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训练其复述知识的习惯。
存在记忆缺陷的学生往往课堂学习效果不高,原因在于他们不善于及时复述已经学习的知识。心理学研究发现,被记忆的材料在一分钟内不进行复述的话,便不会进入长时的甚至永久的记忆中去。及时复述可以使学业不良学生得到较好的课堂学习效果,改善他们的记忆缺陷。
注意:不仅是要求说出学习了哪些知识,而要求其能精细地复述内容)
在复述时对知识的重点和要点作详细解释,使其达到理解意义的记忆。
第二,对已经学习的知识进行组织和整理。
记忆缺陷往往是由于学生在接受知识的时候,没有对知识进行科学、逻辑、有意识的整理。在学习一段知识以后,对已经学习的知识进行工作。
具体做法包括:
1、根据逻辑列出知识骨架的提纲。如,三角形下面可以分为直角和非直角的,非直角的又可以分为锐角和钝角的……
2、对需要精确记忆的知识合理的加工。如记忆“room”单词,用“整洁的room”“进入room的时候,我的心情很沮丧。”等物理的、心理的因素组合起来记忆等。(当然,这只能恰当地使用)
3、做各种标记或做评语。在自己容易错误的地方或者关键的词处用易辨别的记号,并在头脑中呈现几遍。在自己体会较深或印象不深的知识的关键部分加上自己的想法或批注类的语言。如“有理!”
4、概括中心。从各学科的特点出发,可以做各种概括活动,并把概括的结果用纲要或图解的形式写下来。
5、对无逻辑联系的材料用熟悉的结构结合起来记忆。如用熟悉的教室的桌椅位置与记忆材料一一对应起来记忆。
第三,适时训练与发展意义理解记忆。
一般地说,人的机械记忆能力在11岁左右开始衰退,意义记忆开始发展。然而,记忆缺陷学生往往机械记忆时间较长,意义记忆出现的时间较晚。在11岁以后,适当训练记忆有缺陷学生的意义记忆是必要的。具体做法为:用自己的话说出学习的知识;要求换一种说法解释已经学习的知识(需意思一致或相近);用其他方法或思路解答用通常方法已经能够解答的题目并做讲解;适当减少机械背诵的材料数量和时间。
第四,训练有条理的学习与生活方式。
学习方式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记忆缺陷学生往往在生活方式方面也表现为无条理和紊乱无序。在日常生活学会整理教室、自己的房间、书包、书桌及各种学习用品,学会有条理地学习和生活。
但愿根据以上方法能够使存在记忆缺陷的学生逐渐不再为此苦恼和焦虑,真正摆脱学业不良,在学习的大道上纵情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