法。始求所以入,终求所以出。入,则见得亲切;出,才读得透脱。既能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这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

诵,不是看,而是声情并茂地念。疑,不是一般地想,而是追问作者,同作者探讨。评,不是复述,而是评价优劣得失,揭示艺术规律。具备了这三功才能读出智慧,读出境界,读出一个灿烂的自我
微信公众号:jiyifa_com 逍遥右脑
 
1、我不是什么高手,我仅仅比你早学了几年而已
2、我没啥原创体系,我只是擅长整理前人的成果
3、我喜欢化繁为简,右脑速读记忆原本就很简单
4、我不接消息私聊,有问题请右脑论坛发帖求助
5、点击查看→★路逍遥-学习记忆的历程及心得
离线路逍遥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1-06-16
读书是一种品位,而善读书则是一种功夫。我以为,要真正把书读好、读出明显的效果来,一要有“钻”功,二要有“挤”功,三要有“拒”功。

  一要有“钻”功。读书上的“钻”功,是指在读书时能够静下心来、沉下身去,潜心地学习,真正做到心无旁骛。读书要“钻”,毛泽东曾有过形象的比喻,他说,读书看不懂的东西,要用“钻”来对付,如木匠钻木头一样地“钻”进去。我以为,读书上的“钻”功,一是能够做到苦思冥想的探索,既能真正读进去琢磨,又能从书中走出来与其他相关书比较,不仅能读得懂、读得透,还能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二是顽强持久的专一,即有水一样的韧性,以通变之能,迂回前行,以矢志不渝,滴水穿石。其实,读书与干其他任何事情一样,只要专一、专注,只要执著、咬住不放,就会读出成效来。

  二要有“挤”功。读书上的“挤”功,是指善于“挤”时间来读书。对很多人尤其是领导者而言,往往很难有整块的时间用来读书,所以“挤”功就显得非常必要了。其实,时间就像鲁迅说的那样,它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还是有的。对此,毛泽东也有过形象的比喻,他说,在忙的中间,想一个法子,叫做“挤”,用“挤”来对付忙。好比木匠向木头一“挤”,多少木头钉上钉子,把看不见的纤维细孔“挤”出这样大的窟窿来,可见“挤”是一个好办法。从鲁迅说的“挤”海绵到毛泽东说的“挤”木头,都给我们以启示,这就是说读书的时间是有的,但它是藏在日子的缝隙之中的,关键在于你愿不愿意“挤”、善不善于“挤”。如,你在出门坐车或等车时可看上几页书;开会或约会等人时可思考点问题;同学或朋友聚会时,可探讨些有益的话题……这都是“见时间之隙,插学习之针”之“挤”功的体现。当然,“挤”功源于爱好,而只有那些爱读书的人,才能具有“挤”的自觉性,从而充分运用好时间的“边角余料”。

  三要有“拒”功。读书上的“拒”功,是指有能力拒绝那些不必要的应酬,以抽出更多的时间来读书。过去人们常说,时间就是金钱,其实,时间虽然可以创造价值,但却是金钱所买不来的。时间的根本意义在于,它可以创造机缘,使人走向成功。时间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惟一的不可再生资源,忙于此而废于彼;时间又是最公平的,它从来没有偏袒过谁,每天24小时,每个人都平等地拥有。但在相同的条件下、相同的时间里,有人事业有成,有人却碌碌无为,究其原因,无非是对时间迥然不同的运用使然。君不见,现实中不少人尤其是一些领导者们,整天忙于接待来宾、出席活动、参加宴请等,可就是没有时间静下心来读点书,结果是忙来忙去却收效甚微,甚至劳而无功。我想,这些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和他们缺乏“拒”功而没有时间读书有直接关系。所以,无论何人欲要有所作为,务须多读书、善读书,而读书就需要有时间,这就需要修炼“拒”功,如,一些可接待可不接待的来宾,应尽量避免亲自接待;一些可出席可不出席的活动,原则上应不予出席;一些可有可无的聚会,尤其是一些酒楼饭店要尽量少去“光顾”。诚然,领导干部平时免不了有政务、事务和俗务的干扰,但只要你有“拒”功,你就能从琐碎中、从应酬中、从浮华中解脱出来,从而给自己的心灵让出一份宁静,给自己的有效读书留出时间和空间的。

  我们正身处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且又面临一个浮躁喧闹的市场。在这种状况下,要做一个冷静的读者是很不容易的。故非“钻”功无以“攻”学,非“挤”功无以助学,非“拒”功无以成学,此可谓读书必须有“三功”也
1、我不是什么高手,我仅仅比你早学了几年而已
2、我没啥原创体系,我只是擅长整理前人的成果
3、我喜欢化繁为简,右脑速读记忆原本就很简单
4、我不接消息私聊,有问题请右脑论坛发帖求助
5、点击查看→★路逍遥-学习记忆的历程及心得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