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国人发不出跟老外绝对一样的语音?
— —理性分析现实,会发现:华侨的孩子能发出和老外绝对一样的语音,他们是不是中国人?
原因不在于环境,而是语音动作、音色都和老外一致(老外的声音响亮、有底气,好像从口腔后面发出来的,或像唱歌一样好听,或觉得怪怪的)。
其实学过声乐、表演、台词、播音、戏曲等声音艺术的人,同样可用这种音质来说话。无需羡慕他们“天生的好嗓子”,更不必羡慕别人生活在国外,或有语言环境。
气息不足会造成:声音不响亮、不清晰,在不该停的地方停,一字一停,连不成长句,笨拙、不流利。
我就精确地教给学员我在原播音工作的经验——腹式呼吸和科学的发声(声带振动)以及调动鼻、口、喉等腔体共鸣的操作过程。音色和气息彻底改变,底气充足,清晰、响亮,才能和老外的语音一样精确。
图六 汉语和英语共鸣部位的区别
圆A为英语语音共鸣的主要部位,
圆B为汉语语音共鸣的主要部位
科学的呼吸、发声,额外让我们终生受益--嗓音美化和保健。课程结束后,常有学生兴奋地告诉我们,“老师,我那天唱歌,以前唱不上去的高音,现在能唱上去了”:
1.声音洪亮、清晰、悦耳。2.长时间说话不疲劳,防治咽炎和嘶哑。3.说话有底气,形象高大,自信。4.唱歌音域增宽,高音区更高,低音更区更低。
附:有同学说他以前学过类似的“腹式呼吸”、“五腔共鸣”等技巧?
——实际上,有些教师只借用了发声学的概念,而没教给学生具体操作过程,因为他们没受过播音、声乐等专业训练。比如,告诉学生“要口腔后面发声,五腔共鸣,腹式呼吸”等等,学生还是不得要领。原因是,没掌握声带振动和腹式呼吸的具体技巧,就追求所谓的口腔后部发声或五腔共鸣,就像无米之炊。学生当然无法复制老师的效果。另外,并不是“收小腹”就能达到教学目标,还是耐心地在授权教师的反复矫正下,重新学习呼吸、发声和共鸣的根本技巧吧!
腔体共鸣(共振)的原理是:
下图中,黄色的木桩(相当于人体充足的气息),将第一只钟(相当于声带)敲响(相当于声带振动发声)之后,第二只钟(相当于口、鼻、喉、胸、颅等腔体)跟着振动(相当于腔体共鸣)。
而如果第一只钟没被敲响(相当于没做到声带振动发声),其他的钟(相当于口、鼻、喉等腔体)怎么可能“共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