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59阅读
  • 0回复

用专题研究整理自己的知识体系 查看手机触屏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jiyifa逍遥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12-11-07
第一个步骤是积淀:万事开头难,我觉得这个开头难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畏惧心理。做个简单的比方,比如你是学电气的,刚工作的时候也是在做电气方面的工作,很可能不涉及很多专业方面的东西,但是说实话,当你刚刚开始工作时,你是无法将大学里面学到的东西和实际联系在一起的,而其实很可能这个专业性要求不是很强的工作每个人都可以去做,但是你做起来更加容易上手,为什么?因为你不陌生,至少当你听到一堆电气专业名词时不会有什么恐惧感,而这是其他非科班出身的人所不具备的优势。这个也可以认为是“专有名词无障碍”的优势,好像是在《富爸爸,穷爸爸》里面提到过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说你需要记住很多专有名词,这样将非常有助于你进入一个领域。(怎么看也不像是这本书涉及到的东西呢?不过就是这么记忆的……)所以心理上的障碍是非常重要的,而克服的方法就是对专有名词的熟悉。

对此我的做法是:阅读一定数量该方面的资料。但是这种阅读不是集中的,可能是随手拿过来一本相关的书籍随时翻看一下,或者是订阅相关的杂志,随时有些思考,记录下来。总体来说,这个时间段不是集中阅读的时间,这个步骤对待一门完全不了解的学科大概需要十几本书的阅读,还有N多网上乱翻,时间上大概需要半年的时间吧。

第二个步骤是专题阅读:这个专题阅读目前来说主要集中于相关的书籍和网上资料,当然必定包括第一个步骤中不断积累的文章,以及自己的读书笔记。一般来说在做专题阅读前由于已经阅读过一定数量的资料,对这个学科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网上的查找,一定可以找到这个学科中相对经典的著作,比如在GTD中的《尽管去做》,仔细的阅读,并且根据本书完成一张思维导图。这个导图是你目前针对这一学科的一个框架,它需要涵盖大部分本学科的思路,同时要对实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比如告诉你如何去做的步骤等),这个也可以认为是选择经典著作的标准之一。具体耗费时间上,就很难说清了,毕竟各个学科的难度不同,基础也不一样,不过我觉得经过第一步骤的积累,用一周时间来完成这本书的阅读和构架应该是足够了的,否则只能说明第一步骤做得不够好。

之后是一定数量书籍的阅读,一般对待简单的东西(比如时间管理),我会读约十几本书,这个时候的阅读就已经变得相对简单,因为对这门学科你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体会,同时完成了一个思维导图,并经过一定的思考,这一堆的书籍最主要的作用并不是框架上的变革,而是丰富。对这类书籍的阅读方式应该是尽快读完,不必理清作者的思路,查找之前思维导图中遗漏的部分,随时补充。当然这个时候很可能您会发现另外几本相当经典的书籍,其中包含的智慧和思路要比你构建框架的书籍更加精确,这就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了,把原来的框架进行更新,认真阅读这些书籍。同时,也需要思考一个问题:以我现在实践的水平来说,这样丰富框架是否有意义?如果您在实践上没能跟上,那么把这本经典的书籍暂时放进书架,等一段时间再读。

在书籍阅读完毕之后,是网上资料的查找,一般来说几十篇文章也就足够了,大多网上的东西已经涵盖在这些书籍之中,当然不排除有非常新颖的观点出现。

第三个步骤是思考。这个步骤需要借助前面两个步骤中整理出来的思维导图,我思考的手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思维导图的调整,
二是写文章(写就是思考的过程)
三是和有智慧的朋友讨论这个话题,帮助理清思路。

首先说思维导图的问题,第一个步骤您已经建立了一个框架性质的思维导图,第二个步骤会使导图出现非常之多的分枝和细节,所有东西非常零散,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些零散的东西放进原来的构架中去,也很可能会出现不属于原来框架的内容,那么毫不犹豫的添加这个分枝。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你理清思路的过程。

写文章和与朋友交谈,其实都是完善思路的过程,虽然你已经将所有东西系统的放进各个分枝之中,但是,在同一分枝下面的诸多细节之间的联系其实理解并不是非常深入,很多东西只是表面上的理解,而这个过程将有助于你的思考,帮助你理清这些东西。同时我想说的一点是,有智慧的朋友不一定对你现在研究的学科非常了解,很可能你要和她谈的东西她完全不明白是什么,但是他们拥有这样的智慧,用他们自己的思路去理解你希望表达的东西,而很多时候正因为他们不是很懂,所以不会限制他们的思维,有助于发现最基础的问题,同样也是因为他们不是很懂,所以需要你用最平实的思路来说明这个问题——这更加有助于你理清分枝下面各个点之间的联系。

第四个步骤是实践。其实这个步骤是和第三个步骤相互交叉的,当然我说的这些步骤只是一个笼统的步骤的概念,每个步骤之间都有可能有很多的交叉。实践的过程,我不想多说,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实践方法,不过我认为,不论任何学科,都要找到实践的方法!这个是必须的!而且你要相信任何学科都有实践的方法,否则,学习一门不能在行动中真正应用的学科有什么意义?

在这一步骤中,我只想说明我的一个理念,就是实践要和理论达到一种协调统一。我更加习惯于从书本中学习知识,同时更加喜欢通过思考的方式来理解问题,那么我个人可以把理论暂时性的高于实践一部分,但是不能太高,因为高出太多,很可能你的思考是脱离实际的,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如果您更加习惯于从实践中总结,那么就把实践高于理论一些,这样更加有助于进步。

在实践过程中,我会遇到更多的问题,想到更多的东西,更好的联系原来的各个“点”,自然,我也会将思维导图不断丰富。

第五个步骤是最终的系统化整理。完成第四步骤之后,您很可能发现原来的思维导图再次“过期”!这个时候,也就是在专题研究的最后阶段,要重新整理以前的文章、思考、导图,形成一个专题研究最终版,这个也算是专题研究的一个成果吧。

第六个步骤落实到行动中,不断完善。这个步骤已经不能算是专题研究的一部分了,因为专题研究是集中在一定时间内的,而这个落实到行动中去,是一个长久而“日常化”的内容,其实这个步骤才是最困难和最重要的!因为一个研究只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对你的行动产生了影响才是真正起到了应该起到的作用,我一般会将这个成果反映到GTD时间管理系统中来,因为这个系统是我日常最常参照的东西,不论如何,落实到行动中去!还有,不断的实践要有不断的总结,最好针对某些经典书籍,在实践一定时间以后再次阅读,因为这中间一定包含了很多以前没有理解的智慧
微信公众号:jiyifa_com 逍遥右脑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