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17阅读
  • 57回复

综合学习方法专帖 本站浏览! 查看手机触屏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意念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09-03-15
模仿学习英语的法宝
 一切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学习英语也是如此。在高一,我们还要认真去模仿,打好英语基础,为进一步学习、发展创新能力做准备。

  一、学语音语调靠模仿

  高一我们仍要加强语音的学习,模仿纯正英美人的语音语调,摒弃讲英语时所夹带的“地方音”。

  模仿首先靠听力。娃娃学语先是大人说,然后跟着说。学英语也是如此。我们要认真听英语老师讲、听教材对话、课文及听力材料上的录音,听他们准确的语音语调语速等。要多听,要学会“听音练耳、学腔模调”。有条件的同学可以与外国人接触,体会与英美人士的交谈乐趣。

  听准了,就要模仿说,可以说给同学听,说给其他懂英语的人听。也可把自己的音录下来,放给自己听。模仿,要不厌其烦,不怕出错,不怕笑话,克服“羞于启齿”的胆怯心理,大胆说。不仅在课上说,在课下也要坚持说,如在商店、图书室、餐厅等,你完全可以模仿学过的买东西、借书、吃饭等场景与同学或懂英语的人士进行交谈。这是真实的交际场景!

  二、学词汇、句型也需要模仿

  在中学阶段学习大量的词汇和句型。它们对阅读、写作及口头表达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文化、民俗的不同,这些词汇、句型的作法及使用场合与汉语表达有许多差异,我们应区别、学习和模仿。特别是注意动宾搭配、介宾搭配、动介搭配、系表结构等。如“开”门、“开”收音机,汉语都用动词“开”,但英语可以说open the door,但不可以说open the radio,而应说turn on the radio。又如turn on the recorder、turn on the gas(煤气)、turn on the light等。又如我们在lesson 53学了:“I suggest you ask Mr Wu”这一句型,可模仿造句,如下:I suggest you tell Mr Wu about it。

  三、学习写作也需要模仿

  学英语的目的是为了交际。说是交际,写也是交际。进入高中,“写”也受到重视,在NMET中约占总分的五分之一。在高一阶段,我们可以从仿造句子、听写句子开始练起,慢慢练习写英文短文日记、书信、便条和通知等。我们可以对照好的范文,模仿其结构、模仿其句子、模仿其用词及思维方式等。SEFC上有许多应用文供我们模仿、参照,如学习Lessons54、55,我们可以仿照其格式及内容要点的排列等,给初中的英语老师写封英文信。告诉他(她)你在校学习情况或寒假中的打算等。

  值得一提的是,模仿不是完全照搬,而是学会如何用英语正确地表达我们的思想,希望同学们用好“模仿”这个法宝,学到地道的英语。
离线意念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09-03-15
怎样听好一节课
很多同学想从听好每一节课上下功夫,但又找不到途径,掌握不了方法。这里,我就怎样听好一节课谈一点体会,供同学们参考。

  一、做好预习。做好新知识的预习,这对这节课的内容,哪些与以前学过的知识有联系,哪些与今后学习有关,哪些是自己不懂的,都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听起课来就比较有系统、有目的,容易懂。

  二、注意力集中。人常说,心无二用。注意力高度集中,全神贯注, 是听好一节课的关键。具体说就是要用心,思想上决不能“开小差”。眼跟着老师的手势等直观教具转动;耳、听准老师的语言,启发的问题, 手,随时准备记录,抄写主要的内容或问题;口,准备随时准确回答老师的提问;脑子紧扣课本。

  三、做好练习。练习能起复习、巩固新知识的作用,也能检查自己对课程理解的程度。一节课的练习,能独立地熟练完成说明这节课基本听懂了。

  四、复习运用。要使一节课学好,这要将听过的内容,学过的知识, 通过复习和应用,不断熟记加深理解。这样才能巩固知识和扩大知识范围;使知识逐步积累成串,为听好下一节课打好良好的基础。
离线意念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09-03-15
中学生应当重视学习方法
在中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坏,与能否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密切相关。因此,中学生应当特别重视学习 方法,创造性地总结和运用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

  法国十七世纪杰出的数学家、哲学家和科学方法论者笛卡尔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现代社会知识剧增,更新加速,时代对我们提出了越来越严格、越来越多样化的学习要求。只凭“铁杵磨 绣针,功到自然成”的方式进行学习,肯定无法适应。在今天和明天的学习中,学习的成败决不仅仅取决于勤 奋、刻苦、耐力,也不单纯跟花费的时间、精力成正比,更主要的是要有学习效率。效率从何而来?爱因斯坦 的公式“W=X+Y+Z”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这里,W代表成功,X代表勤奋,Z 代表不浪费时间,少说废话, Y代表方法。 方法对勤奋和惜时的效果起着增加或抵销的作用,只有正确的方法才能保证学习成功。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形成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英国有位社会学家,曾经调查了几十位诺贝尔奖 金获得者,发现这些获奖者大多认为,学生学习期间,最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蒋南翔先生,曾作过一个生 动的比喻。他说:一个猎人到森林里去打猎,要准备猎枪和干粮。如果一个学生在学校里,只知道积蓄知识, 而不懂得与此同时,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那么,他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就像猎人走进森林,只带干粮没带猎 枪一样。没有猎枪,干粮带得再多,也会很快地消耗殆尽。如果有一支猎枪,并能运用自如,那么还愁没有吃 的吗?这番话比喻生动,意味深长。说明了掌握学习方法对学生来说何等重要。

  好的学习方法还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法国著名生理学家贝尔纳曾深有体会地说:“良好的方法能 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它使学生在知识的密林中成为手持猎 枪的猎人,获得有效的进攻能力和选择猎物的余地。1980年,美国哈佛大学物理系教授、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史 蒂文·温伯格曾对《科技导报》记者说,很重要的素质是向知识的“进攻性”,不需安于接受书本上给你的答 案,要去发现有什么与书本不同的东西。这种素质可能比智力更重要,往往是区别最好的和次好的学生的标准 。

  什么是最好的学习方法?这要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任课老师等具体情况来选取。一般说来,好的学习 方法,应该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符合认识规律的科学方法;符合自己个性特点的方法;符合不同学习内容和不 同教师授课特点的方法。学生在选取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时,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摸索与总结:不同学科的学 习程序(要不要预习,先做作业后复习,还是边做作业边复习,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预习方法、听课方法 、复习方法、做作业和自我测试的方法、改错的方法和单元总结的方法等等。
离线意念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09-03-15
中学生学习方法杂谈
 
 


中学生学习方法杂谈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根本指针,也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信息量激增,知识迅速发展,是当今知识世界的显著特色。看未来,看发展,方法比单纯的知识更重要。许多教育专家认为,将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学会如何获取知识,不会自己钻研问题,没有预见力的人。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必须学会如何学习。科学的方法是点金术,是通向成功的桥梁。尤其是在知识更新日益加速的今天,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备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显得特别重要。一个只能被动学习,不会主动探求知识的学生,在他们日后的工作、学习中必将遇到许多麻烦,甚至完全无法适应周围的环境。只有既学到了知识,又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并能为社会做出创造性的贡献。

  学习必须循序渐进。学习任何知识,必须注重基本训练,要一步一个脚印,由易到难,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切忌好高鹜远,前面的内容没有学懂,就急着去学习后面的知识;基本的习题没有做好,就一味去钻偏题、难题。这是十分有害的。

  学习必须勤于思考。中学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在这个期间要注意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要防止那种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的倾向。学习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一个问题可以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去思考,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学习必须一丝不苟。学习切忌似懂非懂。例如,习题做错了,这是常有的事,重要的是能自己发现错误并改正它。要在初中乃至小学学习阶段就要培养这种本领。这就要求我们对解题中的每一步推导能说出正确的理由,每一步都要有根据,不能想当然,马马虎虎。

  学习必须善于总结。学完一章,要做个小结;学完一本书。要做个总结。总结很重要,不同的学科总结方法不尽相同。常做总结可帮助你进一步理解所学的知识,形成较完整的知识框架。

  学习必须持之以恒。俗话说“水滴石穿”、“一口吃不成胖子”。因此,最好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常常自我监督,严格要求,每天或分阶段自己或让父母检查,是否完成了学习计划,为什么没有完成,怎样补救等等。总之,学习不能只凭热情,三日打鱼,两日晒网是做不成大事的。

  学习方法,要因人而异、因学科而异,正如医生用药,不能千人一方。同学们应当从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情况,发挥特长,摸索适合自己特点的有效方法。



 
 
离线意念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09-03-15
 
 


自学漫谈

  【学习提示】本讲从不同的角度谈了自学问题。同学们应重点把握确定自学方向的原则,明确自学方向,充分认识自学的艰苦性,明确自学目的,发挥自学的主动性,保持自学的连续性,利用好各种有益于自学的条件,不断地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一生在自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谈到自学,同学们自然会想到爱迪生、高尔基、法拉第、华罗庚、瓦特、莱特兄弟、列宁、林肯等伟大人物的名字,同时不禁要问,为什么许多硕士、博士一生业绩平平,而这些没上过几天学的人反倒成就卓著?奥秘就在于这些成功者,善于自学,善于钻研。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秋千要自己会荡,才能荡得高,荡得好;治学要会自学,才能有超越,出成就。

  一、人人都需要学会自学?

  从广泛意义上讲,任何人要想有所作为、有所建树,都离不开自学。?

  且不说没有进过正规大学、中专校门的人需要自学,就是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同样需要自学。一位大学校长曾对他的毕业生说:大学毕业好比一碗净面,放上一勺炸酱便是炸酱面,放上几块排骨便是排骨面,放上几片肥肉便是大肉面。由谁来放这些东西呢?毕业后当然主要靠自己在实践中不断自学。一个人大学毕业所学到的知识,对于一生所应学习的知识来说犹如九牛一毛。大学生在校所学的多是基础理论性知识,更多的应用科学、实用技术需要走上社会后根据需要通过自学来补充、完善。大学生在校学到的与其说是知识,不如说是自学的能力。?

  如果把知识比做金子的话,那么,自学能力便是点金术;如果把知识比做鱼的话,那么,自学能力便是捕鱼的本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知识的总量在不断增加。在知识激增、竞争加剧、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生活,惟一的途径就是自学。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生存的主题报告中警呼:“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不仅没有上过大学的人要获得学术上的成功需要自学,即使是大学毕业生,甚至硕士、博士,要有所成就,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也必须不断自学,善于自学,善于钻研。

  学习能力是通向知识经济时代的护照。知识经济时代,人的素质主要表现为驾驭知识和信息进行创造性劳动的能力。因此,全民化和终身化成为教育发展的两大趋势。接受终身教育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接受继续教育,另一条途径是自学。其中,自学是最重要的途径。

  二、自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创造力的源泉?

  一个人即使没有上过大学,但如果他有自学的习惯和自学的能力,那么,他将来在工作上的成就绝不会比大学毕业生差。相反,一个人即使读过大学,甚至留过洋,拜过名师,但如果他没有学会自学,没有自己刻苦钻研的习惯,那么,他便只会在老师所划定的圈子里转来转去,知识领域难以扩大,更不要说科学研究上的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了。这是因为,任何发明创造都是搞人家没有搞过的东西,走人家没有走过的路。谁能告诉你走哪条路呢?只有自己去摸索,去学习,去不断更新知识。?

  一个人要有所建树离不开自学,自学也的确使众多人获得了成功。古今中外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没有经过或很少经过正规学校训练,主要通过自学而作出卓越成就的,简直难以统计。?

  我国最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出身于江苏金坛县一个贫苦家庭,小时候书念得并不十分好,邻居们讥笑他是“罗呆子”。因为家庭生活困难,他没能念完中学,就回家帮助父亲操持生计,后来还生了一场大病,残了腿。但他发愤刻苦自学,后来得到了数学界老前辈熊庆来先生的器重,推荐他进了清华大学当校工。他通过勤奋攻读,考取官费留学,到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深造,最后终于获得了成功。?世界发明大王爱迪生,生来身子骨单薄,8岁才正式上学念书。读了3个月的书,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被老师称做“糊涂虫”,从此辍学回家,由母亲教他读书识字。母亲发现他对物理、化学特别喜爱,就给他买来了《派克科学读本》。于是,爱迪生把书上讲的道理一条一条地搬下来亲手试验。他在自家的地下室开辟了一个小天地,既当仓库,又当实验室。实验越搞越多,而家里的日子过得窘迫,满足不了爱迪生做实验对钱的需要,爱迪生12岁就到火车上去卖报纸和糖果,同时,又天天去底特律图书馆看书,不断充实自己。21岁时便研制了二重发报机,并获得了“投票记录机”发明专利。22岁时同别人合伙创办了鲍普爱迪生公司。从此走上了发明创造之路,走上了一条成功之路,走上了光辉的人生之路。?

  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说自己所获得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来自于自学。蒸汽机、火车、轮船、飞机,无一例外都是自学者发明的。

  三、确定自学方向的原则?

  确定自学方向,实际是个优选法问题。方向对头,少走弯路,容易成功。确定自学方向,应该注意如下几条原则。?

  一是同步效应原则。即尽量做到专业选择与工作业务同步;奋斗目标与兴趣爱好同步;发展方向与社会需求同步。这样做容易使主观与客观相统一,产生共振。?

  二是优势积累原则。即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和自己的实际情况,确认自己的优势和长处,然后,重点发展自己的优势和长处。需要注意的是,你自己最擅长的未必就是你的优势,还要看社会现实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对的高起点和优势积累,有利于短线成才。?

  三是“定向爆破”原则。即注意发现和选择能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冷门”,努力奋斗,争取几年内大见成效,多年后一鸣惊人。?

  四是量力而行原则。自学不怕起点低,但也不要好高骛远。应该着眼长远,立足当前。争取春有耕耘,秋有收获。硕果既可给你带来喜悦,鼓舞你的斗志,又往往会改变你的境遇,使你从泥泞的土道走上柏油马路。如果不考虑自己的实际能力而选择高难课题,结果往往是望着天上的星星,却掉进了地下的坑里。这就好像用一只蜡烛去烧一壶冷水,直到蜡炬成灰泪流尽也难以沸腾。

  ? 四、自学中的“四性一创”规律?

  第一性:主动性。就是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见缝插针,不用扬鞭自奋蹄。如果自学采取被动式态度,不实行自我约束,得过且过,学习计划就难以实现,马拉松计划就将成为“拉松”计划。因此,自学者时刻不要忘记主动二字。?

  第二性:艰苦性。如果把达到某一学识水平比做渡河的话,那么,在校生好比借助于舟楫,而自学者好比武装泅渡。自学者不仅没有专门的老师教导,而且每天还要拿出主要的精力去干与学习不相干的事,学习时间全靠自己去挤,有时甚至连一本合适的教材都搞不到。因此,有志于自学者,首先要有敢于吃苦的精神准备。?

  第三性:连续性。连续性不仅指所学内容要有连续性,而且在自学时间安排上也要有连续性。自学首先应该注意统筹规划,按照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学习内容。同时应该明白,建造知识宝塔是一项巨大而繁杂的工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凭三分钟热血,或者一曝十寒,是难有所成的。浅尝辄止或见异思迁也是自学之大忌。?

  第四性:目的性。就是学习要有明确的目的。这种目的一开始可能很单纯,目标也不太远大。随着学识水平的提高和学习成果的收获,目的将不断升华。这种目的性反过来又吸引人不断前进。?

  一创:自学者按照以上“四性”刻苦努力多年后,就将产生创造的冲动和创造的能力。这时应当注意由以前的以学为主转为以思为主,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社会需要,找出脱颖的突破口,通过发现、发明、创造来实现自身价值。

  五、自学要善于利用一切有益于学习的条件?

  荀子在《劝学》中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自学也并非就是关起门来自己学,而应该充分利用一切有益于学习的条件。?

  第一,要学会利用图书馆。除了每座城市的中心设有图书馆以外,各大中专院校几乎都有图书馆。到图书馆去借书、看书,不仅方便,而且便宜。书籍、杂志、报纸、音像资料,这里应有尽有。可以说,图书馆是一座知识的宝库,这里集中了全人类的科学文化遗产,这种遗产只有善于利用图书馆的人才能继承。?

  第二,要学会使用电脑。如今,有利于学习的电脑软件多如繁星,各种“信息高速公路”也已纷纷开通;另外,利用电脑检索、储存、提取资料,打字、改稿、计算,都十分方便快捷。这为我们学习和科研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方便条件。我们应该充分地利用这些条件。?

  第三,要向名家求教。荀子说:“学莫便乎近其人”,所以“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常言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自学者求教于名家,可以少走弯路,有利于短线成才。求教名家的途径很多,比如,倾听名家的学术报告,研读名家的文章,当然也可以当面请教。?

  第四,根据实际情况,参加社会助学班。这主要是对参加自学考试的非在校生而言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为了多渠道地培养人才,相继在各省市自治区实行自学考试制度。考试成绩单科累计,哪一科不及格下次还可以再考,宽进严出。必考科和自选科都达到一定数量时发给大学专科或本科文凭。此文凭国家承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这种形式自学的人,可以有选择地参加社会助学辅导班。这种辅导班,信息灵通,少走弯路,还可以结识许多志同道合而性格各异的朋友。?? 宋代文学家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自学便是学子永不枯竭的知识源泉。?

  思考题:

  1.确定自学方向应遵循的哪些原则??

  2.培养自学能力意义何在??

  3.自学中的四性规律内容是什么??

  4.自学者应该利用哪些有益于学习的条件?



 
 
离线意念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09-03-15
 
 


注重把握知识体系

  【学习提示】本讲阐述的是知识量与质之间的关系,说明从掌握知识体系入手来掌握知识的重要意义。学习本讲以后,同学们应自觉地寻找所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在头脑中建立知识的网络。?

  ?

  石墨和金刚石的化学成分都是碳元素,然而二者的硬度、光泽等物理性能却大相径庭,因而价值也相差悬殊。二者的区别,关键在于结构不同。人所掌握的知识也如此,结构不同,知识的质便不同,因而表现为学习的效果不同,人的能力也不同。因此,学习知识应该注重把握知识体系。

  一、把握知识体系的意义?

  1.从把握知识体系入手学习知识,更有益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诗句。一般人读上几遍,就能把它默写下来。如果这首诗中的28个字是杂乱无章地排列着的话,想把它默写下来那是很难的。学习外语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那些出现在课文中的单词和语法容易记住,而且经久不忘,而那些单独记忆的单词和语法则容易忘记。学习其他知识也一样,通过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来把掌握知识,通过掌握规律、通过掌握知识体系来把握知识,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消化和吸收。?

  比如,老师给留的作业是背诵金属活动顺序表,有的同学背得滚瓜烂熟,但这个表是什么意思他不知道,这个表的作用是什么他也不知道,课后的相关习题当然也就不会做。这是因为他没有把这部分内容放到整体中去,而只是孤立地去背诵了。相反,那些学习得法的同学,在背诵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同时,充分地了解这个表的用途是什么,它的含义是什么?知道了它是置换反应能否进行的判定条件以后,进而了解置换反应是一种什么样的化学反应,这种化学反应与其他化学反应类型有什么本质区别。如此学习起来就显得轻松自在。

  2.把握知识体系,才能突出重点,不杂不漏,真正使书“从厚到薄”

  许多学习较差的同学都有这样的感受:书已经看过好几遍了,打开书感觉没有什么是不熟悉的,一合上书又说不出来书上写的是什么。老师说,哪里不懂赶紧问,他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好问的,几乎一个问题也提不出来,可是,一到了考试就露了马脚,甚至一些最基本的知识都没有理解透,甚至考的就是教科书上的例题他都不会做。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完整地把握知识体系,在头脑中没有真正建立起知识网络,许多需要在大脑中立即再现的知识还停留在简单的再认阶段。这样的同学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就像傻子猜谜,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科学的学习方法应该是,一边学习一边理解记忆,归纳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明确哪些知识是“点”的知识,哪些知识是“线”的知识,哪些知识是“面”的知识,然后把这些知识归纳成网络,从书本上移到纸上,再从纸上移到记忆中,最后用已把握了的知识去解题,提高基本技能。这样,既可避免记忆过多没有用的知识,又可以防止把有用的东西漏掉,即所谓“不杂不漏”,从而真正实现使书“由厚到薄”,直至把书“扔掉”。?

  3.完整准确地把握知识体系,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蜘蛛之所以能随时捕获小虫,是因为它那个网的结构是联系得很好的,假如它东吐一丝,西挂一缕,那就很难捕获飞虫。学习也是如此,把握了知识体系,才能使知识更好地发挥效能。

  那些比较严肃的考试总要有一两道题是考学生对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的。考分能否拉开档次,关键在于这些题了。

  当你完整准确地掌握了知识体系后,再适当地做一些习题,既可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有助于提高对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还可以增加解答难题的经验。这样,不论解答什么题,只要不超纲,都可以游刃有余。?

  有些同学不注重把握知识体系,知识有的烂熟于心,有的似懂非懂,知识的网络千疮百孔,偶尔单元考试、阶段考试可以获得好成绩,一旦涉及到综合技能就显得力不从心。一些难题解答不出来,或解答得不完整,不是因为“全不会”,而是因为“会不全”。?

  也有一些同学在头脑中知识网络尚未形成之前,就去花费大量的精力抠难题,这实际是在舍本逐末,当然也是不明智之举。

  二、把握知识体系的方法?

  1.单元网络法

  所谓单元网络法就是把所学过的知识根据其相关度归纳成知识的网络,把这些密切相关的知识看成是一个单元。到了总复习时,这些小单元又可以归纳成大单元。这样归纳出来的知识网络看上去一目了然,记忆起来也简单明了。

  例如,初中一年级的思想政治课,是学习社会主义公民政治思想品德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做“四有”公民,两册书所有内容都是就此展开的。因此,这些内容可看成是一个单元,可用单元网络法归纳为:?

  公民常识

  这张网络中的内容,既是这个“单元”的重点,又反映出这些知识相互间的联系。如果需要的话,这张网络还可以进一步往后延伸。例如对“五爱”的内容可延伸为:?

  爱祖国

  爱人民

  爱劳动

  爱科学

  爱社会主义?

  又如,初中二年级代数因式分解一章的知识,要求掌握的内容有:①因式分解的概念,即什么叫因式分解;②因式分解的方法,包括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和折项、添项法,其中公式法有五个公式。这些知识可用单元网络法归纳为:??

  因式分解?

  对于因式分解的方法,还可以编成口诀去记。即:?

  首先提取公因式,?

  其次考虑用公式,?

  十字相乘排第三,?

  分组分解排第四,?

  几法若都行不通,?

  拆项、添项试一试。?

  掌握了这些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后,再进行习题演练,无论什么样的因式分解题都可以解开。?

  有些同学可能会感到,把这些内容从教科书中提炼出来有一定的难度,实际上只要你注意观察就会发现,网络中的大部分内容能从教科书的目录里或章节题目中找到。再注意读一读书的前言、单元提示,还可以明确网络中的知识重点。这样一来,就实现了“厚本儿变薄本儿,薄本儿变张纸儿”的飞跃。? 不仅是思想政治课和数学课的内容可以采用单元网络法,其他学科的内容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这样,在老师指导总复习之前,就把书的基本内容吃透了,既省时又省力,还可大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2.整体输入法

  对于教科书中一篇文章或一章一节的内容,首先从一定的高度俯瞰,看它表达的是什么意思,然后再去记忆、消化、吸收。这样去整体输入,不仅有利于把握知识体系,突出重点,而且能增强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效果。?

  例如,一篇描写北京的记叙文,你想把握它,可先把这些文字叙述转化成一幅幅图画,这时你头脑中出现的不是文字、语言,而是一幅幅生动活泼的画面。首先是天安门广场及其周围的主要建筑物,其次是北京的风景、名胜、古迹,第三是北京的现代建筑和交通,第四是北京的文教和科技……这样转化成若干幅图画后,无论是复述文章大意,还是背诵全文,都要比一句一句去死记硬背轻松得多。背诵《桃花源记》等古文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不仅是写景的文章可以转化,其他类文章也可以转化,只是转化的形式不同罢了。比如,叙事类文章可以转化成情景,说明类文章可以转化成实验场景,说理类文章可以转化成道理。转化以后再整体输入。

  3.分解法

  在记忆、理解概念时,令同学们头痛的是那些限定词比较多的概念。例如:?

  法律是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是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工具。?

  这个概念中的限定词丢掉哪一个也不行。要准确、完整地把握它,可采用分解法,将其分解成若干个点来记。?

  仔细观察一下便可发现,这个概念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说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规范呢?这里面可分解成三点:①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②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③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把这三点连接起来即为:法律是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这个概念的第二层意思是说法律是一种工具。是一种什么样的工具呢?是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工具。这里面也包含着两个点:①统治阶级,②治理国家。

  分解法对于概念题、简述题都比较适用。?

  4.记忆段旨句法

  段旨句是文章中能够反应其所在自然段宗旨的句子,起统领全自然段的作用,有的以小标题的形式出现,有的处于自然段的第一句,也有极个别的处于该自然段的文字叙述之中。?

  学习文史哲知识,想把每个自然段都原原本本地背下来,是十分困难的,而解答论述题、简答题时,要求“理论先行”,因此,要把握这类知识体系,可采用记忆段旨句法,在记住段旨句的前提下,对每一层次的内容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去叙述,去发挥,或者直接举例说明,可以收到省时、省力不丢分的效果。??

  做人、做事讲究识大体,学习也要识大体,把握知识体系便是学习的大体。培根说:“我们不能像蚂蚁,只是收集;也不可像蜘蛛,只从自己肚中吐丝;而应像蜜蜂,既采集,又整理,这样才能酿出香甜的蜜来。”知识的“蜜”要靠你自己用脑去酿。?

  思考题:

  ? 1.把握知识体系的意义是什么??

  2.把握知识体系一般采用哪些方法?这些方法各适用于记忆什么内容?

  ? 3.试用单元网络法归纳出本书第1讲《求知三要素》的基本内容。



 
 
离线意念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09-03-15
 
 


与学习相关的五种能力

  【学习提示】本讲阐述了五种认知能力与学习的关系,指出了这五种能力的培养方法。同学们在学习实践中应该自觉地培养和锻炼学习能力。??

  有些学生,表面上看又精又灵,老师和家长也都认为他不笨,一天到晚,一年到头,课一堂不少上,作业一点儿不欠帐,可就是学习成绩上不去。最终人们给他的评价是“浮精神”。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学生学习不好呢?普遍认为,这些学生的认知能力即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上存在着薄弱环节。因此,学生要改善自己的学习状况,应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

  一、注意力?

  注意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积极状态,表现为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认知过程,但却伴随着一切认识过程而发生,并贯穿于过程的始终。人在注意着什么的时候,就在感知着什么,记忆着什么,思考着什么或想象着什么。注意力是智力活动的警卫,是学习的先决条件,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条件。

  1.注意的特点?

  注意的对象是注意的中心,其余的对象有的处于注意的边缘,多数处于注意的范围之外。当你对某一刺激注意时,对选定的刺激可以获得清楚的知觉;而对注意目标之外的刺激的反映则模糊不清,甚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见,注意的最突出特点是具有选择性。

  注意从其发生来说,是机体的一种定向反射。巴甫洛夫认为,人在发生定向反射的时候,在大脑皮层上会出现一个与之相对应的优势兴奋区域,这个兴奋区域就是兴奋中心。这个兴奋中心就像黑暗中的手电筒光束一样,始终对准注意对象。兴奋中心的周围区域,处于一种抑制状态,这种规律被称为诱导规律。如果把优势兴奋中心看成是一个“发光点”,那么,周围区域则是围绕着它的“阴影”。?

  优势兴奋中心的存在以及诱导规律的作用,说明在人所遇到的各种对象和现象中,有许多刺激物是被抑制起来了,未受到注意;而另一些刺激物则被加强,形成注意的中心。加强优势中心的兴奋,也就加强了皮层其他区域的抑制。

  因此,一个人对于某个对象注意越集中,那么,对于其他对象也就觉察得越模糊。这就像我们去火车站接人一样,当你注意力全集中在所要接的人身上时,成百上千的旅客尽管从你眼前路过,你却不在意。这使我们明白一个道理: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始终把注意力指向学习内容。

  2.注意的种类?

  注意通常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类型。

  人在注意某一事物的时候,在许多情况下是不随意的,既没有自觉的目的,也不加任何努力。比如,听到消防车的笛声,就不由自主地去看。这种注意是无意注意。无意注意虽然主要是由外界刺激物引起的,但是也决定于人的本身状态。一切事物,如果它们跟满足需要有关,如果它们跟人的兴趣相符合,如果人对它们抱有积极的、特别是富有感情的态度,那么,它们就很容易成为人们无意注意的对象。其中,兴趣是无意注意的源泉。可见,一个一心向学的人,一个对求知抱有积极态度的人,一个对学习感兴趣的人,可以通过无意注意随时随地摄取知识。?

  有意注意或随意注意,是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注意。人的这种有意地集中和保持注意的能力,是在劳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有意注意常常服从于活动的任务和目的。对待事物的兴趣,特别是稳固的兴趣,也支配着有意注意,但是在有意注意中,注意和兴趣的关系常常是间接的。人对于活动的直接结果可能没有兴趣,但是对于活动的最后结果有兴趣。这种间接的兴趣,即关于结果的兴趣,几乎存在于自觉进行的每一件工作中。只靠直接兴趣和无意注意,是不可能进行长期学习和工作的。越是不感兴趣的事,有意注意就越显得必要。有意注意的特点和作用,对于学生所进行的艰苦的、单调的、重复性的学习具有特殊意义。?

  3.注意与学习的关系

  河南安阳小屯村,是殷代的都城。以前,这里的农民在耕地时经常发现一些骨头和龟甲,称其为“龙骨”,作为中药出卖。1899年,在北京清政府任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于一次服中药时发现“龙骨”上有类似篆文的刻画,大为惊讶。他是金石专家,精通铜器铭文之学,知道其中有名堂,于是到药铺查问“龙骨”的来历,并选了一些研究,成了鉴定、收藏甲骨文的第一人。?

  同为“龙骨”,为什么农民注意到的是它的经济价值,医药商注意到的是它的药用价值,而王懿荣却发现了它的考古价值?由此我们可以引发出一个问题,即人的注意与事物之间的关系问题。?

  人对某一事物是否注意以及注意的程度如何,主要取决于以下三种因素:一是熟悉度,即熟悉的事物容易引起注意,这是亲合心理的外现,某些老年人喜欢看京剧就是这个道理;二是新奇度,即新奇的事物容易引起注意,这是好奇心的外现,人们愿意看热闹就是这个道理;三是重要性,即重要的事物容易引起注意,这是兴趣、爱好、情感、需要在发挥作用,科技工作者能长年如一日地致力于常人看来枯燥乏味的研究工作就是这个道理。所谓重要与否,不在于刺激的本身,而在于其是否符合个体的需要或动机。凡是你有强烈动机追求的对象,当其出现时,就会引起你的注意。在上述与注意相关的三种因素中,“重要性”对于研究注意力与学习的关系最具有实际意义。因为,对于学生来说,所学的知识绝大多数是不熟悉的,并且也不像电视节目那样具有诱人的新奇感。学生对学习内容是否高度注意,关键在于自己的学习动机。?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要通过提高注意力来提高自己的学习质量,必须对所学内容保持高度注意(选择),而要始终对所学内容保持高度注意,必须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认真制订并严格执行学习计划(动机),通过自我约束使注意的中心始终指向学习,并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地锻炼和发展自己的注意能力。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学习成绩上不去,主要是对学习的注意力差。课堂上老师讲课他精神溜号儿,课后看书、做习题、想问题总是走神儿,往往表现为愿意发笑,愿意接话乃至于抬杠,愿意做鬼脸或耍怪态,试图以此来表现自己的聪明,赢得同学尤其是异性同学的欢心,到头来落得个“浮精神”的下场。这样的学生,尤其应该在锻炼注意力上下功夫。可以通过自己与学习好的同学比赛、自己与自己比赛、自己与时钟比赛等形式来锻炼自己的注意力。还可以把自己分成两个自我,一个是学习的自我,另一个是监督的自我,时刻让那监督的自我去检查那学习的自我,看他是否在做与学习无关的事。久而久之,注意力必将大大增强,学习成绩也会因而大有长进。

  二、观察力?

  地质力学的创立者李四光,之所以能在科研中不断有所发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他曾经说:“观察是得到一切知识的一个首要的步骤。”

  观察力是在感知能力基础上产生的认知能力。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参加的知觉。正因为观察中有思维参与,所以有人将观察称为“思维的知觉”,并把观察中的思维能力称做整体观察力的核心。

  1.观察的作用?

  观察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感知的高级形态,是人的智力活动的源泉。只有对事物观察得全面、精确,才能迅速抓住事物的重要特征和本质。描写景物的诗歌、散文,解说事物的说明文,叙述真人真事的记叙文,都是作者细心观察的结果。物理课、化学课中的实验,离开了观察几乎就失去了意义。?

  观察也是科学发现的重要途径之一。要想当科学家,首先要当观察家。华佗看见被蜂子蜇了的蜘蛛到青苔上去蹭而发现了治疗蜂毒的方法;弗来明看到实验的碟子里长出了一团团青绿色的霉花,而碟子里的葡萄球菌几乎全部死亡了,因而发现了青霉素;伽利略靠观察发现了月球表面凹凸不平,发现了太阳黑子和太阳的自转,发现了金星、水星的盈亏现象,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发现了银河由无数恒星所组成;魏格纳靠观察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仿生学中的发现、发明,无一不得益于观察……?

  2.观察的方法?

  (1)比较观察法:比较是认识客观事物最常用的重要方法之一。很多事物,如果孤立地看,往往不能深刻、全面地认识,但与同类事物一比,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毛泽东说:“有比较才能有鉴别。”俗话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事物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远近、高低、厚薄、深浅、真假、善恶、美丑等等,都可以通过对比观察来得出结论。在生活中,区分双胞胎的长相可以用比较观察法;在自然科学中大量的实验,如生物学中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实验,化学中催化剂的作用实验,物理中加速度与力和质量之间关系的实验,都是用比较观察法;医学中药物的作用、疗效实验一般要用比较观察法;心理学、教育学中,几乎所有的实验都用比较观察法……?

  (2)依序观察法:客观事物无论是动还是静,其存在和发展都有一定的顺序。我们观察事物按照这种顺序进行,容易把握,表述时也容易被别人所接受。人们已经认同的观察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事物的总分顺序。时间顺序如:从过去到现在,从早到午到晚,从白天到黑夜等等;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从大到小,从内到外或从外到内,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仰视到俯瞰等等;总分顺序如:从整体到部分,从全景到特写,从群体到个体等等。在依序观察过程中,物可以是静的,也可以是动的,观察者也可以或静或动。?

  比较观察法和依序观察法,是两种主要的观察方法。在实践中,不论采用哪种观察方法,都要与观察任务相联系,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通过思维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揭示事物的现象与本质。

  3.注意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力是一种能力,也需要培养才能增强。除了教师、家长给出题目、下任务注意培养外,学生自己也应该注意培养观察力。其途径主要有以下三条:

  (1)树立观察意识,随时随地观察?

  生活中处处有知识,事事有学问,细心观察,不但可以增长知识和才干,而且还可以增强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比如,下面这9个问题,你细心观察了,就可以回答上来,否则,就说不到点子上。没有细心观察过的同学可以用心去观察,锻炼观察能力。?

  ①什么样的发型适宜于什么样的头型、脸型??

  ②什么样颜色的衣服适宜于什么样的肤色??

  ③胖人与瘦人的神态、体态、动作有什么区别??

  ④男人和女人骑自行车时最主要的体态差别是什么??

  ⑤什么样的举止大方?什么样的行为举止丑陋?(各举出三例)?

  ⑥什么样的动作潇洒?(举出三例)?

  ⑦把一杯水倒入一杯食盐中会发生什么现象??

  ⑧早晨初升的太阳和中午的太阳有什么区别,为什么??

  ⑨班级里学习好的学生有什么缺点,学习不好的学生有什么优点??

  (2)把观察与学习文化课结合起来?

  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上课,如果把观察与学习文化课结合起来,会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不仅上物理课、化学课、生物课等可以通过教具演示和实验来进行观察,培养锻炼观察能力,上语文课同样可以学习、锻炼观察能力。?

  朱自清的《背影》中描写父亲为他穿过铁道买橘子的情景,把父亲的穿着、动作如实地再现在读者面前,读来如临其境,颇受感染。文中写道:“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太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出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段文字,是用白描的手法表达父子亲情的。同学们在学习时,可以站在作者的角度去体味一下当时是怎样观察“父亲”买橘子的情景的。?朱自清的《绿》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写景散文。课堂上讲这篇散文,一般多从语言优美、结构精巧、情景交融这三个方面来总结它的特点。如果我们从审美观察这一角度去看待这篇文章,就会学到作者观察景物的经验。作者来到梅雨潭边,一眼望去,首先得到的是对梅雨潭绿整体特征的直观感受:“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这种感受有颜色、有质地、有形状。梅雨潭的绿为何如此“醉人”、“奇异”?作者很自然地在思维的导引下由概括走向具体,由综合进入分析,引起更细致的观察:一是着眼于波纹,“她松松地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从中看出绿潭波纹涟漪之美;二是着眼于波光,“她滑滑地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从中看出绿潭波光亮、滑、软、嫩之美;三是着眼于绿潭波色,“她又不杂些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从中看出绿潭波色纯、深、温润之美。?

  (3)把观察与写作文结合起来?在整个学生时代,作文课是伴随学习生活始终的,如果能把观察与作文写作结合起来,不仅会使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大大提高,而且还会使作文写得有血有肉。?

  有时尽管你对某方面的生活已经很熟悉了,但你再仔细观察,还会有新的发现,启发新的灵感。?

  法国著名小说家莫泊桑学习写作,便是从学习观察入手的。他的老师让他同时观察10个车夫的动作,以此为内容,写10篇各100字的文章。莫泊桑经过一番训练之后,文思大进,后来常常举以教人。?

  写“小兔”就去观察小兔,写“柳树”就去观察柳树。这样带着任务和目的去观察,去写作,比坐在屋子里冥思苦想省时省力,比直接参考别人现成的文章印象深刻。

  三、记忆力?

  记忆是学习的表征,没有记忆便无从肯定是否学习了。记忆力是学习知识的基础。人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记忆力。如果把人的综合能力比作一根锁链,那么,记忆力便是这锁链上的重要一环,如果把人的能力比作一座宝塔,那么,记忆力便是这座宝塔的塔基。有了记忆,人才能积累经验;没有记忆,一切心理的发展,一切智慧活动,都是不可能的。

  1.记忆的分类

  记忆主要以回忆和再认两种方式表现出来。例如,以前听过的歌曲,若能不看歌词、乐谱把它唱出来,便是回忆;若别人唱出来时才能确认是以前自己学过的,便是再认。考卷中填空、概念解答等,是测试回忆能力的;判断、选择等,则是测试再认能力的。再认要比回忆容易些。?

  不仅感知过的事物能保持于记忆中,而且思考过的问题、理论,接触事物时体验的情绪,经过练习做过的动作,都可能记忆。就内容来说,记忆可分为感知形象记忆、语词概念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四种类型。例如,游过北海公园之后,可以想起白塔的形象,就是形象记忆;对抽象的概念——“心理”、“理性”等意义的记忆,就是语词概念记忆;入学的第一天,特别兴奋,开学典礼的场景现在还历历在目,这是情绪记忆;多年前学过的游泳、骑车、溜冰等现在还都会,这是运动记忆。?

  人偶然感知过的事物,阅读过的文献,在一定情况下体验过的情绪,仓促间做的动作,当时并没有意图记忆它,但是有不少可以记住,事后可以回忆或再认,这叫做无意识记。人有许多知识是由无意识记积累起来的。比如,关于居住地点附近的情况,日常生活经验、谚语、传说、笑话、故事等。在接触时多数没有意图记忆它们,却无意中都记住了,而且成了人的知识、经验的组成部分。包括人所接受的教育活动中的许多内容,也是通过无意识记来实现的。所谓“潜移默化”,就是无意识记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发挥作用的结果。无意识记具有很大的选择性。在生活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与人的兴趣、需要、活动目的和任务适合的事物,能激起情绪活动的事物,常常容易记住。这类事物常常是只要经历一次就可牢牢记住。对于大多数复杂、单调、枯燥的文化知识来说,单靠无意识记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重点依靠有意识记。?

  有记忆的意图或任务,因而采取一定的措施,按一定的方法、步骤进行识记,称为有意识记。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意识记是更重要的,对于需要学习的知识、技能,都必须进行有意识记。在一般情况下,有意识记比无意识记效率要高得多。?

  2.怎样提高记忆力

  人们几乎都有这样的体验,就是在沙滩上用干燥的沙子堆土堆,一边往上堆,一边往下流,风儿略微一吹,土堆就变得又矮又平。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知识的积累。如果记忆力不好,自己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便会像沙堆一样,尽管做出了努力,也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有人学外语,学了几年乃至十几年,而单词量总是停留在5 000左右的水平上,是何缘故?主要是记忆力较差。

  中小学阶段,需要记的东西比较多。绝大多数学生为记忆上的压力而苦恼。前边学的知识记不住,后边的学习就会遇到障碍。表现为反映迟钝,老师讲课有些听不懂。如果记忆的欠帐太多,再听老师讲课就难以听懂。怎样提高自己的记忆力呢?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实践告诉我们,要提高记忆力,至少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调好光圈。照相机只有对准物体,调好光圈,才能摄出清晰的像来。记忆也是如此,要想记得快、记得准、记得牢,必须明确记忆任务,并且注意力高度集中,一心想把它记住。为什么司机的记路能力特别强?就是“光圈效应”。?

  二是不要欠债。一个企业,如果债务太多,就会被债务的利息给压垮;一个学生所欠记忆的债务过多,也会令其感到学习任务特别繁重。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对所学的内容及时归纳整理,该记忆的尽快记忆,使之化为内储知识。不要等到总复习时再去突击记忆,因为突击记忆不仅不利于提高记忆效果,而且还会使平时的学习障碍重重。总的原则是:学习知识要做到记忆先行。课堂上能记住的不要等到课后,课后能记住的不要等到单元复习,单元复习能记住的不要等到总复习。平时要每天都拿出一定的时间对所要记忆的内容进行反复循环记忆。?

  三是要保持和增强大脑记忆机能。作为学生,要保持和增强大脑机能,首先要科学地安排饮食、睡眠,注意劳逸结合;其次是经常坚持记忆锻炼,每天都记一些新东西。这样做,不仅可以增强记忆效果,使内储知识的总量不断增加,而且还可以使大脑得到锻炼,不断提高记忆能力。?

  四是要采用一些巧妙的记忆方法。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一种事物如果成为智慧活动的对象,它就容易清晰地被感知,深刻地被理解,与其他经验形成联系,因而被较好地识记。系统地记忆所学知识的最基本方法是“单元网络法”,即把那些相互联系的内容看成是一个单元,归纳整理成知识的网络。然后,采用一些巧妙方法灵活记忆。例如,有关素质教育的内容,在教育类书刊中有各种各样的提法,但只要你注意分析归纳,就会发现素质教育的内容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面向全体受教育者,旨在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我国进行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就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步骤。二是要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些中小学提出了“七会一有”的口号,即会做人、会求知、会健体、会劳动、会审美、会生活、会创造,有特长。这正是对素质教育有关内容的具体表述。三是要培养学生主动求发展的意识和求发展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根据社会进步的需要,不断通过自我完善和提高,求得自我发展,从而实现社会的最佳效益和个人的最大效能。这些内容还可以进一步概括为“两全一发展”,即:?

  第三次全教会,又赋予素质教育以新的内容,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四、想象力?

  1.想象力的作用?

  想象力是在感知材料的基础上经过脑的思维加工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 科学的想象力是知识的源泉,一切创造性的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因此说,想象力是最有价值的创造因素。不仅如此,想象力也是人们学习知识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没有想象力,怎么能知道分子、原子的构造?怎么知道电子在金属中流动?怎么凭一本教课书来学习几何学??

  2.想象的分类?

  想象通常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两种类型。没有特殊目的、不自觉的想象叫做无意想象。例如,随着别人的讲述而不由自主地想象故事情景,看到天上的云朵而想象那是什么动物在奔跑等。带有一定目的性和自觉性的想象叫做有意想象。例如,按课堂教学要求,想象地球怎样绕太阳旋转,月球怎样绕地球旋转;想象三个平面怎样相交于同一条直线等。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情况,科幻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等是有意想象的极端情况。?

  按想象成分的多少,可以把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两类。再造想象的特点是根据词的表述或条件的描绘(图样、图解、说明书等),在头脑中形成这一事物的形象;创造想象的特点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的形象。例如,画家、演员根据《西游记》这部书中对孙悟空、猪八戒、唐僧等人物形象的语言描绘将其再现于纸面和舞台上,靠的是再造想象;《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及其以前的民间艺人对上述人物的塑造靠的是创造想象。?

  3.想象的形式?

  (1)现实事物的拼合。比如,从人物性格来讲,《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人与猴的拼合,猪八戒是人与猪的拼合。?

  (2)现实事物的变形。比如,《聊斋志异》里的许多情节,虽然人鬼狐妖变化无穷,但都与现实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科举考试、着装用具、生活方式等,都是当时或前朝人们社会生活的再现。?

  (3)集中共性典型化。比如,诸葛亮是聪明人的典型,智慧的化身;关羽是忠义的典型,理想武将的化身;包公是清官的典型,人间正义的化身。?

  4.怎样开发想象力?

  开发和培养想象力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遵照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原则进行想象。比如,学习电压、电流的概念,先想像水位、水流是怎样一种情形。?

  二是要加强想象训练。想象力也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训练才能增强。同学们在平时可以做如下一些想象:?

  ①想象自己是一名班主任老师,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和修养;学生调皮、不听话、故意气你怎么办??

  ②想象自己是孩子的父母,孩子已上初二了,就是不愿意学习,一玩起来就忘乎所以,你怎么办??

  ③想象自己早恋了,并且不能自控,最后造成了一种不可收拾的后果怎么办??

  ④想象自己因为贪玩儿或因为早恋而影响了学习,最后没有考上高中或没有考上大学,回到家里很落魄,同学见到你很冷淡,社会上的人也瞧不起你,怎么办??

  ⑤想象自己像比尔·盖茨、葛鲁夫一样,凭借自己所具备的别人难以与之相竞争的能力、特长,创办了一份实业,向国家纳税,向母校捐款,得到家庭、社会的拥戴和赞羡,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满足??

  ⑥想象30年之后,别的同学事业有成,衣锦还乡,倡议搞一次同学聚会,自己却衣不入时,言不得体,接到请柬后进退两难的情景。?

  ⑦想象自己参加了一个科学家大会,出席会议的全是世界一流的科学家,有牛顿、爱因斯坦、法拉第、笛卡儿、沈括、张衡、居里夫人等,他们都在讲述自己成功的故事,你该说点啥??

  ⑧想象你父母很有钱,可以够你吃穿用好几辈子,并且全部由你继承了,你不想吃苦了,不想念书了,宁愿当一个“饭桶”,饱食终日。整日出没于酒馆舞厅,吃想吃的,穿想穿的,玩想玩的,尽管有人骂你是“白吃饱”、“废物”、“多余人”、“公猪”或“狐狸精”,你全不在乎。突然间战争爆发了,一卷子钱买不了一卷子手纸,你家的所有不动产也变成了废墟。战争结束了你还要继续生活下去,怎么办?

  五、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脑凭记忆和想象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正因为思维具有概括地、间接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性质,所以通过思维,人就可以认识那些没有直接作用于人的种种事物或事物的属性,也可以预见事物的发展变化进程。比如,人不能直接感知光的运动速度,但通过实验可以间接地推算出光速。由此可见,思考的领域要比感知的领域广阔得多。?

  学习知识、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都离不开思维;因此,人们称思维是智力的核心。语言的理解与表达,事理的分析与判断,问题的推理与求解,文艺的创作与制作,科学的创造与发明,无一不依赖于思维。?

  1.思维的分类?

  通常把思维分成复制式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两种类型。数学家高斯6岁初入学时,教师给全班学生的算术题是:

  1+2+3+4+5+6+7+8+9+10=?

  同学们都采用教师教过的传统的累加方法,惟独高斯采用了新方法:

  1+10=11,2+9=11,3+8=11,4+7=11,5+6=11,然后将5个11加起来,结果与别人相同。

  在这里高斯的思维方式属于创造性思维,而其他同学的思维方式则属于复制式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的最高形式,它包括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两种形式:集中思维又称求同思维,是指对多个可能的结果进行比较作出最佳选择的思维过程。它对解决问题的作用是产生一个答案。发散思维亦称求异思维,是指从给定的信息中产生出各种各样新的信息的思维过程。这种思维在解决问题时是从多方面寻找一切可能的答案,它往往不遵从常规,没有范围限制。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中心环节,同人的创造力的形成有直接关系。而逆向思维又是求异思维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物理学家约瑟夫·汤姆森和欧内斯特·卢瑟福一共培养出1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关键因素在于这些富有创造力的天才们知道如何运用思维方法。

  2.思维的作用?

  人们所学的知识,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应用性知识,就像实用技术一样,可直接用于指导人们的实践;另一类是功能性知识,它的主要作用是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间接地指导人们的实践。后者与人的思维能力的增长密切相关。教科书的绝大多数知识属于功能性知识。学习这些知识,可以锻炼和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同时,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才能学好这些知识。因此,有经验的教师都把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锻炼思维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和内容。?

  一个人思维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思维品质的优劣。优良的思维品质,具有深刻、灵活、独立、批判、敏捷、广阔、严谨等特性。高品质的思维能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也能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神奇。同理,善于思维的学生,会使看似复杂的学习内容变得简单;也会使看似枯燥的内容变得有趣。如果不是通过思维,去认真分析、深刻领会、系统把握学习内容,很难有好的学习成绩。例如:有这样一道题:“用6根火柴作出4个等边三角形,使其每边都由一根火柴构成。”思维较肤浅的同学会拿出6根火柴在平面内摆来摆去,结果还是摆不出来。善于思维的同学就会想:三角形有3条边,4个三角形有12条边,火柴只有6根,这就意味着每条边都是共用的。这样一分析,思维就打破了在平面内寻求答案的定式,而从立体方面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一个“三棱体”就出现在脑海中。通过思维,还可以将各学科知识的“点”、“线”、“面”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网络。这时的知识不再支离破碎,而是像一株株小树一样,哪是主干,哪是支干,哪是树枝,哪是树叶、花朵和果实,清清楚楚。?

  3.怎样训练思维能力

  除了在正常的教学中教师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外,作为学生本人,也应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有意识地加强自己的思维训练。?

  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判断与推理,是思维的基本方法。其中,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能力,是大多数学生的弱项。另外,由于学校教育偏重于传输固定的、惟一答案的知识,学生习惯于由给定的已知条件去寻找惟一的结论,思维的方向上偏重于求同思维,偏重于复制式思维。因此,学生有必要重点在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能力的培养上,在创造性思维上,在创造性思维中的发散思维上多做一些训练。?

  独立地给文章分段,找出文章的层次,并且表述出每一意义段的段落大意,可以直接锻炼分析与综合能力。?

  给语文教科书中的文章改题目、改开头、改结尾,对每篇文章进行缩写或扩写,指出文章的总体结构,修改文章;给各种事物下定义、命名改名,都可以直接锻炼抽象与概括能力。?

  归纳出物体的多种用途,是训练发散思维的行之有效的途径。一类物体常有一般用途,如砖用做建材,硬币用于购物。回答这些并不难,难的是突破头脑中的思维框子,想出一般用途之外的更多、更新、更奇的用途。如砖除了砌墙之外,还可以垫床腿、砸东西、打狗、磨红粉、制砖雕、压东西……硬币除了购物外,还可以打投币电话、当圆规、占卜、当导体、收藏、考古……?

  从历史上看,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大都有三个特点:一是博学;二是善问,什么事情愿意追根问底;三是富于钻研精神,重视思想方法。你在这方面做得怎么样??

  注意力是学习的先决条件,记忆力是学习的基础,思维能力是学习的一把利剑,观察力和想象力是智力活动的源泉。这五种能力会在学习实践中,会在有意训练中得到不断增强,而你的学习能力也将随此五种能力的增强而增强。??

  思考题:

  1.怎样训练自己的注意力??

  2.怎样根据注意的选择性特点来调整自己的注意力指向??

  3.常用的观察方法有哪些??

  4.怎样提高记忆效果??

  5.想象有几种形式??

  6.创造性思维包括哪两种思维形式?



 
 
离线意念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09-03-15
 
 


知识的内储与外储

  【学习提示】本讲提出了内储知识与外储知识的概念,明确了哪些知识应该内储,哪些知识应该外储,介绍了知识内储与外储的常用方法。学习本讲的重点是掌握内储知识与外储知识的方法,为今后的学习与工作奠定基础。?

  人所接触的知识可分为两类:内储知识和外储知识。有必要完整、准确地牢记在头脑里以备随时运用的知识,为内储知识;没有必要完整、准确地记在头脑里,只记住内容的梗概及出处,用时可以顺利查找的知识,为外储知识。一般来说,工具性知识应内储,配件式知识应外储。

  一、知识的内储?

  1.内储知识的种类

  应该内储的知识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是工具性的知识。这类知识就像电工、修理工手头的工具一样,随时随地都可能用到。例如:语文中的字、词、成语、典故、语法、修辞以及诗文名篇、名句等;数理化中的定理、定义、定律、公理、式、符号、常数以及现象等;史地中的人名、地名、年代、历史事件、地理位置、风土人情、经济状况等;外语中的单词、语法等;音乐中的乐理、歌词等。?

  二是生活中常用的知识。工具性的知识,非记住不可,否则无法进行工作或学习;常用性的知识,虽然不是非记住不可,但记住要比不记住好。记忆这些知识虽然会花费一些时间,但可以通过提高工作效率而节省出更多的时间。不仅如此,记忆这类知识还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是非水平和判断能力。例如:售票员记忆铁路、公路的站名、里程、票价;非医务人员记忆一些保健知识;一般群众记忆交通知识、法律常识、购物常识等;教师所记的学生的姓名、住址以及学生家长的工作单位等;业务员所记的常用通讯号码等。?

  三是虽无实用价值但又必须记在头脑里的知识。例如:某些应付性的考试内容;临时性调度工作所涉及的调度对象等。?

  2.知识内储的方法

  知识内储的方法只有一种,就是记忆。对于第一种内储知识,应该用永久记忆法记,要优先安排学习复习,不要搞突击。有的人不论学什么都喜欢搞突击,结果是记得快忘得也快,考完试了,所学的知识也就很快忘光了。对于第二种内储知识,可以结合工作随时随地用心去记,重复的次数多了,不知不觉便记住了。同时注意与外储法相结合来掌握这种知识。对于第三种内储知识,可用瞬时记忆法来记,可以临阵磨枪,可以搞突击性记忆。?

  内储知识数量的多少,对于一个人口才的好坏,判断力的敏捷与否,思维能力的强弱等都有直接影响。内储知识越多、越系统、越准确、越牢靠,对提高人的口才和思维判断能力越有利。?

  人脑虽然是个用知识永远也装不满的容器,但人脑每天所能接纳的新知识是有限的。人脑就像个口袋,没用的东西装多了,有用的东西就要受到排挤。因此,对于学生来说,应该先挑最有用、最急用的知识记,其他无关紧要的知识暂不必涉猎太多,更不必内储。当你们完成了学业之后,可对常识性知识尽力多多内储。

  二、知识的外储?

  爱因斯坦博学多才,在美国时有人问他:“从纽约到芝加哥有多少英里?”他从容答道:“请查《铁路指南》。”又有人问他:“不锈钢是用什么制成的?”他回答说:“查一下《冶金手册》就行了。”爱因斯坦在这里用的便是知识外储法。在学习、工作以及日常生活中,能够用得到但又没有必要全部记在头脑里的知识,可以实行外储。

  1.知识外储的方法

  知识外储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是用脑记住线索,掌握查阅方法,随用随查。例如:电话号码、列车时刻、原子量等。只要知道到哪儿去查和怎样查就可以了。?

  二是记流水帐。参观、采访所见到、所听到的内容,写作、工作中马上用到的知识和生活备忘录等,可以记“流水帐”。?

  三是做文摘卡。例如:把平时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的对以后有用的知识,用卡片录下来。标准的文摘卡比64开纸小一点,上面印有“类别”、“题目”、“书刊名”、“卷期页”、“年月日”等,文具商店有售。对于外储内容,文摘卡上可以全部实录,也可以提要式摘录。篇幅较长的,可以只记题目、要点和出处,有些从报刊上直接剪下来的小资料,可以直接贴在文摘卡上。文摘卡可以按内容分类,如“为人篇”、“处世篇”、“生活篇”、“卫生篇”、“立志篇”、“爱情篇”、“洞察篇”、“讽刺篇”、“幽默篇”、“经济篇”、“教育篇”等。做好的文摘卡可以根据篇目不同将其分装于不同信封中,上面写上篇名,日后用时可信手拈来。?

  四是利用电脑对外储知识进行归类储存。对于从事写作的人,可将平时看过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及时输入电脑,分门别类存起来,也可以制成光盘,日后用时,便可马上调出来,既方便,又快捷,又节省存放空间。?有些人很愿意积累知识,但不懂积累知识的方法,往往把所要积累的知识统统写在一个本子上,日后用时,很难查到。这种做法无疑是不可取的。?

  2.外储知识的作用

  ?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赖墨迹”。搞知识外储对于从事写作或科学技术工作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凡是想在有生之年学点东西、有所建树的人,首先应该注意积累资料,整理和使用资料卡片。积累是成才的基石。鲁迅先生说:“无论什么事,如果连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歌德谈到积累资料时说:“我在这一点上就像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银币和铜币,年岁越大,这些硬币的价值也越高,到最后,他青年时代的财产块块都变成了纯金。”你积累的卡片多了,不管给你一个什么题目,写文章也好,作报告也好,马上就可以抽出几十份资料作参考。两手空空,光凭脑袋记,再博闻强识的人也不行。现在剪辑、抄录的一些资料,不一定马上能用到,但是,几年以后,或许大有用场。爱因斯坦写《相对论》只用了五个星期,而他的资料准备工作却长达七年之久。可以说善于收集、整理、使用、积累卡片,是做学问的基本功。

  古今中外,通过积累资料而著书立说、有所建树者不胜枚举。唐代诗人白居易为积聚写作材料,编纂了一部类书,叫《白氏六帖》,简称《白帖》。其成书过程,宋朝鉴在《杨文公谈》中有记载:“人言白居易作《六帖》,以陶家瓶数千,各题门目,作层架,列置斋中。命诸生采集其事类,投瓶中。倒取之,抄录成书。”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为修《本草纲目》,翻阅的历史文献达800多种,手抄笔录的材料达1 000多万字。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当年随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考察,记录了55万字的珍贵资料,主要靠这些资料写成了《物种起源》。我国化学家温元凯为了研究化学键理论,曾花费数年时间系统地查阅美国《化学文摘》从1907年创刊起直至80年代的有关资料,做了2 000多张文摘卡片,摘录了3 000多篇有关文献。从而把握了这一课题的来龙去脉。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电磁理论的创始人和奠基者法拉第,当印刷工时就注意收集资料。他把各种书籍里关于电学方面的只言片语抄录下来,分门别类加以研究。英国皇家学会著名科学家戴维看了法拉第的笔记,十分赏识,便推荐他担任皇家学院实验室的助理员。从此,法拉第以从未受过专门教育的学徒身份跨进了科学的大门,而一个电力时代也因他而降临人间。

  知识内储与外储是相辅相成的。内储知识多,有利于提高学习、工作效率;外储知识多,能够增加知识结构的深度和广度;内储与外储巧妙地结合,会使你博大精深、魅力无穷!?

  思考题:

  1.哪些知识应该内储??

  2.知识内储的方法是什么??

  3.知识内储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4.知识外储应采用哪些方法??

  5.使用文摘卡比使用记事本有什么优越性?



 
 
离线意念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09-03-15
 
 


要学会听课

  讲课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听课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在这个黄金时代里,学生的大部分宝贵光阴是在课堂里度过的,按每周5天,每天上6节课计算,一学期20周,就要上600节课,一年要上1200节课。有些学校还有“培优课”、“辅导课”、“活动课”等,实际上课节数可能还要多。一个学生如果不会听课或听课效率不高,那么学习可能事倍功半或徒劳无功,听课效果不好,学习成绩必然很难令人满意。要学会听课,必须做到:提高认识,作好准备,集中精力,讲究方法。

  一、提高认识 首先要认识听课的重要性。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解难释疑、培养能力的主要阵地,同时也是学生获取正确信息、匡正错误、提高能力的主要渠道。离开这个主要渠道谈学习,那无异于丢掉西瓜去捡芝麻。其次,要认识听课的长期性,中学阶段共6年,就得老老实实听7000多节课。到学校学习目的就是接受思想教育、学习各科知识、锻炼各种能力,要有耐心听好每一节课。第三,认识课堂知识的浓缩性。从学习学科知识的角度讲,学生上课的主要任务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继承人类的宝贵知识财富,并在这个过程中锻炼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听说能力、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教师传授的知识,一般都是人类长期实践总结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教师讲一节课的内容,可能是一代或几代科学家研究的成果。从教师来看,一个受过专门师范教育的老师,每一堂课也浓缩了教师的“人生精华”。可以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走的是一条最近最直的认识道路。抓住了课堂学习,学习效率就能成倍提高。

  二、作好准备 打仗要打有准备之仗,听课也要作好准备工作。一是心理准备,对每一门课,每一位老师的课要感兴趣,应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应有向老师向一切内行人虚心学习的精神。不论那一堂课所学内容是复杂还是简单,是难还是易,是多还是少,都应充满信心、认真对待。课前应保持最佳心理状态,厌学情绪、无所谓的态度、逆反心理,往往使课堂学习收效甚微。二是知识准备。课前对上一节课的内容要有所了解,以便自然衔接新内容;对新知识也应有所预习,带着目的、疑问听课,针对性强,效果就会更好。三是物质准备。预计一堂课要用的书、笔记本试卷、练习本、笔以及其它文具,都应作好准备。作好了各种准备,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就会快一些,学习效果自然也就会好得多。

  三、集中精力 一般一堂课只有40?5分钟,老师备课时已将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好了,信息量大、活动多的课,一定要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据国外心理学家统计,13?5岁的初中生可使注意力稳定30分钟,15?8岁的高中生可使注意力稳定40分钟。其实,从目前我们大多数学校的情况看,不少学生注意力的稳定性水平没有达到这个标准,上课时分心、走神的现象还较普遍。有些学生进课堂后,得几分钟才能平静下来,特别是下课十分钟因某方面事情过于兴奋或作过剧烈活动的学生,人坐在座位上还气喘吁吁,老师讲了半天,他还未进入角色,一堂课前几分钟就耽误了。在上课过程中,如果思想开小差,有时都是讲的最关键的地方没听进去,那一段知识在自己的记忆中肯定是一片空白。接近下课时,有的学生就坐立不安了,老师到这个时候一般是对本堂课内容作归纳小结,结论性的东西不听,将可能留下概念模糊或推导过程不清的后遗症。如果老师是讲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或毛病,不听,将重犯别人犯过的错误。如果老师是对某个难题作提示性指导,不听,课后做练习时,将会多走一些弯路甚至无法下手。一堂课自始至终一定要集中精力听课,对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虽然很难做到,但一定要尽力做到。许多学生浪费了许多宝贵的听课时间,长期下去怎么能不影响学习成绩呢

  四、讲究方法 做任何事都必须讲究方法,听课也不能例外。听课的方法一般有:听视并用法、听思并用法、五到听课法、符号助记法、要点听课法、主动参与法、目标听课法、质疑听课法、存疑听课法等。

  1?听视并用法 大多数学生听课是一边听,一边看。听觉和视觉并用,比只听不抬头看的听课效果要好。听是接受声音信息,看是接受图象信息。又听又看,在通过声音传递来记忆抽象的概念的同时,又可结合图象直观,来强化具体的知识印象。听和看的内容应保持同一性,不能听此视彼,分散听课的注意力。听,一般指听录音、听范读、听提问、听讲解;看,主要是指看板书、看挂图、看荧屏或银幕上的多媒体画面,看教师的教态,如教师的举手投足、神情姿态。因为教师要借助这些板书、画面、手势,化抽象为具体、变繁复为简明、变陌生为熟悉。这种方法,以听为主,以看促听,效果很好。

  2?听思并用法 边听边思考也是一种有效的听课方法。听一般是被动地吸收,思则是主动地思考。边听边思,可以在由被动转化为主动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只听不思考,录音机式的听课,囫囵吞枣,谈不上真正掌握知识,更谈不上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一般可从这些方面思考:教材的重、难点在什么地方?老师为什么这样处理教材?老师讲的自己是否真正懂了?老师讲的与自己想的有什么不同?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有何异同……以思促听,能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

  3?五到听课法 “五到”就是指耳、眼、口、手、脑都要动起来,多种感觉器官并用,多种身体部位全部参与听课活动。同时调动这些感官所获得的感受是一种综合的、立体的感受。耳到棗听老师讲,听同学发言、提问,不漏听、不错听。眼到棗看课本、看老师的表情、看板书、看优秀同学的反应。口到棗口说,包括复述、朗读、回答问题。手到棗做笔记、圈重点、批感想、做练习。脑到棗动脑筋,心力集中、积极思维。“五到听课法”要求听课者全神贯注,灵活地根据课堂情境和老师要求,适时调整听课方法。这种听课方法,是效率最高的听课方法之一。

  4?符号助记法 无论记忆力多么强的人,不可能把老师所讲的话全部记住,听课必须记笔记。无论书写速度多么快的人,也不可能把老师所讲的话全部记录下来,这就必须借助符号帮助自己记录,以利长期记忆。如重点语句可打着重号、波浪线或加三角号,疑难问题可打问号,只要自己懂得、自己习惯用的各种有利于记忆的符号都可运用。

  5?要点记取法 有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听课,觉得有必要听的就认真听;觉得对自己益处不大或自己早已懂了的,就不怎么用心听,而做自己的练习。老师讲课,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有时候是与教材无关的。作为学生不可能也没必要全盘接收。只记重点,只记难点,去掉无用信息是应该的、必要的。抓住要点听和记,比毫无重点地全部听和记,效果要好得多。有人曾做过实验,分三组学生同时收听同一内容的录音带,规定A组全部记录,B组只听不记,C组只记讲授要点。结果A、B两组的学生只记住全部内容的37%,C组学生却记住了58%,可见抓要点,适当做笔记,效果最好。

  6?主动参与法 实践证明,凡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学习进步特别快、成绩好。一部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讲学生听,学得很被动。课堂听课,一定要积极参与,主动地学,随老师的教学思路转,这样也可以保证注意力高度集中,听课效果好。

  7?目标听课法 上新课前预习时,发现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上课时带着这些问题听课,目标明确,针对性强。预习时弄懂了的,听一遍等于复习了一遍,加深了印象。预习时不懂的就应特别认真地听、仔细地听。如果老师讲了还是没弄懂,你还可以在课堂上及时提问让老师再讲。有一定目标的听课,往往比漫无目的听课效果好,能帮助你解决大问题。

  8?质疑听课法 “质疑”即提出疑问。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人们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发展,都是在不断的质疑中实现的。听课时,对经过自己思考过,但未听懂的问题可以及时举手请教,对老师的讲解,同学的回答,有不同看法的,也可以提出疑问。这种方法,也可保证听课者始终集中注意力。会提出问题的学生往往也是会学习的学生。

  9?存疑听课法 听课时,对疑难问题,不一定马上打断老师讲课,可以暂时记下来,待下课后再思考或再请教同学、老师。这样做,一是不影响老师的教学计划,也不会因个人纠缠某个问题而耽误大家的时间,还可以促使自己深入钻研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听课的方法很多,因人而异,只要有利于提高听课效率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离线意念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09-03-15
 
 


把“记忆”落到实处——告诉你保持年级前十名的一个秘诀

  摘要:本文根据化学的学科特点,分析了在每次考试中名列前茅学生学习方法的共同之处,同时结合笔者的教学和学习体验,详细介绍了记忆化学知识的有效方法,有较强的操作性。对于成绩教差而又想学好化学的学生有极大的指导意义。本文介绍的方法,对学好其他学科的知识,同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化学、记忆、秘诀、学习方法

  学无定法,却也不可无法,学好化学还是有诀窍的。其中最关键的是记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大家都知道化学属于理科,但在学习过程中你应该感觉到它有着很大的文科特点:内容多、知识碎,大多是实验结论。需要准确记忆要求记忆的每一个化学方程式和学过的每一种物质典型的物理、化学性质,记住几个常用的解题方法和基本的实验操作,然后经过一定的训练,将所记的知识融会贯通,最后形成能力,进而在各类测试中无往而不胜。如果你的成绩一直徘徊在六七十分,甚至为及格而发愁,则肯定是在记的方面出现了问题。要知道:记忆是最基本的认知能力层次,任何高层次的能力及其运用都是建立在其基础之上的,没有记忆能力,其他任何能力都无从谈起。因此,学好化学的最大诀窍,总结成一个字,那就是“记”!

  那么到底该怎样才能记住呢?可以借鉴记忆英语单词的方法,如:卡片记忆法:自制作单词卡片随时随身进行记单词;分类记忆:把单词进行分门类如:动物,植物等,进行分类记忆。联系记忆:联系所学的文章大概意义,联系上下文,联系短语和搭配。等等。针对化学这一科,你要做的就是:马上准备一个“备忘本”,记下自己不会的知识点,解题方法,和“顿悟”到的“一句话知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你一定要弄清楚:“很多知识是必需记在纸上再看几遍才能理解和掌握的。”

  这里要强调一点:是“记”而不是“抄”。有同学说:“我好多都不会”,于是把课本上的、资料上的相关知识从头抄到尾,抄了很多,其实还不如去复印一份更好!这里所说的“记”,具体可分为两类7种:

  第一类是在学习或复习课本知识和相关辅导材料时遇到的,包括5种情况:

  ①记下你自己认为重要的和你认为容易忘的知识点。

  这一点因人而异。同一节内容,因为认知水平不同,需要记的内容就不同。但是大多会符合“英雄所见略同”的规律。因为考试考的是重点,并且不回避常见题和做过的题。这正是有些人作弊成功的一个原因。作弊是可耻的,我们不屑为之,但是从作弊中我们可以提取出一种“作弊学习法”还是值得我们仔细研究的。作弊者明知不会,却不学,想不劳而获得高分,为考试纪律所不容;“作弊学习法”要求我们找到不会的,记下来,请教别人,把它学会。考试前再看一眼,不是作弊却与作弊有异曲同工之效。

  ②记下联想到的知识。

  复习时,看到某一个知识点,你可能会联想到曾经做过的一道与该知识点紧密相关的习题。这时要把该知识点和与之相关的题记下来。记的时候,可以采取简单的方法,如:记作“课本P23第二段→同步P46 6”的含义是:“课本第23页的第二段,相关的习题是《同步训练》的第46页的第六题”。记下这些重点知识点和相关的练习题,等到离考试还有一天时,你的复习就会更有重点,更有效果。

  ③记下顿悟到的知识(大多是“一句话知识”)。有时,我们一直对某一类问题比较模糊,相关的题总是理不清思路。直到有一天看到或听到关于这方面的某一句论述或某一个恰如其分是比喻后,感到豁然开朗,不由得脱口而出:“原来是这样啊!!”这时,一定要及时将这一句话和相关的问题记下来,这是学习产生质的飞跃的重要时机。就好象作家、音乐家、科学家的灵感一样,当灵感闪现的时候,一定要把它捕捉到,迅速记下来。若不抓紧记下来,则顿悟到的知识会很快与你擦肩而过。白白错过了一次提高学习成绩的大好机会。下一次的这种顿悟,还不知什么时候才会再次出现。

  ④记下规律性的知识。如:元素周期表的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顺序,金属活动性顺序、有机物中烃的燃烧规律等等。这是记的重点,即使会了,也要整理一下。

  ⑤记下特殊的知识。可以说,考试一半是考规律,一半是考规律中的特例。规律好记,但特例就容易忘。如:氟与水的反应、氢氟酸的性质、非金属之间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氢氧化钙的溶解度等等。一定要特别注意。

  第二类是在做题中总结出的知识(大多是做题的经验和教训),包括两种情况:

  ①记下多次做错的题型和相关的知识点。由于先入为主的影响,第一次做错了的题,后来便一而再、再而三地错,虽然不是相同的题,但是题型一样,相关的知识和方法也一样。这是最致命的错误。这些题可能分散在好几章里,复习时,一定要把它们挑出来,记在“备忘本”上的一个地方。这些题就是从不同的侧面来考察某个知识点的。把这些题集中起来,就是对这一知识点最全面的复习。 “一错再错”现象是学生中存在的普遍现象,预防“一错再错”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考试前看一下自己曾多次错过的题,相当于考试前有认给你提个醒。但是,如果平时做题和复习时没有把这些题记下来,考试前也就没有什么可提醒的。这就是“差生”之所以差的最根本原因。因此,“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处处留心皆学问”这些话还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

  ②记下经过请教别人才会的题的详细解题过程和注意事项。大量的调查结果显示:优秀学生之所以能在各种考试中保持较好的成绩,一个关键的原因是他把不会的知识真正问清楚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了。这里为什么要强调“真正”两个字呢?因为我们的“差生”也问了,也耐心地听老师讲了,也听懂了。但是仅仅满足于听懂了,没有把听懂了的知识再写出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就急急忙忙地去做下一题或干其他事情去了。几天后考试时又遇到了这样的题,下笔写的时候,才发现写不完整,重蹈了“一错再错”的覆辙。若是当时问过之后,马上写下来,发现问题继续问,就不会出现后悔莫及的事情了。正所谓“行百步而半九十”。就差一个“写下来”,却道出了“优生”与“差生”的丁点区别,天壤之别!

  每一此考试都在不断地证明一个事实,即只要你抓好了学习的各个环节的某一个重要环节,你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经过长期的调查发现,那些在年级经常保持在前十名的同学,都无一例外地、有意无意地履行了这一方法。而那些整天为考试成绩发愁的学生十之八九都是没有在这方面下工夫。这种现象在考试前表现得最突出:有的同学在复习时,只知道看课本、做题,没有重点,不清楚自己到底哪些地方会出问题,复习的盲目性很大;有的同学则是按部就班地把自己平时积累的重点、难点、易错点,一一过目,牢记在心,在走向考场时,做到了心中有数、心有成竹。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学好化学的秘诀,尽在你的“备忘本”中。平时的学习,要做到“处处留心皆学问”,把你理解到的“学问”都记录在备忘本中,让你的备忘本成为你要学习的知识的重点、难点和你不会的知识的仓库,在考试前,你的复习就是看一下备忘本,那么,平时你不会的,和重点、难点就都会了。

  赶紧行动吧!“学习+反思+行动=优秀学生”,命运就把握在你自己手里



 
 
离线意念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09-03-15
 
 


怎样提高学习效率

  当今的学生,学习内容广泛,学业负担加重,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得更多,也就是所谓的提高学习效率,这是学生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提高学习效率,前提是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包括生理和心理,同时,要努力养成一个好习惯。好习惯包括以下方面:

  1、要有绝对的责任心。对自己负责是做任何事情成功的关键,所以要分清主次,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2、自己决定自己的目标、方法等。不要让家长或老师替你作出选择,否则会养成依赖性,要自己决定自己。

  3、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好自己目前最应该做的事。决定了就不要改变,不要让别人或别的令你感兴趣的东西让你分心。

  4、找到你觉得自己学习效率最高的时间和地方。当你学得很困难时,可以考虑一下这些因素,并作适当调整。

  5、不图虚荣。对自己的学习满意,不应只是因为成绩好,这是外在的,真正学到东西,比如技巧、能力等,这才值得高兴。

  6、要得到别人的理解应先理解别人。当你和老师有分歧时,比如对分数有不同的看法,作业没有按时上缴,这时,你可以从老师的立场看问题,再看看自己,就比较容易解决分歧了。

  7、灵活应变。当你对所学的课本内容知识不能很好地理解时,不要仅一遍遍地重复看,应该尝试别的方法,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

  8、不断挑战自我。

  学习效率就是这样慢慢提高的,不信你可以试一试。



 
 
离线意念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09-03-15
 
 


三层学习

  一、第一层为苦学

  提起学习就讲"头悬梁、锥刺股","刻苦、刻苦、再刻苦"。处于这种层次的同学,觉得学习枯燥无味,对他们来说学习是一种被迫行为,体会不到学习中的乐趣。长期下去,对学习必然产生了一种恐惧感,从而滋生了厌学的情绪,结果,在他们那里,学习变成了一种苦差事。

  二、第二层为好学

  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达到这种境界的同学,学习兴趣对学习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对学习的如饥似渴,常常注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他们的学习不需要别人的逼迫,自觉的态度常使他们能取得好的成绩,而好的成绩又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更浓的兴趣,形成学习中的良性循环。

  三、第三层为会学

  学习本身也是一门学问,有科学的方法,有需要遵循的规律。按照正确的方法学习,学习效率就高,学的轻松,思维也变的灵活流畅,能够很好地驾御知识。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

  目前,中学生的学习中,第一层居多,第二层为少数,第三层次更少。我们应当明确,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学会学习,这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21世纪中的文盲将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所以,同学们在学习中应追求更高的学习境界,使学习成为一件愉快的事,在轻轻松松中学好各门功课。



 
 
离线意念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09-03-15
 
 


不看会后悔的,使考试分数暴涨的学习方法!!!

  1.熟练掌握课本和课后习题

  2.多做练习册上习题

  3.按周制定学习计划

  a. 本周目标

  b.周末检测(如单元练习)

  c. 总结知识框架

  4.每天晚上睡觉前对知识框架进行回忆,并且回忆当天的学习内容

  5.学习任务

  a. 严格跟着老师的进度走,完成老师留的任务

  b.复习时从高一课本开始,按照章节依此复习,不留下任何不懂的问题

  6.多思考(学习方法,效率,时间安排等问题)

  养成多问老师问题的习惯

  高中学习方法与能力培养

  作者:炫烨

  学生进人高中后,学习就登上了一个新台阶。新的教材、新的教学要求,在学生面前摆下一道道难关。有的学生在初中时学得蛮不错,学习成绩很好,可是到高中后,却很不适应,听不懂,学不会,成绩甚至出现不及格,高挂红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没有根据高中学习的特点而学习。

  一、高中学习的特点

  1、高中教材的特点

  (1)知识量增大 学科门类,高中与初中差不多,但高中的知识量比初中的大。如初中物理力学的知识点约60个,而高中力学知识点增为90个。

  (2)理论性增强 这是最主要的特点。初中教材有些只要求初步了解,只作定性研究,而高中则要求深人理解,作定量研究,教材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大大加强。如初中代数侧重于解方程、运算,而高中代数一开始就是相当抽象的集合、映射。初中政治讲的是法律学这类联系事实的内容,高中则要求学习经济学,马克思理论这样哲学性的东西,比较之下更为抽象。

  (3)系统性增强 高中教材由于理论性增强,常以某些基础理论为纲,根据一定的逻辑,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结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前后知识的关联是其一个表现。另外,知识结构的形成是另一个表现,因此高中教材知识结构化明显升级。

  (4)综合性增强 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相互为用,加深了学习难度。如分析计算物理题,要具备数学的函数,解方程等知识技能。

  (5)能力要求提高 在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运算能力、实验能力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与培养。

  2、对高中生智力发展的要求

  智力一般认为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这就要求高中学生智力方面有相应发展。

  (1)在观察事物时,要更富目的性,会更加全面和深刻,能区别出主要的和次要的,必然和偶然的现象;不仅要有静态的观察,还要有动态的观察;不仅有定性的研究,还要有定量的分析。

  (2)要求记忆以逻辑识记为本,力求在理解基础上抓住教材内在联系,进行记忆。

  (3)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来进行逻辑思维。同时要独立思考问题,研究问题。

  (4)想象力要较大发展。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如从平面几何到高中立体几何的学习,就需要发展空间想象力。

  二、高中学习的方法

  爱因斯坦有个成功的公式:A=X+Y+Z。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劳动,Y代表正确方法,Z代表少说废话。这个公式指明事业成功的三要素。对于学业来说,成功也有三要素:学习成功=心理素质十学习方法十智能素质

  1、提高学习心理的素质

  (1)学习的动机。学习需要动机。由于学生的个人需要而产生的学习内驱力很重要。有人有旺盛的求知欲,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正是如此,如升学、就业、兴趣、爱好、荣誉、地位、求知欲、事业、前途等都是。我们要努力强化学习的动机,如树立远大理想;参加各种竞赛,挑战强者,激起学习欲望;看到自己学习成果而受鼓励,从而增强自信,经受挫折,要有不甘失败和屈辱的精神。

  (2)学习的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效率有密切关系,可以从好奇心和求知欲中激发学习兴趣。如物理的实验,化学的变化等,容易引起人的好奇和求知;培养对各门功课的兴趣。往往是刻苦学习后,才发现知识的奥秘和用途,才提高学习成绩,所以一定要钻进"书海"去;把知识应用于实践,激发兴趣,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出问题时,那种成功感易激发学习兴趣。

  (3)学习的情感、意志和态度。将积极的情感同学习联系起来,防止消极情绪的滋生,可以促进学习。善于控制自己,是学习意志力培养的关键。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动,控制不需要的想法和情绪,可以使思想集中到学习上来,这点是尤为重要的。

  2、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1)预习 在测览教材的总体内容后再细读,充分发挥自己的自学能力,理清哪些内容已经了解,哪些内容有疑问或是看不明白(即找重点、难点)分别标出并记下来。这样既提高了自学能力,又为听课"铺"平了道路,形成期待老师解析的心理定势;这种需求心理定势必将调动起我们的学习热情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2)听课 听老师讲课是获取知识的最佳捷径,老师传授的是经过历史验证的真理;是老师长期学习和教学实践的精华。因为提高课堂效率是尤为重要的,那么课堂效率如何提高呢?

  a、做好课前准备。精神上的准备十分重要。保持课内精力旺盛,头脑清醒,是学好知识的前提条件。

  b、集中注意力。思想开小差会分心等一切都要靠理智强制自己专心听讲,靠意志来排除干扰。

  c、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不要做一个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紧跟老师讲课的思路,对老师的讲解积极思考。结论由学生自己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而得,会比先听现成结论的学习效果好。

  d、充分理解、掌握方法。

  e、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有的同学在听课,往往忽视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这是错误的,开头,往往寥寥数语.但却是全堂讲课的纲。只要抓住这个纲去听课,下面的内容才会眉目清楚。结尾的话虽也不多,但却是对一 节课精要的提炼和复习提示。同时还要注意老师反复强调的部分。

  f、做好课堂笔记。笔记记忆法,是强化记忆的最佳方法之一。笔记,一份永恒的笔录,可以克服大脑记忆方面的限制。

  俗语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因此为了充分理解和消化,必须记笔记。同时做笔记充分调动耳、眼、手、心等器官协同工作可帮助学习。

  g、注意和老师的交流,目光交流,提问式交流,都可以促进学习。

  (3)作业的方法 作业是提高思维能力,复习掌握知识,提高解题速度的途径。通过审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达到巩固检验自己的目的。当然在分析问题时,可有几条思路,如顺推法、逆推法、双向法、辅助法、排除法等,另外作业是千万不可COpy的,那样毫无意义。不理解的也要及时弄明白。

  (4)复习的方法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必须时常回复到所学的东西上而加以复习...... 牢固地记住所学会的东西,这比贪学新东西而又很快忘掉好得多。"因此往往考前的"临时抱佛脚"是不起作用的。复习在于平时,如何复习?

  a、课后回忆,即在听课基础上把所学内容回忆一遍。

  b、精读教材。对教材理解的越透,掌握得越牢,效率也就自然提高了。

  c、整理笔记。

  d、看参考书。这是补充课外知识的好方法。

  e、补缺补漏,系统掌握知识结构。

  f、循环复习。将甲复习完后复习乙,在复习完乙后对甲再进行一次复习,然后前进......

  这种循环复习利于记忆。

  总的来说,科学的学习方法可用如下此歌谣来概括:课前要预习,听课易人脑。温故才知新,歧义见分晓。自学新内容,要把重点找。问题列出来,听课有目标。听课要专心,努力排干扰。扼要做笔记,动脑多思考。课后须复习,回忆第一条。看书要深思,消化细咀嚼。重视做作业,切勿照搬抄。编织知识网,简洁又明了。

  3、发展智力,提高能力。

  (1)发展观察力。观察是掌握知识,搞好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成才的必要条件。聪明,即耳聪目明,接听力强,视力强,实指观察力强,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要a、明确的目的和周密的计划山、灵活应用各种观察法,如重复观察、比较观察、定期观察、与思考相结合的观察等。

  (2)提高记忆能力。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于记忆。记忆的原理是随时间变化的,在学习后的几天内遗忘的速度非常的快。但过了一星期后遗忘速度便趋缓了。因此记忆的关键便在最容易遗忘的那几天里巩固复习。选择最佳的时间段进行记忆,由于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而无法作一个绝对的定论。但是掌握好时间安排是提高记忆能力永远不变的真理。为了同遗忘作斗争,正确安排复习时间便是选择最佳学习时间段了。

  a、及时复习。把识记过的材料再拿来识记,使之巩固。其生理基础是对暂时神经联系不断强化,使它的痕迹进一步巩固。由于遗忘是先快后慢的,因此复习必须及时,要在遗忘尚未大规模开始前进行。

  b、在时间和量上合理安排复习。实验证明:相对集中一段时间学习同一内容,记忆效果好。但也要适当分散,因为复习时间过于集中容易发生干扰;过于分散容易发生遗忘。

  c、交替地分配时间学习也可以提高记忆。科学实验证明:用相等频率的电脉冲刺激脑神经细胞,反应敏捷,可是一旦反复刺激时间过长,神经细胞的反应便消失了。休息一段时间后,反应得以恢复。人的记忆也是如此。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就曾说过:"我同时读几种书,因为专研究一种东西会使我的宝贵的头脑疲倦。"因此我们必须"分配交替"地进行记忆。

  d、另外,采用各种记忆方式也有效果。如特征记忆;歌决记忆;形象记忆;比较记忆;联想记忆等。

  (3)发展思维能力。

  a、学好基础知识,练好基本功;

  b、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c、掌握思维的基本方法;

  d、提高自己的思维品质(不断学习);

  e、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4)发展想象能力。

  a、学习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b、学习诗文作画;

  c、开拓思路,研究假设;

  d、学好立几发挥空间想象力;

  e、参与创造活动。

  (5)培养自学能力,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

  同时在学习方法培养之时,要发挥创造才能。这是时代和未来的要求。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多样性和个性,有利于学习的创新、科技与发展。

  总之,优化心理素质,就是在高中学习中攻克难点的信心与勇气;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是运筹正确的战略技术;提高智力能力,就是改良攻关武器,三者是不可或缺的。

  倘若就我们的学习喻作航船,勤奋则是轮船的马达;正确的学习方法便是轮船的方向盘与航线、让我们驾上这艘希冀之船在知识的海洋中园游,让船儿载着我们驶向美好吧!

  高中学习方法

  发布日期:2005-12-21

  学校最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习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使学生高效率地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学习尽量多的知识。高中阶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打基础的时期,同学们应如何把学习搞好,打好未来成才的基础呢?

  一、立志是学习动力的源泉

  作为一个高中学生,应该学会把握时代的脉博,面向未来,立振兴祖国之志,立自我成才之志,还要逐步培养和树立自己的专业方面的志向和理想。有了远大的志向抱负,就有力争上游、奋斗成才的强大动力,刻苦学习,努力争取优异的成绩。

  二、跨越好从初中到高中的学习台阶

  初、高中之间,在知识上有它的连续性。初中所学过的知识,都是高中学习的知识基础。但是,跟初中比较起来,高中各学科在知识广度、内容深度上有明显的提高。因此,认识高、初中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有什么不同,做好思想准备,并主动积极地创造条件,尽快适应各科学习,是非常必要的。

  相对初中的学习,高中的学习跨越了知识和能力两大台阶。高中的知识内容与知识结构与初中相比出现了两个飞跃: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大大提高。在能力方面,高中的学习对同学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抽象概括思维能力、逻辑推理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自学能力等等都要求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

  从初中阶段进入到高中阶段,在学习上要跨上一个较高的台阶。为了顺利地跨越这一台阶,我们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要以新的、不同于初中的学习方法,学好高中的课程。

  三、寻找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每个同学都应根据自己的特点,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好的学习方法。下面提出一些高中阶段一般较为适合的学习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1.努力做到全面发展与培养个性特长相结合

  中学生应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就学科学习来说,也要全面发展。语文、英语作为语言文字的基本工具,数学作为运算的基本工具,首先必须学好;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作为现代科技的基础,也要努力学好;政治课的学习,能使我们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历史、地理知识,对于文化修养和思想境界的提高,以及培养对高雅艺术的欣赏鉴别能力的发展,都是不可缺少的。

  作为一个中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也要培养自己的个性特长。

  培养自己的个性特长,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对自己准备选考的X科目,既要培养对它的兴趣,又要努力把这个X科目学得较好。第二个含义是要有自己特别热爱的领域或技能,如电脑技术、书法、绘画、音乐、体育等,力争达到较高的水平。要摆脱那种千人一面的传统轨道,让自己的个性、创新精神和潜在才华得到发展。你有哪一项特长,你就在那一项活动及其相关的竞赛或考试中一显身手,展示你的才华。

  2.学会读书

  成功的学问家,都有着迷地读书的特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为中学生,读书,首先要读好课本,然后还要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

  (1)正确使用课本

  课本,是教与学的根据。要学习好各个学科,必须重视并学会阅读课本。有些同学不知道应该怎样使用课本,往往只是在课后从书本中找出解题的公式,把习题做出来,就以为是读了课本了。这种用书的方法,在高中是决不可行的。在不同的学习环节中,都要阅读课本,但有不同的要求。

  在上课前,最好先预习课本中将要讲授的内容,这一遍是略读,只要知道将要讲什么就可以了,有不明白之处记下来,课堂上认真听明白它。预习是为了使听课心中有数,提高听课效率。

  课后第一件事不是做练习,而是阅读课文。课后复习,是消化阶段,是自己进行深入理解、分析综合的积极思维过程,必须及时地、仔细地、逐字逐句地阅读课本,并在此基础上,动脑动手,积极消化。

  最后,在学完每章之后,还应把整章课文再阅读,做一个全章总结,把全章内容整理成有纲有目的系统内容,有系统地掌握它。这是一种知识归纳。

  (2)广泛的课外阅读

  除了精读课本外,为了开拓自己的视野,培养自学能力,还应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特别是科普书籍和报刊。对科普报刊上的文章,除了自己特别有兴趣的可以精读外,一般只要泛读就可以了。在泛读中可能遇到一些自己读不懂或读得不太懂的问题,这不要紧,从阅读中知道有这么一回事,也是有益处的,这种阅读的主要意义在于扩大你的知识面,活跃你的思维。

  3.认真做好实验

  实验是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基础和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在学习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时,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巩固有关知识。因此,必须学会实验。在高中,我们怎样会科学实验呢?

  (1)要认真学好历史上的著名实验。学习这些历史上著名实验的实验方法、实验原理和实验装置,可以启发我们自己的思路,使我们在自己进行实验时可以进行借鉴,吸取其精华,并认识到对现象的认真观察和科学归纳的重要性。

  (2)正确观察演示实验。课堂上的演示实验,是教师进行操作,引导我们正确观察、从实验中分析总结得出规律的实验。这时我们虽然没有机会动手,但在实验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地看和听,还可以充分地思考。观察演示实验。首先要认真听清老师关于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和怎样安排实验的讲解,明确实验目的,知道要考虑哪些因素,排除什么干扰,用什么仪器,它们的作用如何等等。在演示的过程中,要看清每个步骤的目的、操作过程、现象变化过程、怎样做可以获得成功、怎样将导致失败等等。总之,看演示实验,要认真观察和思考,把注意力放在观察和思考实验目的、原理、装置、实验操作步骤和变化过程上,而不能单看实验结果,更不能只觉得好看、好玩就心满意足了。

  (3)认真动手做好实验。教学中安排的学生实验,是极为宝贵的学习机会。百闻不如一见,更不如一做,要真正掌握实验技能,必须通过自己的实践。怎样动手做好实验呢?那就要做到“六要六不要”:

  一要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做到胸有全局。不要心中无数,实验中手忙脚乱,实验后对实验结果茫茫然。

  二要理解仪器性能及使用注意事项,爱护仪器。不要随意玩弄,任意乱用。

  三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及变化过程细节,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粗心大意看热闹。

  四要操作规范,养成良好的实验素养,这是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和取得实验成功的保证。不要随心所欲、胡乱操作甚至损坏仪器。

  五要既动手又动脑,不但在操作上下功夫,而且积极动脑深入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不要光做不思考。

  六要认真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找出产生误差的原因,填好实验报告。不要潦草马虎,为了得到满意结果而拼凑数据。

  4.养成做练习的良好习惯和规范

  做练习是高中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历来为同学们所重视,它对透彻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起很大的作用。要做好练习,必须有良好的习惯。如果只追求解题的答案和数量,陷入题海中,必然收效甚微。

  理解掌握基础知识,是正确完成练习的前提条件。基本概念、规律是解题的依据。不会解题或解题错误,常常是因为基本概念和规律没有理解好的缘故。

  做练习的正确方法和良好习惯应是怎样的呢?

  首先要认真审阅题目。例如在解物理题时,首先应认真分析研究对象和物理过程。要仔细阅读题目中每一句,每一个概念,每一个数字,每一个单位,使自己清楚题意。然后确定研究对象是哪个物体或哪个系统,这些对象经历什么过程,从而确定解题的目标和依据。

  画草图是帮助我们分析题目,使题目形象化、具体化的途径。

  要把已知条件和未知量一一列出。练习题中的已知条件,有的是直接给出为已知数,有的不是直接给出,而是间接给出,隐含在一些给出的数值或信息中,要通过分析,根据一些相互关系,才能求出来。

  根据题意分析,找出各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确定解题的物理公式。要特别注意某些习题中的近似条件或发生转折的临界状态。还要注意许多物理习题,由于思考的角度和思路不同,选择的研究对象不同,运用的物理公式和数学方法不同,可有几种不同的解法。做习题时,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对各种解法加以分析比较,不但能使知识融会贯通,而且能学会选择最简捷、最巧妙的解法。

  在运算中,必须统一单位制。

  解物理习题,不能一解出结果就认为达到目的了,还要研究这些结果是否合理,是否已经齐全,是否有取值范围,等等。必须确认答案已经全面合理,正确无误,解题才算结束。

  做练习时,要注意培养认真严谨的学风,做到表达规范。

  练习、测验经老师批改发回后,不能只看分数,要认真研究老师批改中指出的问题,检查发现自己在理解和运用知识方面的漏洞和错误,及时补上和改正。应建立一个错题记录,仔细分析原因,找出相应的薄弱知识点加以强化,这样才有可能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5.掌握记忆的方法

  学习中,有大量的知识都要求我们记忆,以便随时可以拿出来加以应用。 怎样才能迅速、完整、准确地记住它们呢?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进入了高中阶段,更要强调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在理解和记忆的结合上有更高的要求。

  理科的概念和规律有些似乎简单,有些则很抽象、复杂,不论如何,在学习时都应加以分析,弄清来龙去脉,突出要素,抓住关键,这样就能加深印象,可以在达到理解的同时记忆下来,并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能灵活运用了。(突出重点记忆法)

  在研究某些问题时,许多概念、规律往往成组出现。在学习时除了弄清它们的来龙去脉,还应纵横比较,弄清如何得来,如何应用,如何从一些公式推出另一些公式,还应将它们与有关的相类似的公式从形式上、内容上、特征上加以比较鉴别。可以进行列表类比、知识归类,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区别。这样,对较为复杂的内容,也能理出体系和线索,并能清晰地记忆和运用它们。(对比联系归类记忆法)

  反复自我捡查,反复应用,是巩固记忆的必要步骤。每节课后的复习、单元复习、解题应用、实验操作、学期学年复习,都应有计划做好安排,才能不断巩固自己的记忆。

  四.把学知识和学方法结合起来,发展能力

  学习中,不但要掌握各科的基础知识,而且要与学习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培养有效地从事学习、工作和探索未知事物的能力。有了这些能力,就可以学得快而好,长大后就有更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发明创造能力。

  在解题时,不能只会解就算了,而是要提高到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的高度。

  在高中阶段,要培养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下面主要谈谈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问题。

  观察能力 一个有较强的观察能力的学生,在观察实验时和自己做实验时,就能抓住过程和现象的特征,能够敏锐地发现一些原来设想不到的或有细微差别的现象,也能从周围的日常生活中获得很多的知识。怎样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呢?

  观察时必须目的明确、专心致志,抓住观察现象的特征。对实验的每一步骤,都要明确主要是探索或验证什么,把观察的注意力集中到这点上。观察还必须精细,留心有什么新的现象发生,而不是浮光掠影、视而不见。

  我们还要敏于观察,对一些现象还要反复观察。在观察过程中积极思考,在实践中就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

  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思维包括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推理、想象等过程。应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等培养思维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学到知识,还要学到科学的思维方法,发展思维能力。

  要提高思维能力,就要经常用比较法进行学习。首先,在学习每一个新概念时,不但听老师讲解,还要自己进行比较,找出相似的例子,加深认识。第二,学到意义相近的概念、规律时加以比较,从多角度、多方面分析其区别与联系。经常用比较法进行学习,可以学会全面分析问题,从多种事物发现它们的联系、区别和各自特征,使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得到提高。

  实践动手能力 学习中既要善于动脑,也要善于动手。实际操作能力主要指能够做出东西来,并且养成一系列有关智力的意志品质(如事前设计好操作步骤、能正确使用仪器和工具、注意准确和精密、及早纠正偏差或迅速改用更合理的方案等)。课堂上做好分组实验和随堂小实验,在课外积极参加各种创意实验设计和科技发明创造活动,都能使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很好的提高。在课堂、课外的实验和各项设计、制作活动中,都要努力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结合起来,培养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培养自己的创造才能,首先要学会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要敢于对已有的结论提出疑问,敢于抒发自己的不同意见,敢于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发现”知识。要通过课内老师指引下的研究性学习,以及课外自订题目、独立进行的研究性的探索,体验知识的发现过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求异,学会创新。要知道,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创造,要想将来在科学上有所建树,是离不开创造性思维的。今天具有创新性的学习精神,他日就能在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抢占科技发展高级领域中的“制高点”,进而控制一大片的开阔地带,成为攀登科技高峰的优秀人才。



 
 
离线意念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09-03-15
 
 


怎样开发你的潜能

  你的潜意识能为你释放出让你难以置信的神奇潜能,这也是大多数人要寻找的结局和终端。如果你能学会怎样感悟和释放潜意识中的潜能,你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幸福、更富有。获得这种力量不需要你特别努力,它就在你身上,让它点燃你内在的能量,让你充满活力,让你实现自己的愿望。要知道在你潜意识中沉睡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正等着你去开发和利用。

  只要你敞开心胸,祷告、祈求并接受,潜意识就会让你获得新的感受、新的想法、新的发现,让你去创造全新的生活。它所赋予你的和向你展示的一切都是生命的真实内涵。

  你的思想、感受、力量、爱心和心中的美都产生于潜意识。虽然它是无形的,却又有实在的力量。你可以通过它来为你解决任何难题。我亲眼目睹潜意识的力量治愈跛脚,让人获得全新的生命。它也能愈合心灵的创伤,为你打开心灵自由的大门。

  你使用意识进行思维,你的习惯性思维就会渗入到你的潜意识层,这里有创造一切的原动力。你的潜意识是你情感的发源地。如果你想的都是好事情,好事就会来找你:如果你想的是坏事,坏的事情就来找你的麻烦。这就是你心理的工作方式。

  一旦潜意识接受了一个想法,它就开始执行。潜意识既执行好的想法,也执行坏的想法。你要是消极地使用这一规律,它就会给你带来沮丧、失败和不幸。如果你的习惯思维方式是和谐的、具有建设性的,那你就会经历健康、成功和一切美好的事情。心情的平静和身体的健康是你以正确方式思维和感受的必然结果。

  心理学家和精神病专家都指出,当思想传递给潜意识时,在大脑的细胞中会留下痕症,它会立刻去执行这些想法。为达到目的,它会利用以往的所有经验和任何星星点点的知识;它会萌生无穷的力量和智慧;它会将所有的自然规律都加以总结和利用。有时会立刻解决问题,有时则需要几天、几周或更长的时问,但所有问题最终都会解决。

  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一辆卡车从路上冲过去,横冲直撞,重重地撞在一棵树上。发动机受挤压,司机的身子被压住了,动弹不得。他自脚被夹在踏板和刹车闸之间,车门被压扁了,弯弯曲曲变了形。营救人员纷纷赶至现场,他们想尽各种方法,绞尽脑汁想打开车门,救出司机。可是,车门被损坏得如此厉害,不管那些人如何努力,仍然无济于事,车门一点也动不了。更糟的是,驾驶室开始着火了。周围的人陷入慌乱之中。很显然,救火车赶到之前这个司机肯定已经被烧死了。

  营救人员无法打开车门,救出司机,可是查理·丹尼斯·吉日仍然决定去试试。他靠紧车门,用力去推它。慢慢地,艰难地开始一点一点地移动车门。吉恩用的力气非常大,他胳膊上的肌肉鼓胀起来,把他衬衣上的袖子都给撑破了。后来,车门终于被打开,吉恩钻进车里,赤手空拳掰开踏板和刹车闸。他松开司机的双脚,扑灭了火,然后爬进驾驶室,爬到受伤的司机身边。他蹲在车里,脚踩底板,背抵顶篷,使劲向上顶。终于,车顶被他的力量顶开了。司机被解救出来,旁观的人把他接到安全地带之后,查理·丹尼斯·吉恩悄悄地、迅速地走掉了。

  后来,当人们找到他时,有人问他为什么能有那样大的力量来完成那样艰巨的救援任务。他的答复非常简单。他仅仅说了一句:“我恨火灾。”他有他的原因。几个月前,他无能为力地在一边,眼睁睁地看着他的小女儿被活活烧死。那种感觉是多么无奈而凄惨。他有他的原因。

  在另一个场合,一位37岁的妇女搬开了一辆重达3600磅的汽车,让别人把她的小儿子救到安全地带。她压根没有任何犹豫就那样做了,她也有她的原因。

  事实上,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验。当你驾车行驶在街上漫无边际地想着一些事情时,突然,一个念头一闪而过,不禁惊呼起来,“就是它,那就是答案。好家伙,噢,好家伙,为么我以前就从没有过呢?”你已经苦苦思索这个问题多日,几乎都快控制不住自己了。

  有趣的是,查理·丹尼斯·吉恩,那位37岁的妇女和你其实都做了相同的事。你们都运用了潜意识中的知识、力量和能量。多年以来,人们总梦想着释放潜意识的巨大潜能,让它发挥作用,让人控制和掌握。经过这么多个世纪,人类仅仅在很偶然或很意外的时候才能发挥这种巨大的潜能。直到现在,我们对这种被称为潜意识的神秘力量或能量依然知之甚少。

  潜意识有完美的记忆功能,任何事物,只要你曾经看到过、听说过、闻到过、尝过、触摸过,甚至只是想过,它都会成为你的潜意识中被永久记忆的部分。一天24小时,一周。7天,一年365天,潜意识对这些信息是清醒的,易于作出反应的。它对提供的信息毫不犹豫地全盘接受,没有任何抗拒和加以分析判断的意思。它接受命令和指示并执行,正如一个打字员敲打那些固定在键盘上的字母那样准确无误。我们向潜意识输入什么信息,它就有无限的潜能和储存力来接纳和包容它。

  总之,潜意识就是我们“心”的大海。它汇集着一切思想感受的涓涓细流,容纳各种观念心态的百川江河。它是形成我们一切思维意识的源泉。

  父母的期望、教诲、家庭环境的影响、学校的教育,从小到大的阅历,一切影响过你的外部思想观念、意识和你自己内部形成过的观念意识情感,包括正面积极的意识情感和负面消极的意识情感,这些统统都会在你的潜意识里汇集沉淀储存起来,形成一个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灵魂。它是我们形成新的思想、心态、智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和信息源泉。

  1.训练开发潜意识的无限蓄储记忆功能

  潜意识像个巨大无比的仓库或银行,它可以储存人生所有的认知。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便是潜意识吸收和反馈的结果。如果你想建造高楼大厦,就必须储备好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装修材料、设计知识、建筑技能、各种建筑机械,还有指挥管理技能等等。对于一个追求成功与卓越的人来说,应该不断地学习新的东西,给潜意识输进更多的基本常识知识、专业知识、成功知识以及相关的最新信息。你要大脑更聪明,更有智慧,更富于创造性,更符合现实性,就必须给潜意识输送更多的相关信息。

  为了使你的潜意识储蓄功能更有效率,可采取一些辅助手段帮助储存。如重要资料重复输入,重复学习,增加记忆功能,建立看得见的信息资料库——分类保存图书、剪报、笔记、曰记、现代的电脑软盘等等,以便协助潜意识为我们的创造性思维开发潜能。

  2.训练对潜意识的控制能力,使它为我们成功服务。

  由于潜意识是非不分,积极消极、好的坏的统统吸收,常常跳过意识而直接支配人的行为,或直接形成人的各种心态。

  因此,珍惜原来潜意识中的积极因素,并不断输入新的有利于积极成功的信息资料,使积极成功心态占据统治地位,成为最具优势的潜意识,甚至成为支配我们行为的直觉习惯和超感。对可能导致失败消极的潜意识加以严格的控制。

  对一切消极失败的心态信息可以采取下面的方法进行控制,不让它们随便进入我们的潜意识中:

  一‘是立即抑制它,回避它,不要让它们污染你的大脑思想。对过去无意中吸收的消极失败潜意识,永远不要提起它,让它遗忘,让它沉人潜意识的海底。

  二是进行批判分析,化腐朽为神奇。用成功积极的心态对失败消极的心态进行分析批判,让失败消极的潜意识像毒草化成肥料一样变成有益于成功卓越的思想意识。

  3.开发利用潜意识自动思维创造的智慧功能,帮助我们开发巨大的潜能。

  潜意识蕴藏着我们一生有意无意,感知认知的信息,又能自动地排列组合分类,并产生一些新意念。所以我们可以给它指令,把我们成功的梦想,所碰到的难题化成清晰的指令经由意识转到潜意识中,然后放松自己等待它的答案。比如反复下达这样的指令:我该如何开辟这新奇营养的饮料市场呢 ?还可以把指令化小:我开辟市场的第一步应该怎样走?等等。

  有不少人苦思冥想某一问题,结果却在梦中,或是在早晨醒来,或在洗澡时,或在走路时突然从大脑里蹦出了答案或灵感。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就是在洗澡时,灵感忽现,发现了著名的浮力定律。由此可见,只要我们用心思考,潜意识随时会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因此,当我们在思考的同时,在任何地方,都备有记事本,一旦灵感从潜意识中来,便立刻记下来。



 
 
离线意念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09-03-15
 
 


献给想学好数理化的学生

  不可否认,我们国家的数理化三科考试有些过于复杂,实话实说,这三科的基础知识其实并不难,课本讲解的内容只要学生认真学一下,不会存在任何困难。但我们也不应该否认这样一个事实,对于大型的考试,就特指高考吧,它所考试的内容,绝对不会仅仅简单到课本内容,而是课本知识的大量复杂与综合的运用。说得通俗一些,就是课本知识是直来直去,而考试内容却非要给你拐上几个弯,有一些题目更是故布疑阵、设置陷阱却又存在一些简单的捷径,让我想到了古代的孙子兵法在现代考试中的综合运用。

  而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要求的只是对于课本知识掌握的程度,即把课本上的重要知识都学会就完了,而随着学生能力的不断进步,只是简单的考察课本基础知识,恐怕会出现大量的满分,于是有人就加入了知识的灵活运用,这随着时间的前进愈演愈烈,发展到今天的数理化学科,难度之大,到了快令人发指的地步。可是,难的东西是什么?是原本的知识变难了?不会,知识还是那一些,但这些知识怎样用,解题的思路在那里,解题方法如何灵活运用……造成了理科知识的困难。

  就老师而言,任务是讲解教学大纲上所要求的知识,给与学生解题所必需的基础,如果把这比喻为建一座建筑的话,老师就是在给与学生建筑材料,可考试出现的却往往是直接让你建一所房子,至于该怎样建,即设计图纸在那里?教学大纲上没有明文规定,靠你自己。我当年学习的时候就有这样的情况,很多学习很用功的同学,你问他什么样的知识点,他都知道,但这些知识该如何运用到具体题目中,他们很茫然。知识运用是关键中的关键,可这在教学中并没有具体要求,从而在成了混乱。

  教学大纲和具体考试产生的这一丝偏差带来的恐怕是灾难了。就我个人认为,数理化要想考出好成绩,基础知识积累的扎实要占40%,知识熟练的运用要占50%,最后的10%应该给所谓的灵感。现在很多学生,恐怕都不清楚“知识的运用”这个环节的关键作用,造成了什么都知道,但却大量的题都不会做的特有现象。如果用素质教育来说,那些知识运用方法可以说成只是无聊的东西,和学生将来的发展和生活没有丝毫联系,毫无实际意义,将来的生活设计再复杂,也绝对用不到像中学考试那样眼花缭乱的数字游戏,这应该被大肆批判,被埋藏到地底最深层的东西,却和我们必须要跨越的阶梯——高考,息息相关,我们应该怎样办,我们很想把它砸碎,但是我们没有改革的权利,那样就必须承认客观事实,接受!还要认真的接受!

  知识的积累,这谁也帮不了忙,只能靠自己在课堂认真听讲,慢慢掌握,这是一切的基础,不可或缺,这应该是谁都知道,不多说了。至于知识该如何运用,我不是专家,恐怕谈不出气势恢宏的理论,这里我也只能说一下自己当年走过的路,希望能对现在面临高考的孩子们有所帮助,我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就个人而言,我不是很聪明的人,甚至缺乏一些天分,小时候学习不好,初中只能进入一所当时不太好的学校,就这样入学的时候成绩还在中游,在当时对我来说,前途是毫无希望的。但可能是家族遗传的优良传统吧!我不习惯放弃东西,虽然我当时学习不好,但还在认真的学着,有些事情是永远忘不掉的,在初中第一次考试,我进了前十名,其实在那样的学校,班级前十名根本不算什么,但我却在那次获得了信心,开始相信自己,如果我努力,一样会有好的成绩,我这样想,也这样做,这样想了三年,这样做了三年,终于在中考取得了班级第一名,考上了一所重点高中,信心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学习而没有必胜的信念,绝对发挥不出自己的力量,而有时候哪怕是信心不切实际的高,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一次竞赛考试,班级只有三个人的名额,我当时第三个报的名,但是班级的第二名来看了一下没有报,我看见了,如果她报名的话,被挤下来的一定是我,我很感激那个同学,因为我获得了那次机会考出了自己想不到的高分,那一刻我学习的信心算是完全确立,我知道了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只要你努力,就会创在奇迹!在以后的日子,很对同学不会做题都来问我,有些人希望我帮他补习一下,他们说我很笨,你就给我讲最简单的题目就好了,这时候我都会告诉他,你不应该有这种想法,大家都一样,如果在这一刻你把自己的层次放得很低的话,就意味着你自己已经亲手扼杀掉了自己的信心,你应该努力,你可以失败,但绝不能不相信自己,没有信心的学习,他们的结果都一样。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成功和信心不可分离,成功可以增强个人信心,反之强劲的信心可以使你的成功更加容易。如果你想考出好成绩,我问你——正在看这篇文章的朋友,你相信你自己吗?这二者到底该如何下手,如何组织,看你自己的情况,路是你自己走的,不管走成什么样,必须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任。

  如果你下定了决心,请接着看!现在有很多习题集,老师也都在讲解,但题有多少,我们不知道,我们不可能所有的题都看见,我个人支持题海战术,但绝对反对不负责任的题海战术。我记得宋朝有个宰相叫赵普,他治国就凭半本论语,靠的是精读书。做题是应该的,多做也没问题,但是还有一件事情你不能忘记,你必须尊重题。一道题目呈现在纸上,就有它自身的价值,我看到了他,我与这道题就有缘,要负责任,把它的题眼、出题思路一定要弄清楚,我的想法是与其盲目的作了1000道题,其效果远不如你精心把100道题目的前因后果全弄明白了,精做题。都说数理化千变万化,但他没有一定的方圆吗?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与其大量花费时间盲目的练习,做过就忘,哪比得上扎实的点点滴滴。掌握一道题目,不应该仅仅是会做就好,会作了,拿出几分钟分析一下,这个题为何这样出,它属于哪个类型,掌握扎实,以后遇到这个类型,绝不能犯错误,你想一下,题目的类型能有多少,平时看的仅仅是题目多,其实大都是题型的重复,牢固的掌握题型的思考方法,坚持半年,我就不信没有收获!

  前进过程中一定会有困难,我们不能否认这个事实,也不可以回避这个事实!遇到难题你会怎么办?当年我的做法一般是死啃。为了一道几何题目,仅仅是一道题,我常常花费掉一个晚上,虽然时间宝贵,但这些时间投资必须花费。一道花费两个小时做出来的题目,会带来怎样的感觉?“啊,tnn的可做出来了——啊?这道题好像很难!——似乎以我的水平应该做不出来……——这道题是我自己思考出来的!——这么说现在我已经很厉害了!!!——呵呵,小样,这种类型的题目以后遇到了,通杀!!”成本:两个小时+脑细胞的剧烈活动;收获:以后这类题目可能遇到十几遍,就再也不用花时间思考了,因为两个小时,足够在脑海里留下深刻的烙印。综上所述,这笔买卖绝对划算!每一次这样的成功,我都有理由为自己欢呼雀跃,一次、两次、十次、一百次……再后来,难题的攻克已经无法再次带给我喜悦,精神已经冰封,心灵上已经习惯了成功,自己不再把解出难题看得很伟大,一切就好像吃饭睡觉一样简单和普通,那时候就会觉得攻克难关对自己而言是应该的,信心开始了无限的膨胀,更促使自己作出了更多新的难题!对做题产生麻木,自己好像变成了机器,面对怎样的考试总有着无比的冷静,把所有的题目通过眼睛,输入内心的程序,灵魂帮助找出这类题目该用那种思路来思考,反应完毕,双手在纸上写出正确的答案。那一刻整个的考场似乎只有我一个人存在……

  说得很无奈,不知你有何看法,但我当年这却是唯一获得提高的办法,我感谢难题,他们不是敌人,而是督促我前进的动力,每次攻克了让他们,我都会站在他们所提供的台阶上,虽然每次只能前进一小步,但是再小的数值除以零都等于无穷大,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我在前进,而且是不断前进,最终会跨过无数的台阶,站在高处,雄视天下!看这篇文章的朋友,你一定要有这样的耐心,我没有办法让你一步登天,但这是前进的方向,像海上的灯塔,看到了,接下的救剩你的努力了。

  还有自己实在解决不了的,推荐几个办法。最好的,建立班级的讨论模式,让班里的多数同学形成学习风气,由于大家都在一起,所学所想十分接近,互相帮助,效果极佳,说实话,我印象中,我和同学个人曾经做不出来的,往往在问别人的过程中,同学还没说几句话,我们已经明白了,差的就是那画龙点睛的一笔,也期望同学之间别藏着掖着,说实话,没必要,宽大的帮助同学,自己会心情舒畅,提高自身精神力量,开阔的心胸在将来很有用处,鼠目寸光的人,被别人发现会受到排挤,终究是会被淘汰的。其次,买参考书,现在参考书比较贵,但我想大家都不会心痛这笔投资,书是要买,但买那些?说实话,能发表的书都不错,可总不能把书店搬回家吧,我推荐对待书的态度,买一本书,是为自己买一份责任,你买了书,如果你不尊重它,就毫无意义,放在书橱里留给蛀书虫去啃?我是爱书的人,受不了这样的行为!去书店买书的话,就一定要自己先发誓,一定会把这本书仔细的看完,否则别买,现在看到不少人学习书籍买了一橱,连看都不看,我就一肚子火,买书而不尊重知识,这样的人也不配让知识来尊重你,上天不会偏爱这样的人!如果发誓一定看完,好!选书的时候,我的建议是别买习题集,有一类书是例题的精确解析,虽然题量不大,但很实用,先看例题,挡着答案,自己思考(这个过程不可省略)然后再对照例题,看看你的名字是不是叫答案,是的话,庆祝一下,不是,查缺补漏!习题集只有答案,作对了固然高兴,但做不出来呢?面对一个答案,你能推敲出过程吗?平时练习要注重过程,才能在高考取得结果!靠自己较长时间扎实的积累,将知识形成体系,达到将所有解题思路变成自身习惯思维过程的境界,这不是很难!最后一个方法,问老师,老师虽然责任仅仅是讲授基础知识,但在讲解习题的过程中一定会涉及解题方法和思路,但却也受习题限制,整个都比较散乱,做好分析比较的归类工作,老师讲完了题目,这绝没结束,自己还要温习一遍,将老师讲授的解题方法和思路记住,将来忘记了,让老是给讲明白吗?相信老师也不至于不告诉你。不过说回来,还是自己艰苦思考出来的题目最为印象深刻,就好像越是容易得来的情报越不珍惜,辛苦换来的东西才觉得宝贵!我很喜欢毛主席说的一句话,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如果这世界上只剩下一个人可以信任的话,这人是谁,一定是自己,我相信自己是不会骗自己的。就核武器、卫星、导弹等等高新技术,你想学发达国家就会给你吗?感谢美国封锁了中国这么多年,让国人彻底抛弃了幻想,自己刻苦努力,大型科研逐一成功,如果与美国联手,总想着弄人家点技术,就会时刻被人家下绊子,恐怕今天也研究不出来。还不如咬牙切齿一条心,拼了,说不定会打出一片天!看到现在好多人在批判老师,说这不好,那不好,其实有些孩子学习存在困难,但不一定都是老师的责任,难道不应该去找一下自身的责任?同样都在学习,为何有好有坏?我十几年的学业和自己老师沟通的次数真实屈指可数,所有问题我自己解决,如果不是自己成绩较高的话,我绝对有理由相信,教我的老师,很可能叫不出我的名字。孔子说过终日之思不如须臾之所学,不客气的说,有时间抱怨这,指责那,都不如找一下自身的不足,想办法补救来得实在。靠人不如靠自己!!

  建立一本本子,注意定期收集自己曾经错过的题目(一些曾经不会但蒙对的也要记下来),定期翻阅,不断回顾。将来有时间甚至可以再加入一些自认比较经典的题目进行分类,将各类记录的习题穿插进去,简单建立自己的题型集,注意同学之间的交换,为自己留一份回忆!

  总之学习和做题的时候别太盲目,要始终弄明白自己在做什么,物理学有做功等于功率乘以时间的说法,同样的时间别想别的,专心一些,余下的时间可以去放松玩一下!学习是为自己,也许还承载着很多人的希望,无论何时都应该为自己曾经努力过而骄傲!

  如果你无法克服自己的惰性,相信你很难取得成功,现在的年纪,应该思想活跃好动贪玩的时刻,但既然选择了高中的生活,就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在短短几年内压制自己好玩的欲望,才能有所突破,岁月催人老,高中生小小的年纪却天天与数字为伍,是我们教育的悲哀,但也是社会的无奈,一种事情发生了,就有其一定发生的社会原因,这里不说了。

  对了,上面还说了学习成功还要有10%的灵感在起作用,表现为见到一道题目,甚至刚刚看完,接着就会顺手把这道题的前因后果,如何思考,如何下手……想背书一样说出来,这样的人有时候被人称作所谓的天才或者权威,认为他们对题目有种说不出的灵感。昔日我也曾经有过这样的表现,但那可不是我有多厉害,还是那个道理,把基础知识学牢固了(不太难),通过自身大量的攻克难题的过程,大量题型的解题思路都储存在大脑里面,有时候让你说你记得那些思路,恐怕自己说不出来,但一见到具体题目,却立刻会条件反射的把这类题型该怎样思考对上号,于是我也曾经被人称赞过,也曾经自己飘飘然,但现在回忆起来,那种东西可能不叫灵感,那是潜意识中的一种思维定势,成语熟能生巧也许是对它的最好解释,当然有时候题型思路之间的融会贯通与举一反三也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这个世界也许没有天才!

  人,不要放弃希望,有时候为了一分的希望,绝对值得你付出全部的努力。看这篇文章的朋友,你尝试过十年时间学习空间只是家里一个方凳的日子?在初中时候,学校是市南区倒数第二,班级是级部倒数第一的环境?班级嘈杂的环境只有几个人不放弃希望努力学习的氛围?有时同学斗殴自己害怕殃及池鱼的狼狈?小时候富裕家庭找老师给孩子辅导,自己却只能年复一年对这一本本参考书死打硬攻的无奈?中考时分被老师认为是考取重点高中基本不可能的打击?刚刚进入高中发现自己擅长的数学(初中班级第一)变为倒数第几的震惊,差点冲毁自己所有信心的瞬间?……我很感谢上天,它给了机会,我更感激自己,我把握住了机会,虽然走过的路坎坷不平,但我没有一直以来的行为,没有什么好后悔的,为了自己微弱的希望,曾经付出过巨大的努力,虽然我还是不很辉煌,在高中始终没有冲进全校前20名,但已经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了,我的力量只能到达这里,王冠上最璀璨的宝石,终究不是我能够摘取的,人,不能要得太多。看这篇文章的朋友,你说将来你会有遗憾吗?

  我应该是彻头彻尾的应试教育产物,在如今这个全社会都高喊素质教育的年代,我始终感激我受到的应试教育,虽然它培养的我极为擅长考试,但他却为我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和遇事情敏锐的反应与分析能力,我也看不到自己有多少所谓书呆子的笑柄,昔日的努力转化成里今天的坚韧,只注重学习而没时间去沾染各类恶习,学会了尊重所有事物,学会了宽厚与团结身边的朋友……这也许也算是一些素质把。

  不知不觉已经说了这么多,由于是自己一时的随笔,没有列简单的提纲,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自己是理科生,文笔可能一般,文章有些顺序可能比较混乱,但愿看文章的您没有被弄糊涂!我是真心实意希望全国的学生能取得好成绩,但我不是救世主,所知所想一定会有不足,希望这能是一篇讨论式的文章,敬请各位专家不吝赐教,为了国家的未来和教育,多提自己的宝贵意见!将自己的成功经验集中起来,给学习的孩子指明方向,我们应该为后人留下点什么!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