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00阅读
  • 3回复

[地理]高中地理必修本记忆知识要点汇总 查看手机触屏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路逍遥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 发表于: 2019-09-20
第一单元 宇宙环境
1.1 人类认识的宇宙
1 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河外星系
2 太阳系:中心天体是太阳
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最远的是冥王星
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人类目前探索并准备移民的是火星
小行星带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
3 总星系:我们观测到的宇宙,不是全部的宇宙,其中心是观测者。
4 宇宙中的地球:地球是普通的行星,特点与其它行星比较并不特殊
地球是特殊的行星,因为目前的宇宙中只发现其有生命
5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1) 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2) 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3) 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
(4) 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前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
(5) 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1.2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
1 太阳辐射是电磁波
2 太阳能源来源是内部物质的核聚变反应
3 太阳辐射能中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
4 人类利用的太阳辐射能有:太阳能发电、热水器等,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5 太阳大气层分为三层:光球、色球、日冕
6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光球——黑子(原因是温度低于周围1500度)——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色球——耀斑——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日冕——太阳风
对地球的影响:(1)影响地球气候的变化
(2)耀斑爆发时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3)对地球磁场影响,产生“磁暴”现象
1.3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
1 开发宇宙
(1) 空间资源:卫星通讯、太空实验等(辽阔、高真空、强辐射、失重)
(2) 太阳能资源(太空利用)
(3) 矿产资源(月岩中有 )
2 保护宇宙环境:对太空垃圾的措施(推到其他轨道、带回地球)
1.4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1 地球的自转
(1)方向是:自西向东(北天极俯视逆时针,南天极俯视顺时针)(画南、北极地俯视图,赤道侧视图、其他角度的) 地轴的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北半球仰看北极星在地面上的高度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
(2)周期:恒星日——360度——真正周期——23小时56分4秒
太阳日——360度59分——人类实用周期——24小时
(4) 速度:南北极点无速度(速度为0)
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60度纬线是赤道的一半)
角速度——除极点外都相等(15度/小时,1度/4分钟)
2 地球的公转
(1) 公转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
(2) 近日点——1月初——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较快
远日点——7月初——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较慢
(3)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俯视逆时针)
(4)周期:公转360度——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3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同时同向运动
黄赤交角——黄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目前是23度26分)
地球公转的特点:黄赤交角的存在、地轴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在一定时期内是不变的。
4 太阳直射点:唯一在地球上太阳光与成90度平角的光线在地面上的交点
5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最北——北回归线——6月22日——北半球夏至日
最南——南回归线——12月22日——北半球冬至日
在赤道上——3月21日、9月23日——北半球春分日、秋分日
公转周期——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1.5 ---1.6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昼夜交替
1 昼夜的形成:地球不发光、不透明
2 太阳照亮的一半地球——昼半球,背向太阳的一半地球——夜半球
3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太阳高度是0度
从立体几何学来说——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地方时
1 较东的地方时刻较早(画经度示意图:东经度、西经度、东西经度0度经线和180度附近)
2 区时划分的国际标准:0时区、东西十二区、东八区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沿运动方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3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昼夜长短反映了日照时间的长短
正午太阳高度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不一定是90度)
4 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春分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大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北半球冬半年——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大于昼长,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5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找到直射点的位置是关键)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有两个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小值全球各地区只有一个,就是在当地的冬至日)。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小结:全球除赤道以外,同一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同一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纬度分异的规律,形成了五带。
6 四季的划分
中国传统上的四季: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
主要适用于我国的黄河流域的生活和农业生产
夏季就是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冬季就是一年中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
春秋二季就是冬夏的过渡季节
欧美国家四季的划分: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为起点
北温带实际上使用的四季划分与气候相结合:
春季:3、4、5月 夏季:6、7、8月
秋季:9、10、11月冬季:12、1、2月


7 五带的划分
界线: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名称: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
北温带、南温带——无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
北寒带、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五带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减少的规律


第二单元 大气环境
大气是地球自然环境最活跃的组成部分
2.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
1 低层大气组成:主要是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
2 各组成成分的作用
氮和氧(合占空气体积的99%),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并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而少量穿透大气射到地面上的紫外线,又起到杀菌治病作用。
水汽和固体杂质(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3 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排放的二氧化碳过多、排放氟氯烃化合物
4 大气的垂直分布
依据:温度、密度、大气运动状况
(一) 对流层:贴近地面的大气最低层。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水汽、固体杂质都集中在这一层。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人类就生活在对流层底部。
特点:(1)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原因:对流层的热源是地面
(2)对流运动显著。原因:上部冷下部热
对流层厚度:低纬度地区17----18千米
中纬度地区10---12千米
高纬度地区8----9千米
(在气压带和风带的三圈环流图上,三圈的高度不同)
(3)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对流上升,气温降低,冷却成云致雨)
(二) 平流层:自对流层顶至50----55千米高度
特点:(1)气温的垂直分布,下层随高度变化很小,在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原因:平流层的热量来源是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
臭氧层在22----27千米高度。
(2)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原因:上部热下部冷
与人类的关系:臭氧层是天色屏障,大气平稳,利于高空飞行。
(三) 高层大气:气压很低、密度很小。
大气上界:2000-----3000千米的高度,此处气压是0
80----500千米的高度,有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2.2 大气的热力状况
1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太阳光谱:人眼可见的可见光区(0。4----0。76微米)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50%,被大气削弱的最少,因此,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是很少的。
紫外线区,主要被臭氧吸收
红外线区,主要被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
(1)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这也叫选择性。
(2) 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
举例: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
(3) 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注意,还有一部分是可以到达地面的)
举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交通信号灯中红色的不易被散射,远处看得见。
2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与太阳高度角成反比:太阳高度越大,被削弱的就越少。(同时记住,太阳高度越大,太阳的辐射就越强,因此,夏季,北半球虽然离太阳较远,但是,太阳高度大,白天长,气温就高)
3 地面是大气对流层直接的热源(地面的长波被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
4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
太阳辐射(短波)、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
举例:夜晚天空有云,气温较高
5 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减小了气温的日较差。保温作用,使地表的平均气温提高到15度,形成了人类适宜生存的环境。
6 全球热量平衡:整个地球的多年平均热量收支是平衡的。
目前存在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过多,造成全球气温升高,引起一系列的生态变化,进而影响全球的经济结构。

2.3 大气的运动
1 大气运动的热量来源:太阳辐射
2 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差异
3 大气的垂直运动:气流上升或下沉,由冷热不均造成
大气的水平运动叫风,由同一平面上的气压差异造成
4 热力环流: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形成的,它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
同一平面上,地面上冷的地方是高气压,热的地方是低气压,对应的在地面的上空,在上空的同一平面上,冷的地面的上空因空气下沉到地面,上空的密度变小,形成上空的低压,热的地面的上空,因地面空气上升,形成上空的高气压(再次说明,天上与天上的同一平面比,地面与地面的同一平面比)
注意记住:同一平面上,密度大气压高,密度小,气压低
举例:城市风——热岛效应
5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气压梯度:单位距离的气压差
水平气压梯度: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梯度
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压区向流向低压区的力,这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如果大气在同一平面上的密度是均匀的,没有气压梯度,空气就不流动,也就是没有风)这个力的方向与等压线垂直并指向低压(矢量),这个力的大小与等压线疏密有关,在同一幅图中,等压线密集的地方风速就大,等压线稀疏的地方风速就小。
6 风向与受力的关系:
(1) 受一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与等压线垂直并指向低压
(2) 受两个力:加上一个地转偏向力,风力最终与等压线平行(注意南北半球的偏力不同)
(3) 受三个力:再加上地面擦力,风向等压线有一个交角(锐角)
注意:高空的大气只受到两个作用
友情提示:你会根据等压线画出风向吗?(气旋与反气旋图)

2.4 全球性大气环流
1 大气环流:具有全球性的在规律的大气运动。(三圈环流、季风环流)
2 低纬度环流:(以下所说的气压带与风带都是指近地面的名称)
(1) 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
(2) 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亚的沙漠、北美美国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
(3) 信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由北风右偏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
3 中纬度环流:
(1) 副极地低压带:由来自低纬的暖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相遇运动上升而形成。形成温带多雨带。
(2) 中纬西风带: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温哥华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侧、澳大利亚南端及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等)
4 高纬环流:
(1) 极地高压带:因为热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气下沉,形成少雨带。不过极地因为气温低,蒸发更少,所以极地属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为湿润地区。
(2) 极地东风带:由极地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在极地,地转偏向力较大),北半球右偏成东北风,南半球左偏成东南风,为了区别于信风带,极地的风带就叫极地东风带。
小结:全球近地面有7 个气压带,6 个风带。(学会画图)
5 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1) 移动的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动
(2) 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注意:课本上的示意图,看太阳的位置,判断是二分二至日并能知道气压带和风带向南、北的哪个方向移动了。这会与地中海气候联系起来考。
6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1)从全球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上可以看出,除南极洲附近以外(特别是南纬30以南的地区,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原因是南半球海洋占绝对优势,纬向的气压带比北半球明显),近地面的气压带都被切成一块一块的,是块状而非带状。
(2)以亚洲----太平洋地区为例
夏季亚欧大陆上的印度低压(亚洲低压)切断了随太阳直射点北移而来的副热带高压带,使副高的残余部分退到海洋上,在太平洋上的叫北太平洋高压(夏威夷高压)
冬季亚欧大陆上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亚洲高压)切断了随太阳直射点南移而来的副极地低压带,使副极地低压带的残余部分退到海洋上,在太平洋上的叫阿留申低压
7 大气活动中心,冬、夏季海陆上的这些高、低气压中心,势力强、范围广,称为大气活动中心。它们随季节而南北移动,对世界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
8 季风环流
(1) 定义: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
(2) 季风环流也是大气环流的一部分,亚洲东部是世界上季风环流最典型的地区,其他地区也有季风(美国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
(3) 形成季风的原因:一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二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举例:海陆势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东亚的冬、夏季风和南亚的冬季风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季风:南亚的夏季风(西南季风),其是由于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作用右偏形成西南风。
(4) 为什么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最典型的地区:东亚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差异比世界其他地区都显著。
(5) 东亚季风:(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
冬季风:来自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偏北风,低温干燥,风力强劲
夏季风:来自北太平洋的夏威夷高压西北部的偏南风,高温、湿润多雨
(6) 南亚季风:(热带季风)
冬季风: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东北风(北印度海水逆时针流动)
夏季风:来自南半球的西南风(北印度洋海水顺时针流动)
9 副热带高压与我国的降水和旱涝——雨带的移动
春末(5月),雨带在华南(珠江流域)
夏初(6---7月),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直至日本南部,形成长达一个月左右的梅雨
7----8月,雨带移到东北和华北地区。
9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结束,南方进入第二个雨季。
小结: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副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风强),造成北涝南旱
副高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风弱),造成北旱南涝

2.5 常见的天气系统
1 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冷锋、暖锋)、气旋和反气旋、锋面气旋
2 锋面系统:(冷、暖气团是指的相对温度)
冷锋和暖锋共同点:冷气团在锋面下方,暖气团在锋面上方
下雨的都在冷气团一侧(冷锋叫锋后,暖锋叫锋前)
(1) 冷锋与天气: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的锋面(特殊的叫寒潮)
天气变化:过境时常出现阴天、刮风、下雨、降温等(出现较大的风,带来雨、雪天气等);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转睛。
(2) 暖锋与天气: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的锋面
天气变化:过境时,多产生连续性的降水;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3 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是冷锋。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都是冷锋天气
4 低压(也叫气旋)和高压(也叫反气旋)
(1) 气旋:中心气流上升,易形成阴雨天气
水平气流在北半球逆时针辐合(右手四指紧握表示水平气流辐合,大姆指向上表示垂直气流上升),水平气流在南半球顺时针(左手)
(2)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天气晴朗。(如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秋高气爽的天气)
水平气流在北半球顺时针辐散(右手四指微握张开表示水平气流辐散,大姆指向下表示中心气流下沉)水平气流在南半球逆时针辐散(左手)
5 锋面气旋:气旋是低压,低压系统在实际大气中常会出现沿中心向一定方向延伸出的低压槽(就象我们用的塑料圆脸盆现被挤扁了),在低压槽上形成了锋面系统。锋面与气旋是一个整体(高压系统是没有的)
注意:在南北半球的低压系统中,学会根据气旋中空气辐合运动的方向,判断相对来说冷气团主动的是冷锋,暖气团主动的是暖锋。

2.6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1 气候要素:气温、降水(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要用这两个要素的平均值或统计量)
2 气候形成因子(形成不同气候类型的原因)
(1) 太阳辐射——最基本的原因,形成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差异
(2) 下垫面——大气直接的热源和水源(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差异、平原和山地气候的差异)
举例:海洋性气候的年较差较小,山地气候比附近的平原地区年较差较小
(3)大气环流——双重性质,一方面调整全球热量和水分的分布,另一方面大气环流本身也是一种气候现象。
举例:亚热带有两种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纬度位置相当,但是大气环流不同,气候特征不同。
(4)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越来越大(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向大气中排放热量、改变地表的物理特性和生物学特性)
小结:气候的基本特征是上述气候因子长期相互作用形成的
2 气候类型(记住气温和降水特征:各月均温变化、年变化,各月降水的变化和年变化)
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各月均温在20度以上,降水不同,气候类型差异较大
(1)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压影响,终年高温多雨)
(2) 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或来自陆地的信风影响,终年高温少雨)
(3) 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地区,冬季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影响盛行东北风,为干季,夏季刮西南季风,为雨季6----9月)
(4) 热带草原气候(该气候类型的位置在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之间,受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影响,赤道低压移来时,是湿季,多雨,信风移来时为旱季,少雨,农业活动在雨季播种,旱季收割)
亚热带气候类型:冬季最冷月均温在0度以上,夏季最热月均温在20度以上,全球只有两种气候类型:
(1) 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外,其他各洲都有分布,在南北纬30o——40o大陆的西岸,位置在西风带和副高之间,冬季西风移来时,西风从海洋来,温和多雨,夏季副高移来时,副高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
(2) 亚热带季风气候(亚洲以外的地方,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没有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大,叫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季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影响,盛行偏北风,低温少雨,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温带气候类型:除海洋性气候外,冬季最冷月均温以0℃以下,夏季最热月均温在20℃以上。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1)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o----60o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高纬一侧),终年受西风控制,终年温和多雨
(2) 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热带季风的高纬一侧,受冬季风影响,寒冷干燥,受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其冬季比亚热带气候要低)
(3)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受大陆性气团控制,日较差大、年较差大,降水稀少,降水主要在夏季。
极地气候:全年均温在0℃以下。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由于蒸发更少,是湿润地区
3 气候的变化:二十多亿年以来,地球气候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不一,19世纪末以来,世界气温出现明显的波动上升现象

2.7 气候资源
1 气候资源的特点:可再生的资源,利用太阳辐射、热量、降水、风
不同于其他资源的特点:普遍存在性、数值特征、变化中的资源,有较大的变率。
2 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
(1) 气候资源与农业: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人们广泛采用间作、套种方式、塑料大棚、温室等农业措施,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等,都是合理而充分地利用气候资源,挖掘农业气候资源潜力,建成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2) 气候资源与建筑:
为了保证居住区街道两侧所有建筑物都有较好的日照条件,街道与子午线(经线)成30o---60o夹角;
风与城市规划,在常年盛行一种主导风向的地区,居住区在盛行风的上风方向,有大气污染的大局在盛行风的下风方向;在季风区,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布局在与季风风向垂直的效外;风向变化大的地区,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布局成最小风频的上风方向(这种风刮的次数最少)
(3) 气候资源与交通:
公路、铁路的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及其激发的泥石流、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等都考虑到当地的暴雨强度。
航空机场的选址,宜选择低云、雾和暴雨出现频率较少、风速较小的地方。潮湿低洼处易出现雾,城市、工业区易出现烟幕,因此机场宜设在距离城市较远、地势较高的地方。
(4)气候资源与交通:吉林市松花江沿岸的雾凇,哈尔滨冬季的冰雕艺术

2.8 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1 主要气象灾害: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等
2 台风:(1)中国受台风影响的时期,夏秋季节,地区在东部沿海地区
(2)台风和飓风都是热带气旋中最强的一级,因所在的海域不同名称各异,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或以上的称为台风,印度洋和大西洋上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或以上的称为飓风。
(3)台风的源地: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以上的广阔洋面上,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中心气压很低),在北半球逆时针辐合的大旋涡,在南半球是顺时针辐合的在旋涡。
(4) 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我国是世界上受台风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
(5) 台风灾害:主要是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
(6) 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主要手段是气象卫星
3 暴雨洪涝
(1) 在我国,暴雨和特大暴雨主要发生在南方和东部地区
(2) 形成暴雨的主要条件: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强烈的上升运动,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较长
(3) 亚洲是每年全球洪水发生最多的地区
(4) 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监测,对防御洪水有巨大作用
(5) 防洪措施: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等,非工程措施——洪泛区土地管理、建洪水预报警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
4 干旱: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等。
(1) 干旱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影响最为广泛的气象灾害
(2) 防御干旱的措施: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选择耐旱作物、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发展节水农业
5 寒潮:由强冷空气迅速侵入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冷锋天气)
(1) 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
(2) 在我国的秋季和春季的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冬季的作物一般耐冻)
(3) 目前,对寒潮仍无有效的防御方法,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可减少损失。

2.9 大气环境保护
1 全球性的大气环境问题: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
2 全球变暖
(1) 原因:一方面,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另一方面,毁林,特别是热带雨林的破坏,使森林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
(2) 影响:引起海平面上升(海水膨胀和极冰融化造成的),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举例:中纬度温带地区会因变暖后蒸发强烈而变得干旱,现代农业发达地区将会退化成草原(负面的),高纬度地区因变暖而降水增加,变得适宜温带作物生长。
(3)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是加强国际合作。
3 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
(1) 南极地区最为严重,出现了“南极臭氧洞”(当地春季9—11月)
(2) 氟氯烃
(3) 危害:一方面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另一方面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4)措施:国际合作
4 酸雨危害与防治 (ph值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
(1) 我国酸雨因为是以煤为主要能源,以硫酸型酸雨
(2) 我国酸雨的分布:东南部,全国的40%,南方还出现ph小于4.5的重酸雨区
(3) 影响: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仍至大量死亡,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并危及人体健康。
(4) 措施:最根本的途径是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为此要研究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我国政府已经采取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
微信公众号:jiyifa_com 逍遥右脑
 
1、我不是什么高手,我仅仅比你早学了几年而已
2、我没啥原创体系,我只是擅长整理前人的成果
3、我喜欢化繁为简,右脑速读记忆原本就很简单
4、我不接消息私聊,有问题请右脑论坛发帖求助
5、点击查看→★路逍遥-学习记忆的历程及心得
离线路逍遥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9-09-20

第三单元 海洋环境
3.1 海水温度和盐度
1 海洋水水量占全球总水量的96.53%
2 海洋不仅是地球的库,还是大气中水汽和陆地水的主要来源。
3 地球表面是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而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因此可以说,海洋是大气的主要热源(也是水源)
4 海岸:是陆地和海洋间的过渡地带。从滨海平原到大陆架之间的广阔区域,是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区。
5 海水运动是塑造海岸地形的重要因素。
6 目前,全球5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距离海岸60千米的范围内。
7 海水温度
(1) 海水热量收入:主要是太阳辐射的热量
(2) 海水热量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
(3) 一年中,世界海洋热量的收支基本上是平衡的:
从北半球图上看,赤道至30oN之间是收入大于支出,30oN附近收支平衡,从30oN至极地是支出大于收入。
同一海区:夏季收入大于支出,冬季支出大于收入
(4)全球海洋表层水温的分布规律:由低纬(赤道)附近向两极递减
注意:此规律在图上的曲线只有一个高峰,据此可判断南、北半球
同一海区夏季高于冬季
同纬度地区(一定要注意些前题)暖流水温高,寒流水温低
(5)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规律:从海洋表面至1000米深,水温迅速下降,1000米以下的深层海水,经常保持低温状态。
注意:据不同地点的水温垂直分布图,从表面温度可以判断各点间的纬度高低。
8 海水的盐度:
(1)氯化纳(咸)、氯化镁(苦)
(2)世界大洋平均盐度3.5%;最高海区在:红海,原因位于副热带,是热带沙漠气候,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且陆地上几乎无径流注入;最低海区在:波罗的海,原因是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且陆地上有大量径注入,稀释作用明显。
(3)影响盐度高低的因素:
在外海或大洋:主要是降水和蒸发
在近岸地区:主要是河川径流(亚马孙河口盐度很低,中国长江口夏季盐度低于冬季)
在同纬度地区:暖流流经地区盐度高,寒流流经地区盐度低。
(4)盐度分布规律:主要受蒸发量与降水量之差的影响
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两侧逐渐递减
注意:盐度的两个高峰值在副热带,据此也可判断海区是在哪个半球
3.2 海水运动
1 海水运动形式:主要有波浪、潮汐、洋流三种
2 波浪:风浪——风速越大,波浪规模越大,能量越大。
海啸——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巨浪,它能毁坏沿海建筑,夷平村镇,破坏力极大(一定要记住)
(今年印度洋海啸海底地震的震中在印度尼西亚苏门达腊岛西北,陆地上离其最近的地方叫“班达亚齐”,此地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主要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南亚的印度半岛和斯里兰卡、泰国等地是热带季风气候,马尔代夫是著名的由珊瑚岛组成的群岛国家,这些国家热带风光旅游业十分发达,是较高纬度的如北欧、北美国家在严寒的圣诞假期中理想的休闲胜地。(同学们把初中地理书中的东南亚和南亚的知识期末时要复习一下)。
潮汐——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注意:月球的引力影响大于太阳
一天中通常观测到海水的两次涨落(白天涨落叫潮、夜晚的涨落叫汐)
钱塘大潮:杭州湾为三角形河口,夏秋季节夏季风加剧了潮势(阴历八月十八)
3 洋流(海流):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暖流和寒流指相对温度的高低)
(1) 世界最强大的暖流:墨西哥湾暖流
(2) 洋流的形成:主要动力——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风海流)
(3) 洋流的分类:按形成原因
风海流:盛行风吹拂形成。是最主要的洋流形式
举例:信风带里的北、南赤道暖流
西风带里的西风漂流,在北半球被陆地分开分别叫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太平洋暖流,在南半球则环绕南极洲一圈,连接三大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南半球西风漂流是寒流。还有最经常考到的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冬季东北风吹逆时针流动,夏季西南风吹顺时针流动。
密度流:因各海域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导致密度不同,引起海水流动。
举例:地中海与大西洋之间经直布罗陀海峡形成著名的密度流
表层海水:大西洋(密度小)流入地中海(密度大,原因是蒸发旺盛,周围又无大河流入)
底层海水:地中海流入大西洋
注意:在世界盐度最高的红海与印度洋之间的曼德海峡也有密度流。
补偿流:由于风力和密度差异所形成的洋流,使海水流出的海区海水减少,相邻海区的海水便会流来补充形成的。
举例:水平补偿流——太平洋里有加利福尼亚寒流,日本暖流,阿拉斯加暖流、千岛寒流、秘鲁寒流(记住它是水平补偿流)、东澳大利亚暖流,大西洋里有墨西哥湾暖流,加那利寒流,巴西暖流,本格拉寒流,南印度洋里有厄加勒斯暖流,西澳大利亚寒流。
上升补偿流:秘鲁渔场(秘鲁国家西侧太平洋上)的形成就是上升补偿流使冷海水上泛,将深处的磷酸盐、硅酸盐带到表层,给浮游生物提供了丰富的养料,浮游生物又是鱼类的饵料。
注意:整个南半球的秘鲁寒流是水平补偿流。在渔场附近是上升补偿流。
(4)表层洋流的分布
中低纬度——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有四条洋流)北半球顺时针流动(与半球反气旋方向一致),南半球逆时针方向流动(与南半球反时针方向一致)。
中高纬度(主要指北半球)——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有三条洋流,其中的西风洋流与中低纬是一样的)。
南半球西风带里的西风漂流,世界最强大的寒流。
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
注意:比较盐度要要用到同纬度是暖流还是寒流,沿岸的气候也要考虑是暖流还是寒流,船舶航行也要考虑洋流,渔场分布也要用到洋流。
加利福尼亚寒流的水温比阿拉斯加暖流的水温要高(不同纬度),同纬度暖流水温高于寒流。
(4)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总体上来说,全球大洋环流,对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的热量分布,有着重要的意义。
暖流: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要高叫暖流。
注意:北、南赤道暖流是东西方向流动,因为在海洋表面水温最高的赤道附近流动,规定其叫是暖流
寒流:由高纬流向低纬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水温要低叫寒流。
注意:南半球的西风漂流也是东西方向流动的,但其国围绕南极洲流动,水温相对于北半球同纬度海区来说较低,规定其叫寒流
注意:据此可判断南北半球,海洋上的等温线因洋流而向流动的方向弯曲。
① 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暖流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举例: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
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
举例:澳大利亚西海岸的维多利亚沙漠、秘鲁太平洋沿岸的阿塔卡马沙漠的形成都与沿岸的西澳大利亚沙漠和秘鲁寒流有关
② 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渔场的分布
寒暖流交汇处,给鱼类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饵料。
举例:太平洋西北部的日本附近的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的交汇处。 大西洋西北部的纽芬兰渔场——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的交汇处。 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高纬南下的冷海水交汇形成。
上升补偿流使深层海水上泛,带来深海的硅酸盐类,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浮游生物又是鱼类的饵料。著名的是秘鲁渔场。
③ 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有利的一面——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
不利的一面——使污染物的范围扩大
④ 对海洋运输事业的影响:顺流——船速加水速,航行速度快
逆流——船速减水速,航行速度慢
举例:郑和下西洋——出发时为受偏北风影响的深秋,在东海时为顺风逆日本暖流,但是到北印度洋时,为顺风(东北风)顺流(海水逆时针),回来时,受西南季风影响,顺风、顺流。
4 神奇的厄尔尼诺
(1) 秘鲁寒流通常沿秘鲁海岸向西北流动(融入南赤道暖流)。寒冷的表层海水不有丰富的浮游生物,是鱼类的良好饵料。
(2) 出现厄尔尼诺时:温暖的海水从赤道向南流动,迫使秘鲁寒流向西流动,出现的时间在圣诞节前后(注意日期,会是试题的切入点),这一暖洋流叫厄尔尼诺。
(3) 危害:温暖的海水“杀死”了浮游生物,使渔业严重受损
使秘鲁沿岸降水增多,导致洪水泛滥。
可能引起澳大利亚、印度、非洲等地出现严重的旱灾。

3.3-3.4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 海洋资源类型(目前利用的):海洋化学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能源四类
2 海水还以直接作为工业冷却用水源,还是取之不竭的淡化水源。
举例:核电站的冷却用水一般是海水(需水量很大),其排入到海中造成废热污染。
3 海洋化学资源:达工业规模的有盐、镁、溴、淡水
4 海洋生物资源:现在,人类的海洋捕捞活动已从近海扩展到世界各个海域。渔具、渔船、探鱼技术的改进,大提高了人类的海洋捕捞能力。
鱼、虾、贝、藻等是主要的海洋生物资源——食用、药用、养殖、增殖进行可持续利用。
5 海洋矿产资源:
(1) 大陆架浅海海底:石油、天然气、煤、硫、磷
(2) 近岸带的滨海砂矿中: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3) 在多数海盆中:深海锰结核(未来可利用潜力最大的金属矿产资源)
6 海洋能源:
特点:可再生能源,没有污染,但是能量密度很小,开发利用要用特殊的转换装置。
现在: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但是工程投资较大,效益也不高。
7 海洋渔业生产
(1) 海洋渔业资源的集中分布:沿海大陆架海域,也就是从海岸延伸到水下200米深的大陆部分。原因: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因而浮游生物繁盛,而浮游生物又是鱼类的饵料。
(2) 渔业资源丰富的地区和国家都集中在在温带地区。这里形成渔场的原因:营养盐类丰富,这些营养盐类来自于冬季与夏季表层与底层海水交换时,上泛的底部海水带来的,或者是暖流与寒流交汇处或有冷海水上泛的地方从深海带来的,形成鱼类丰富的饵料。
(3) 大陆架面积占海洋总面积的7。5%,渔获量占世界海洋总量的90%以上。
(4) 温带地区海洋渔获量较多的国家:中国(近海)、日本(远洋)。
8 海洋油、气开发
(1)经历了从近海到远海、从浅海到深海。形成崭新的近海石油工业部门
(2)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通常利用地震波方法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
(3)海上钻井平台是实施海底油气勘探和开采的工作基地,它标志着海底油气开发技术的水平。
(4)海上油、气运输:船舶或海底输油管道。
(5)评价:海底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采是一项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的工程,国际合作和工程招标是可行的方式之一。
举例:西欧北海油田的开发,北海分属于英国、挪威、丹麦、荷兰、德国、比利时和法国。英国约占海域面积的一半,北海石油的开发使英国走了上繁荣与振兴之路。
9 海洋空间利用:海上、海中、海底三部分。
(1) 海洋环境不同于陆地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抗御多变的海洋气象状况和海水的运动;深海要能适应黑暗、高压、低温、缺氧的环境;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性大。
(2) 传统的海洋空间利用方式——交通运输
现在扩展到:生产、通信、电力输送、储藏、文化娱乐等诸多领域。(举例)
10 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
(1)现在,人类已经能够将船舶驶入世界任何海域
(2)20世纪60年代的海洋货物运输革命:集装箱船的兴起
(3)港口:海洋运输船舶停泊、中转和将装卸的场所,也是人们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主要场所。
港口的服务区域即腹地,该区域的商品和货物(客运)通过这个港口向外扩散,该区域所需要的货物(客运)也可以通过这个港口运入。
港口特殊政策:自由贸易区、自由港
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荷兰的鹿特丹港:位于莱茵河河口,通过开凿连通北海的运河,改善水运条件,利用中转散装货物的机能,发展了农、矿产品加工和造船工业,中继贸易也带动了腹地近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二战后,成为欧洲联盟的大门,腹地覆盖了欧盟的半数国家。
11 围海造陆——缓解人多地少矛盾的重要途径
(1) 原因:沿海地区人地矛盾激化
(2) 荷兰:从13世纪就开始围海造陆,位于西风带,用风力车水,目前有1/5的国土是从海中围起来的。
(3) 围海造陆要经过充分的论证,特别是做好以水利工程为中心的配套建设。(否则海水倒灌、土壤含盐量高不利于使用等)
12 人工岛:主要在沿海发达国家,日本、美国、法国、荷兰。
海上城市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日本神户人工岛是世界上第一座海上城市。
13 填海造陆——澳门,100多年,土地面积扩大了1倍。
澳门沿岸有许多淤积成的浅滩,有的在落潮时能露出水面,澳门人将它们视为良好的后备土地资源。
3.5 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权益
1 海洋环境保护
(1) 海洋污染问题:污染物质进入海洋,超过海洋的自净能力
污染物来源:绝大部是陆地上的生产过程,工业生产活动是主要来源。
举例:大型港口和工业城市附近污染最严重。日本九州岛的水俣湾发生的汞污染事件(水俣病):工业刻主废水——海洋——鱼和贝类体内富集——人类食用中毒。
核电站和工厂排出的冷却水,水温较高,影响海洋生物
施入农田的杀虫剂,最终进入海洋
偶发性的海上石油平台和油轮事故,导致石油渗漏,造成海洋污染。
(2) 海洋生态破坏:各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原因:工程建设(围垦)和渔业生产(滥捕),使原有的海洋生态破坏,还有自然环境的变化,如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等。
目前,人类海洋开发活动还缺乏综合、长远的规划,综合效益比较差。
2 石油污染和监测防治
(1) 石油污染的主要来源:沿海工业生产和海运航线上的船舶。
(2) 石油污染集中于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
(3) 人类关注的中心事件:由意外事故造成的石油泄漏,因为污染迹象明显,污染物集中,危害严重,这也是目前治理污染的重点。
消污办法:
分散——化学洗涤剂,不宜在近岸或渔场附近
沉降——粉状石灰,危害海底生物
吸收——用麦杆、泥炭、聚苯乙烯等,只能在静水环境中进行
围栏——小面积,静水环境
放任——大洋中(离海岸较远,一般是公海上)
燃烧——油层厚达2毫米时。
3 海洋权益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94年11月6日正式生效
(1)沿海国家除拥有12海里领海权外,其管辖范围面积可外延至200海里(包括12海里在内),作为专属经济区,享有勘探、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及底土自然资源的主权。
(2)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为300万平方千米,约相当于我国陆地面积的1/3,因此,加强海洋综合管理显得日益重要。
最近最热点的就是和日本在开发东海、气资源上的矛盾,我国在自己的专属经济区内开发,日本提高异议。
(3)在划界重叠的区域,存在主权争议,还有岛屿主权争议和渔业资源分配等,要求有关国家本着友好协商的精神,予以公平合理的解决。

第四单元 陆地环境 (第一环境)
陆地环境:是指陆地表面形成的自然地理环境,它是由地壳(岩石、地貌)、大气(气候)、水生物和土壤等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一个在机整体。
4.1 陆地环境的组成——岩石
1 岩石圈——全部由岩石组成的圈层,它包括地壳和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2 岩石的重要性:一是构成地貌、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也是地球上生命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二是对于人类来说,它可提供各种矿产资源
3 组成岩石的矿物
(1) 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
(2) 地壳中前三位的化学元素:氧(约一半不到)、硅(1/4多一点)铝
(3)矿物的定义: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大气中的就不是矿物),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而成的天然化合物单质。
举例:化合物——食盐、石英、铁矿石
单质——金刚石和石墨(碳的同素异形体)
矿物是地壳物质最基本的组成单元。常见的造岩矿物有要记住的有四种:石英、长石、云母(例如这三种组成著名的岩浆岩中的侵入岩花岗岩)、方解石(其是形成大理岩的矿物)
(4)矿产:在用矿物(相对于生产力水平来说的)在地壳中或地表富集起来,并且能够被人们开采利用(有的不好利用,有的是现有技术利用没有经济效益)的就是矿产。
4 岩石:是矿物按照一定的规律聚集在一起形成的。
按形成原因分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1) 岩浆岩:地下岩浆没着地壳薄弱地带侵入地壳上部(花岗岩)或喷出地表(玄武岩)冷却凝固而成。
(2) 沉积岩:由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
按照颗粒大小分为:砾岩、砂岩、页岩
石灰岩——珊瑚遗体堆积而成的。(其可反映沉积时为温暖的海洋环境)
只有沉积岩由于是一层一层沉积下来生成的,因而沉积岩形成了不同的岩层。在岩层中能够找到已经变成岩石的化石(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
注意:只有沉积岩中才能有化石
沉积岩是地球历史的记录,岩层是“书页”,化石是“文字”。
注意:地层在一个方缺失和变化可以推知该处的地壳运动,上升下降,褶皱还是断层等。
(3)变质岩:在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高压条件下,使得原来的岩石成分、性质发生改变,由此形成的岩石。
举例:石灰岩变质形成大理岩
页岩变质形成板岩
5 矿石:含有矿产的矿石。有岩石本身就是矿产(如:石灰岩、煤、花岗石、大理岩)
矿石的优劣常用品位来表示(矿石中有用成分的单位含量)
6 岩石相互转化与地壳物质循环
(1)岩石也进行新陈代谢,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
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内力作用)——岩浆岩;岩浆岩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形成的岩石——变质作用——变质岩,各类岩石——高温熔化——岩浆。
注意:地示意图上,一般是岩浆岩和沉积岩先是形成变质岩,变质岩被熔化形成岩浆。
(2)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同时进行物质和能量转化)
4.2 陆地环境的组成——地貌
1 地表形态的变化和地质作用
(1)地质作用: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变化的作用。
按能量来源分类: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风、流水、生物)
(3) 地质作用:有些进行得很迅速,很激烈,如:地震、火山喷发、山崩、泥石流等。
有些进行得十分缓慢。如:喜马拉雅山和“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在几千万年前还是海洋。
2 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
(1)地壳运动按性质和方向分为:
水平运动——引起地壳的水平位移,使地表岩层在有些地方发生弯曲隆起,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有些地方则断裂张开,形成裂谷或海洋(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垂直运动又称升降运动,表现为地壳的抬升或下沉,从而引起地表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如台湾海峡的陆地与海洋的变化)
注意:在自然界,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其实是相伴发生的。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主要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3 板块构造学说——目前比较盛行的全球构造理论(20世纪60年代后形成)
主要内容:(1)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断裂构造带(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叫做板块,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每一大板块又可分为若干小板块。(2)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
认识: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
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处
记住: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我们亚洲只与南极洲板块不相邻)
对地貌的解释:(1)在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山脉。
两种碰撞类型:
当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大洋板块因位置较低,俯到大陆板块之下,这里往往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成岛弧和海岸山脉。(如: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形成太平洋西部的岛弧和陆地上的海岩山脉,台湾山脉、武夷山、太行山、长白山、落基山、旧金山所在的海岸山脉)
当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碰撞时,则形成巨大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就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碰撞产生的)

4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1) 地质构造:岩层倾斜弯曲,或者断裂错开,称为地质构造。
(2) 构造地貌: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
(3)褶皱——岩层受力弯曲变形
世界上的许多高大山脉都是褶皱,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安第斯山等。
褶皱有两种形态:背斜和向斜
背斜——岩层向上弯曲,地形上形成山岭,这是内力作用造成的;但是,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这是外力作用造成的。
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地形上形成山岭,这是内力作用造成的;但是,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这是外力作用造成的。
(4)断层——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石所能承受的程度,岩体破裂,并且沿破裂面两侧岩块有明显的错动、位移。
断层地貌:裂谷或陡崖
举例:东非大裂谷、华山、庐山、泰山
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5 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
(1)找矿、找水、工程建设等有很大的帮助
背斜——含石油、天色气
向斜——储存地下水(自流水盆地)
断层带:隧道工程要采取工程措施加固;水库大坝应避开断层,以免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
6 外力作用与地貌
(1)外力作用的表现: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风化作用——热胀冷缩叫物理风化,矿物化学成分变化叫化学风化
自然界中的花岗岩比较坚硬,柱状节理发育,球状风化最典型
侵蚀作用——流水、风、冰川、生物、海浪等动态破坏
流水侵蚀形成的地貌——黄土高原千沟万壑、云贵高原崎岖不平
瀑布、峡谷(“V”型谷)
注意: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原因:黄土质地疏松,地表植被多遭破坏,流水侵蚀严重。
风力侵蚀形成的地貌——风蚀沟谷、风蚀洼地,戈壁和裸岩荒漠
我国西部“魔鬼城”
冰川侵蚀形成的地貌——角峰、“U”型谷
搬运作用:流水、冰川、风力、海浪等
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 流水沉积地貌——山区河流出山口,山麓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地区,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风力沉积地貌——在沙漠地区形成沙丘、沙垄
黄土高原
注意:流动沙丘的判断——迎风坡是缓坡,危害是埋没村舍、道路、牧场,带来流沙危害。治理流沙的措施:植树造林,固定沙丘。
小结:
内力作用——使地表隆起或拗陷,形成高山或盆地,使地表崎岖不平
外力作用——把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使地表趋向于平坦。
整个地球表面是崎岖不平的,以内力作用为主,但是有些地区显示外力作用为主,例如:华北平原。
4.3 陆地环境的组成——陆地水
1 陆地水占全球水量的3。5%
2 通常所说的水资源:陆地上各种可以被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
3 陆地水体的类型:
(1)按空间分布分为:地表水、地下水
地表水:主要包括——江河水、湖沼水、(固体)冰川
(2)陆地水的基本来源——大气降水
(沙漠地区少量的地下水是由空气中水汽进入地下凝结而成的)
(3)静态储水量——冰川、地下水
注意:冰川是地球上淡水的主体(约占全球淡水的2/3),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和高山地区。目前利用的还不多。
地下水中绝大部分是深层地下水,开采利用的很少。
(4)动态地下水:河流水
(5)根据水体更新循环的周期分
静态水资源——冰川、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
动态水资源——大气降水形成的地表水、浅层地下水
(6)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约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
4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1) 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大气降水是最主要的补给。
(2) 以降水补给(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如我国季风气候区的河流,河流的流量变化与降水量的变化相一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书本上的福建闽江径流量与降雨量关系示意图)
(3) 以冰川补给为主的河流,如我国的西北地区,河流径流量的变化与气温变化关系密切。(书本上的塔里木河流量与气温关系示意图)
注意:我国东北的松花江等河流,春季有积雪融水补给,形成春汛(3、4月份),夏季有大气降水(雨水)补给,形成夏汛(7、8月份),一年中有两个汛期。
(4) 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补给:谁的水位高就补给低水位的。(书上图)
注意:我国黄河下游,由于是“地上河”,湖床比地面高,因此,只能是河水补给地下水。(单一方向)
(5)湖泊对河流径流还起着调蓄作用。(修水库可人工调节)
如:长江中下游的许多湖泊。洪水期,延缓、削减洪峰,枯水期,补充河流径流。
5 陆地水的更新——水循环
(1)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
(2)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最重的循,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
(3) 陆地循环(水量很少)
(4) 海洋循环(水量约占90%)
(5)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限的。
如果人类取用水量超过水循环更新的数量,或者使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造成水资源的枯竭。
4.4 陆地环境的组成——生物
1 生物不能脱离地理环境,必须依赖并适应环境,维持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起着特殊的、非常重要的作用
生物也是重要的外力作用
2 生物的分布与环境
(1)气候——影响植物分布最重要的因素
光照——绿色植物生活的必要条件
马尾松——喜光植物,长在向阳地方,或林中的上层。
冷杉——喜阴植物,背阳,荫蔽的地方,或在密林底层
热量——赤道到两极的植被变化(常绿阔叶林到针叶林到苔原)
水分——沿海到内陆的植被变化(森林到草原到荒漠)
山地垂直地带性——山麓到山顶热量、水分不同
(2)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植物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
干旱环境——骆驼刺,叶子变成细小的刺,根系发达
水湿环境——莲,柔嫩、硕大的叶子,但根系不发达。(芦苇)
旗形树冠——背风面树枝不断生长,迎风面树枝受损。
二氧化硫污染指示植物——矮牵牛
酸性土壤——铁芒萁
华北平原谚语——“枣发芽,种棉花”
(3)动物的分布也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4)生物的分布除了受自然因素影响外,还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而且人类活动的影响往往是很大的。
3 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1)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2)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迁移运动,能量不断地流动、转化,从而把地理环境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3)地球大气早期主要成分:二氧化碳、甲烷、氢、氨、水汽
氧——主要来自于光合作用
氮——也有一部分来自于生物的作用
陆地水的化学成分——生命活动所制约
沉积岩多是在生物的参与下形成的,并且有一部分是由生物残骸堆积形成的,如煤、石油等。
(4) 绿色植物在改造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起着巨大作用:
举例:净化大气——光合作用放出氧气、吸收二氧化碳
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从而改善生态条件、保护农田、牧场,保障农牧业高产稳产
城市绿地——吸烟除尘(滞尘)、过滤空气、降低噪声、美化环境
注意:如果人为地破坏植被,就会引起生态失调,环境恶化。
课本上绿地对城市空气的净化图:城市的势力对流,使经绿地净化的新鲜空气流向建筑区并且使建筑区的气温降低,湿度增大,从而改善了局部小气候。
4.5 陆地环境的组成——土壤
1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
2 土壤是地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非常活跃的场所,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
3 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是土壤的本质属性。
4 土壤的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
(1) 矿物质:成土母质风化而成的,是土体的“骨骼”,矿物养分(钾、磷、钙、镁)的来源
(2) 有机质:集中在表层,是土壤肥力(氮)的重要标志,
(3)水分(水溶液)和空气贮存在土壤孔隙中,具有很大的流动性。
水分过多,空气受排挤,土温下降,土壤缺氧,影响植物生长
空气过多,水分过少,养分和水分供应不足,植物枯萎
理想的土壤:矿物质45%、要机质5%、空气和水分20~30%
5 土壤的形成
(1)生物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2)一个发育成熟的土壤剖面,和般有以下几个土层
枯枝落叶层,又叫覆盖层(只有森林土壤有这一层)
腐殖质层,也称有机质层,呈棕黑色
淋滤层,矿物质淋溶、淋失,色泽较淡
淀积层(比较紧实、黏重、不透水,矿物质养分比较丰富)
母质层(不具备土壤结构)
(3)人类活动:生土变熟土,熟土变肥土
举例:我国高产稳产的耕作土壤(农业土壤)
北方的黑垆土,南方的水稻土
4.6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
1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举例:我国西北内陆——由于距海远,海洋潮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河流不发育,多为内流河——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羞,有机质含量少。
2 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
(1)地域差异在陆地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可以说,陆地上不可能存在任何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2)自然带的形成:
陆地上的不同地区,由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具有不同的热量和水分组合,产和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产生了不同的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从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注意:自然带指陆地上的
(3)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
例如: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带其两机时随纬度升高,是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
(4)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产生的有规律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水分为基础的。
例如:中纬度地区(特别是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出现: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5)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
举例:赤道附近的高山,从山麓到山顶看到的自然带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水平自然带。
注意:各山地自然带最低处的自然带就是其水平面上的自然带,也就是说,如果山地最低处的自然带是热带雨林,则这座山一般在赤道附近(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除外。如果山麓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则这座山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注意:从赤道到两极的变化是自然带南北方向更替,以热量为基础
从沿海向内陆的变化是自然带东西方向更替,以水分为基础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是因为水热(水分和热量)的垂直变化。
4.7 陆地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
1 自然资源的定义: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陆地自然资源是指陆地提供的自然资源部分(包括能源资源)。
2 看课本上的图:陆地自然资源在人地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3 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
(1) 陆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相对而言)
(2) 陆地自然资源的利用潜力是无限的——科技进步
(3)陆地自然资源有一定的分规律
土地、水、生物资源——分布具有地带性规律
矿产资源——受地质条件制约
(4)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
举反例:破坏热带雨林——森林退化、土壤侵蚀、物种灭绝等
4 能源资源: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动力。
(1) 常规能源:矿物能(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
(2) 新能源:目前由于技术经济水平的限制,还未广泛应用的。
注意:除了五种常规的能源,其他的一般都是新能源。
5 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注意:课本上的示意图
(1)陆地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
举例:能源利用对生产力的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
柴草为主要能源——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
18世纪,煤炭为主要能源——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
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油为主要能源——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4.8 地质灾害及其防御
1 陆地环境的变化有时表现得异常强烈,当这些自然现象破坏了人类生存的环境,危及人类生命财产的时候,便形成了地质灾害
2 主要地质灾害
(1)地震: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地震——是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
地震波是机械波
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构造有关(断层)
世界主要的两大地震带:(板块的交界处):环太平洋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震级:表示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等级,每增加一级,能量增加30倍
例如:6级地震与9级地震比,差多少倍
3 级以下叫微震,5级以上称破坏性地震
唐山地震——20世纪全球破坏性最大的地震灾害(死的人最多,震级不是最高)
3 火山喷发:(其它天体上也有)
火山按活动情况分类:
死火山——在人类出现之前喷发过,至今未喷发
活火山——有周期
休眠火山——在人类历史上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喷发
火山锥构造——火山锥、火山口、火山通道
4 滑坡和泥石流
滑坡——斜坡上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
泥石流——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泥沙、石块、巨大的砾石),破坏力极强
危害:滑坡会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泥石流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我国山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2/3,加上人类的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地表结构遭到严重破坏,使滑坡和泥石流成为一种分布较广的自然灾害
5 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1)一个地域内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它们在成因上是有关联的
举例:川、滇、黔接壤地带,形成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人灾害系统。
(2)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由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灾害
举例:地震灾害——地裂、火灾、海啸、滑坡、疫病蔓延
2004年12月26日印度的海啸是由海底地震引发的
(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可以间接域直接诱发地质灾害
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地表径流的水量和速度加大——泥石流频繁
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滑坡灾害(修水库、修山区公路)
6 地质灾害的防御
当今世界,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密集发展,加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的强度不断增高。
(1) 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系统(这次海啸就是缺少)
(2) 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建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如:我国一半省区颁布了防震减灾地方性法规
(3)实施一些预防措施
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进行植树造林等综合治理措施。
(4)此外,开发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
1、我不是什么高手,我仅仅比你早学了几年而已
2、我没啥原创体系,我只是擅长整理前人的成果
3、我喜欢化繁为简,右脑速读记忆原本就很简单
4、我不接消息私聊,有问题请右脑论坛发帖求助
5、点击查看→★路逍遥-学习记忆的历程及心得
离线路逍遥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9-09-20

第五单元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单元导入:
1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自然资源。
2 人们根据当地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特点,以及社会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
5.1农业生产活动
1 农业生产的对象是:植物和动物
2 人类通过文化交流,把自已培育的农作物和家禽、家畜传播到世界各地,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和各地区的农业生产类型。
农业生产的特点
(一) 地域性:
形成地域性的原因是: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国家政策的差别。
(二)季节性和周期性: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因素随季节变化明显并且有周期。
农业的投入和产出
投入:自然条件——热量、水、地形、土壤、光照等
劳动力
生产资料——动植物(或种子)、农具、化肥、农药等
(现代农业生产中,生产资料的投入比重逐渐增加)
科技——培育良种、改进灌溉技术、改革耕作方式等
(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发达国家的新增产值中60%以上是靠科技投入转化来的;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这个比值已占到30%以上)
产出:各种各样的农产品(食用、工业生产原料)
农业的发展历史
1 原始农业——热带雨林地区、北极地区等
2 传统农业——发展中国家一般处在此阶段
3 现代农业——发达国家多已进入此阶段
农业的分类
1 按生产对象分类: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
2 按投入多少分类:粗放农业(增产靠扩大耕地面积)
密集农业(增产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3 按产品用途分类:自给农业
商品农业(主要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地区)

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种值业
种植园农业 畜牧业
水稻种植业 自给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商品农业
游牧业 密集农业
大牧场放牧业 粗放农业
乳畜业
混合农业
5.2农业的区位选择
三江平原的种植业:发展条件是——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广人稀
经营方式——国营农场、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产出——小麦(春小麦)
青藏高原的畜牧业:发展条件——地势高峻,气候寒冷,山地草场广布
经营方式——粗放的放牧业
产出——藏山羊、藏绵羊、牦牛
区位的含义: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
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
农业的主要区位
自然区位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
社会经济区位因素有:市场、交通运输、政策
1 气候——热量、光照、降水
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一个地区农业区位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
2 地形——不同的地形,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
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耕作业。
山地——林业、畜牧业、立体农业
3 土壤——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宜不同的作物。
例如:东南丘陵的酸性红壤,适宜种植茶树等
4 市场——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5 交通运输——充分考虑交通运输条件,园艺业、乳畜业,由于产品易腐烂变质,要求有方便快交通运输条件。
6 政策——各国农业都受到政策的影响。
例如:我国20世纪80年代积极建设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
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注意: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的。
一方面,人们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例如:中国将橡胶生产向北推广到北纬22度,将双季稻推广到江淮平原,将小麦种植极限扩展到4000米的高度。
另一方面,在很多情况下,人们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农业生产。例如:
玻璃温室——改善温度条件,并可对光照、通风、湿度等因素进行人工调节。
梯田——改善地形条件(较陡的山坡不宜修梯田)
灌溉——改善水分条件
注意点:对自然因素进行改造,要根据当时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并需充分考虑投入和产出比。
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注意:农民对农业区位的选择,更多的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1 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
例如:城市周围的农民将生产重点转为蔬菜、肉、蛋、奶以及园艺业。
农业区位的选择,要综合分析各方面的信息,对市场可能的变化作科学观测。(北方盲目长苹果的问题)
2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例如:美国东南部地区利用光热优势,重点发展蔬菜、花卉,供应东北部工业区(这里是乳畜业)
中国北方冬季也从南方的四川、广东等省大量调进蔬菜。
对世界农业区位的影响:随着世界大市场的逐步形成,农业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区域化生产。例如:
世界主要商品粮生产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阿根迁
世界主要乳畜产品供应国:荷兰(鲜花) 、丹麦、新西兰
世界主要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

5.3-5.4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水稻种植业
1 分布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这些地区的有利条件: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高,可以缓解亚洲人均耕地小的矛盾。
2 密集农业、自给农业
3 亚洲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
小农经营——家庭为单位
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机械化水平低(日本较高)
水利工程量大(灌溉是水稻生产的基础)
科技水平低(需要加大科技的投入)
4 亚洲以外的产稻区:非洲的埃及、尼日利亚,欧洲的西班牙、意大利,拉丁美洲的古巴、委内瑞拉、巴西。
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采用旱地直播技术进行生产。
大牧场放牧业
1 分布地区的自然条件: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植被稀疏,不适宜经营种植业,只能用于放牲畜。
2 牧牛为主的:美国、阿根廷
养羊为主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
3 著名案例——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牧牛业(熟悉地图)
有利条件: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离海港近。
变化:印第安人——游牧,粗放经营
欧洲人——人工草场,密集农业
发展机遇:海上冷冻船的发明,牛肉出口到西欧
促进牧牛发展的主要措施:
培育良种牛
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修铁路到布宜诺斯艾处斯港)
开辟水源
种植饲料
商品谷物农业(面向市场的农业)
1 种植的主要作物:小麦、玉米
2 基本特征(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3 分布的主要国家: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
4 家庭农场 (我国东北、西北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是国营农场)
5 著名案例——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地区——中部平原
优越的区位条件:
(1)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广阔;土壤深厚、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
(2)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航运,与发达的公路和铁路相衔接,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3)地广人稀
(4)高度发达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机械、电力、化肥、农药
每个环节都由机械作业,农业机械向大型、宽幅、高速、联合作业方面发展。有用飞机。
(5)先进的科技——庞大而且免费的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系统。
混合农业——谷物和牲畜的混合农业
1 分布——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温带地区)
2 主要劳动对象——小麦、玉米、猪、牛、羊
3 中国珠江三角洲的新颖的混合农业——基塘农业(果、树、桑树、鱼)
著名的案例——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小麦——牧羊带)
1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小麦出口国。
2 小麦和羊毛的主要产区在国土的东南部和西南部草原地区
3 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有三个优点:
(1) 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小麦、牧草或休耕,保持麦田的肥力,种植饲料饲养绵羊,羊粪作肥料
(2) 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
小麦秋播忙(冬小麦)——冬季养羊忙——春季小麦收割忙
(南半球的季节)
(3)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4 家庭农场为主,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很高。
5 家产品主要出口对象——英国
6 主要限制性条件——灌溉(水源不足)
原因——位于大分水岭的西侧,是东部海洋气流的背风坡的雨影区
解决措施——将大分水岭东部的水资源调入墨累——达令盆地(图)
5.5 工业生产活动
工业生产的需要的条件:劳动力、动力、厂房设备、
工业生产的制约因素:科学技术、政府政策、资金、管理等
一种原料可以生产不同的产品,而一种产品又可能由多种原料加工、组装或化合而成。
工业的投入——产出
投入:土地、劳动力、资金、能源、水源;原料、零部件
产出:产品、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部分可再循环利用)
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比较的特点:工业对自然因素一般不要求更多的投入,工业生产在地域上比农业生产灵活得多,除极少数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外,绝大部分的工业可在任何季节连续生产。
工业企业要求得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农业也一样),一方面研制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另一方面加强对工人的业务培训。
重工业产品——满足生产的需要(钢铁、机械、化工、农药等)
轻工业产品——满足生活的需要(食品、服装、电视机、电冰箱等)
工业的发展
工业化社会的国家或地区:发达国家,少数发展中国家(韩国、新加坡、中国的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
工业仍然有集中分布的特点:欧洲、北美、日本等
三次科技革命:
第一次 18世纪中期 英国 蒸汽机 纺织 钢铁
第二次 19世纪70年代 鲁尔区 美国东北部 电气化
电力、化学、石油开采和加工、汽车与飞机制造
第三次 20世纪50年代 硅谷 九州岛 慕尼黑 微电子技术
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微电子技术
工业对原料和劳动力投入的变化:
采用的原料种类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而且对原料的利用率及加工深度不断提高。
工业生产对劳动力知识、技术的投入逐渐增加
工业由大批量、标准化产品生产向中小批量定制的生产方式发展
5.6工业的区位选择
读图:鞍钢的区位:接近原料、燃料产地、消费市场
宝钢的区位:消费市场、便利的交通运输供原料的运入和产品的运出
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1 从经济利益看,厂址应当选择花费生产成本最低而获得利润最高的地方。
2 一般情况下,决策者常把工厂建在具有明显优势的地方
3 不同的工业部门所要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不同
(1) 原料指向型工业:甜菜或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
(2) 市场指向型工业: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
(3) 动力指向型工业:炼铝厂(火电厂、水电站)
(4)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
(5) 技术指向型工业: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
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1 原料地对工厂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
原因:工业所用的原料范围越来越广,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2 交通运输一直是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沿海沿江的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力(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的三湾一海地带、我国的上海、南京、武汉、重庆)
注意 :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交通运输已相当完善,交通运输不再成为他们考虑的主要因素(什么地方交通都发达)
3 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4 工业对劳动力技能的需求逐渐增加
社会、环境需求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国防安全的需要:我国20世纪50年代内建设的一些大型工业基地
改革开放政策: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西部大开发政策:缩小内地与沿海的经济发展差距
政府补贴政策:解决就业问题,工厂建在不营利的地区(包头、鞍山的棉纺织工业)
厂商的个人爱好:投资家乡
工业惯性:某个工厂的区位不合理,但仍然留在那里。
环境需求:工业三废
有水污染的工厂—污水排放口远离源地及河流上游
固体废弃物污染—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工厂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
化工厂
炼油厂 污染空气
水泥厂
酿造厂
发电厂 污染水源
钢铁厂
印染厂
造纸厂
电镀厂 固体废弃物污染
皮革厂
5.7 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联系
投入与产出上的联系:汽车厂与各零部件工厂之间
生产空间上的联系:多层建筑的标准化厂房里的无投入产出联系的工厂
信息联系:计算机网络
专业化生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生产流水线:自原料或零部件的投入至产出,全过程自动化连贯生产的设备
工业的集聚和分散
1 工业集聚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原因: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集聚的主要部门:钢铁工业区、石油化工区、小批量生产的新兴工业区
新兴工业区之间既竞争,又合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主要集中在技术密集的专业化工业集聚区域内。
2 工业分散可以减少市场上的交易费用,促进了跨国公司的形成。
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或接近市场,或接近原料地,或接近劳动力丰富的地区等。
工业分散的著名工业部分:汽车工业
工业地域
1 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称之为工业地域。
2 工业地域的类别:
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有投入——产出上的联系,以降低生产成本
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有的把生产上投入——产出联系密切的工厂布局在一起;有的是在规划的工业用地上,先建成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建厂。(例如我国的许多经济开发区
3 工业地域发育程度不同
经济落后地区:面积小,发育程度较低,工业发展潜力小
例如:面粉厂、制糖厂
经济发达地区:面积广,发育程度高,往往形成工业城市
例如:钢铁工业区(鞍山、攀枝花、马鞍山)
石油化工区(大庆、克拉玛依)
汽车工业区(十堰、底特律、丰田)
钢铁工业区的影响区位是不断变化的:
指向煤炭区位——指向铁矿区位——指向港口区位
5.8 传统工业区
1 世界著名的传统工业区:德国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发展条件:丰富的煤、铁资源(有的有一种,有的有两种)
传统工业部门: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
20世界50年代,尤其是70年代以后,传统工业开始衰落,并经历了长期的改造历程。
著名案例——德国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的第二次科技革命)
“德国工业的心脏”
区位特点:
(1) 丰富的煤炭资源
(2) 离铁矿较近(是法国的铁矿)
(3) 充沛的水源
(4) 便捷的交通(水陆):欧洲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等天然河道和四条运河联成一体,并能直通海洋。
(5) 广阔的市场:德国及西欧工业发达
衰落的主要原因
繁荣约一个世纪,以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的衰落最为明显。
(1)生产结构单一:五大传统工业部门(煤炭、钢铁、电力、机械、化工),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是全区的经济基础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下降
(3)世界性钢铁过剩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新技术革命既产生了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也改变了传统的工业生产和组织方式。加之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新兴企业不愿到这里落户。

综合整治
(1)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经济结构多样化
(2) 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
为了就近获得铁矿石,把钢铁工业集中到西部,或将高炉建到荷兰海边,将生铁运到鲁尔区。
(3)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铁路、高速公路、河运、)
(4) 发展科技,繁荣经济(科研机构)
(5)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人均绿地超过130平方米)
5.9 新兴工业区
20世纪50年代之后,当传统工业区开始衰落的时候,在发达国家的一些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灵活多变的中小型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例如: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硅谷”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第三意大利”“分散型工业化”地区
1 分布地区:东北部和中部地区
2 独特的发展模式: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
3 特点:
(1) 中小企业为主
(2) 以轻工业为主
(3) 生产过程大多是分散的,或实行家庭包工
(4) 资本集中程度低
(5) 工业大多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成为“分散型工业化”地区
4 著名案例:普拉托
(1) 位置:意大利中部,靠近文化名城佛罗伦萨
(2) 中心企业:毛纺业
(3) 形成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
(4) 好处:它们在独立经营、密切协作的基础上,实现了规模经济生产
美国“硅谷”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推动
高技术工业的特点:
(1) 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较大比例
(2) 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得多,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短
(3) 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较高
(4) 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美国“硅谷”是高技术工业发展的先驱和典范,崛起的主要原因:
(1) 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位于旧金山市东南部,背靠太平洋海岸山脉,面对旧金山湾。
(2) 气候宜人。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
(3) 有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
(4) 便捷的交通:航空港、高速公路
(5) 军事定货(一度占半导体元件定货量的40%)
“硅谷”主导工业——微电子工业
微电子工业是电子工业的技术基础,因而成为高技术中的最高技术
“硅谷”的第一项重要发明,都会影响到全世界电子工业的发展。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电子工业更新换代的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必乎都出自“硅谷”
自70年代末,企业外迁的原因:土地被占用殆尽
迁入地:得克萨斯州、东南亚、墨西哥
目的:充分利用这些地区的劳动力、土地、住房都很便宜的优势条件。

第六单元 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
单元导入:
1 聚落: 是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它不单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
2 聚落的类别:乡村聚落、城市聚落
3 聚落有它的发展过程,世界上许多聚落正在成长,也有许多聚落正在衰落。
4 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1) 聚落的外部形态、组合类型深受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时又是重要的文化景观,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风土人情等。
(2) 聚落也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的经济活动发生作用,城市聚落对经济的发展和分布更有巨大的影响。(城市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6.1聚落的形成
乡村聚落的特点:以农业活动和农业人口为主,规模较小
城市聚落的特点: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大,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人类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一般而言,城市是从乡村发展而成的。(特殊的可能直接形成的城市,如大庆市在发现石油资源以前,哪里是一片荒原)

乡村的形成
1 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2 最早聚落的特点:分散的乡村聚落阶段。
由半固定的原始棚舍到逐渐稳定,规模和范围也逐渐扩大
3 村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可从形态上反映出来:
(1)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多边形:河流较少的平原地区,地形比较完整、开阔、平坦。
(3) 呈带状: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地区,村落沿河道伸展。
城市的起源
1 时间:城市和定居农业差不多同时出现,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3500年这段时间。
2 从社会文化角度看,城市出现的两个基本条件
(1) 农业技术的创新:灌溉技术,农业生产率提高,农业有一定的剩余产品,这是城市起源的物质基础。
(2) 劳动分工促进了城市的出现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出现了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集市可能演变为城市。
3 早期城市的分布:河流中下游的冲积平原
原因: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生产先进,能为城市提供大量的农副产品。
举例:世界第一批城市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古巴比伦)
尼罗河谷地(古埃及)
印度河谷地(古印度,印度河现在主要流经巴基斯坦)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华文明)
4 对古代城市的评价:古代城市兴衰起落很大,发展很不稳定,自给自足的农村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
5 直到距今二三百年以前,城市的发展水平一直很低。(工业革命以后发展迅速)
6.2-6.3 城市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等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的发展
社会经济因素: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等

地形与城市区位
1 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数位于平原上。
例如:中国主要第阶梯上
美国的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大西洋沿岸平原
芝加哥---匹兹堡——中部平原
圣弗朗西斯科---圣迭戈——西部沿海平原(太平洋沿岸平原)
2 平原地区的区位优势: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
3 也有的平原不适宜城市的发展。
例如: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最著名的是巴西,其城市不是分布在亚马孙平原,而是巴西高原
4 山区的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
例如:我国的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
读图6。7 世界上三大城市密集地区:
60°N以南的欧洲地区
东亚的日本、朝鲜半岛以及我国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
美国东北部地区
气候与城市区位
1 世界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的中低纬度地带,在此地带内,又趋向于沿海地带。
2 中国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包头、兰州、乌鲁木齐等几个城市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其他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都分布在有适度降水和适度气温的地区。
3 城市分布少的地区气候都较恶劣:
例如:荒漠干旱地区
高纬度寒冷地区
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

河流与城市区位
1 河流对城市的城址选择具有深远的影响,在河流的中下游,河流越开阔,城市也越密集。
2 河流为城市提供水源和交通。
3 在工业革命前,河流的运输功能最为重要。
4 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北方沿大道设城)。
5 沿河城市有不同的区位:
位于河流通航河段的上游的起点或终点——江西的赣州市
位于河流支流与干流的交汇处——宜宾、重庆、武汉分别是岷江、嘉陵江、汉水与长江的汇合处。(有大量的人流、物流在这里集聚、中转)。
位于河流的河口处(入海口)——上海(长江入海口)、广州(珠江入海口)
利用河流进行防卫(河流弯曲度较大处、河心岛等)——瑞士首都伯尔尼建在阿勒河上的一个曲流处,法国的巴黎建在塞纳河中的一个小岛上发展,美国的波士顿最早建在半岛上。

自然资源与城市区位
煤矿城市——英国的伯明翰、曼彻斯特、美国的匹兹堡、中国的大同、鹤岗、抚顺、开滦等
石油城市——英国的阿伯丁(北海油田)、美国的休斯顿(墨西哥湾沿岸)、中国的大庆、东营(胜利油田)、克拉玛依、玉门
铁矿城市——中国的鞍山、包头、攀枝花
金矿城市——南非的约翰内斯堡

交通与城市区位
1城市分布的趋势是向交通方便的位置集中,世界上的大城市,一般都建在主要交通线上。沿海、沿江、沿铁路干线、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轴线。
2 不同的交通运输时代,城市产生的区位有所不同:
(1) 帆船、马车时代——城市多建在河流大道的汇合处
我国北方城市——大道汇合处(邯郸城,现今河北省的邯郸市)
我国南方城市——河流汇合处(重庆、宜宾)
(2)公路、铁路时代——城市沿公路、铁路枢纽和沿线发展
例如:京广线上的石家庄、郑州
京沪线上的蚌埠
陇海线上的宝(陇海线、宝成线)
火车拉来的城市(铁路枢纽)——株洲(京广线、浙赣线、湘黔线交点)
(3)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给该地区城市的分布带来很大的影响。
江苏的扬州、山东的济宁随京杭运河的兴衰而变化

政治、军事、宗教与城市区位
1 政治因素:国家或地区的政治中心城市——古希腊的雅典、古罗马的罗马城、中国的古都西安、洛阳、杭州等。
我国现今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省级行政区占了76%(合肥市的发展),这些城市既是当地的政治中心,也是当地的经济中心。
一些国家的首都城市只有单一的政治职能——美国的首都华盛顿、巴西首都巴西利亚、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
2 军事因素:中国的徐州、锦州
3 宗教因素: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和麦地那、梵蒂冈、我国西藏的拉萨

城市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1 军事、宗教因素对于现代城市区位的影响已经很弱
2 交通、自然资源等自古至今一直对城市区位有巨大的影响
3 有一些新的因素产生,成为影响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如科技城市(日本的筑波)、旅游城市(中国的黄山市)
6.4城市化
城市化的含义
1 定义:人口向城市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2 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的水平,体现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原因: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使城市的发展。
3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城乡居民的劳动方式、人均收入、文化教育的差别不断缩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逐渐趋同。
4 城市化的三个标志:
(1) 城市人口增加
(2)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升
(3)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城市化的进程
很低水平的缓慢增长——1750年之前,城市人口比重1%--3%
城市化加速发展——18世纪中期欧美各国产业革命后,1900年,13.3%
世界城市化的速度、规模、范围都空前发展——20世纪以来,尤其是二战结束以后,城市化的特点是:
(1) 大城市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小城镇
(2) 大城市的数目不断增多,其人口规模迅速膨胀
(3) 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的发展尤其引人注目,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199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达到41%,展中国家为33%,中国为30%左右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1 起步早 英国最早
2 城市化水平高 新技术革命以来,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
20世纪70年代 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达到70%左右
3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英国最早出现,其后有美国、西欧各国、日本、北欧各国
表现: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数量增多。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从1975年开始,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数开始超过发达国家(城市总人口数),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占世界城市人口的60%

1 起步晚,发展快 城市化的速度超过同时期的发达国家(比其最高速度的还快)
2 城市化水平较低 乡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3 城市发展不合理 城市化和发展和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原因: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等
少数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
墨西哥城——占全国总人口的16.8%
布宜诺斯艾利斯——占全国总人口的30%

6.5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1 问题产生的原因:城市规模的无限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
(一)环境质量下降
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也是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区域
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二)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交通阻塞导致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影响城市的环境质量
城市住宅问题主要表现为住房缺少,质量低劣(尤以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最为明显)
(三)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其他社会问题:贫困问题、内城衰落问题等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以上海市为例
1 为了解决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上海市采取的措施:
(1) 努力控制城市中心区人口的发展
(2) 制订了城市规划,采取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
具体措施为:
(一)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1990年建立浦东新区(黄浦江以东),目前这里成为上海新的金融中心、工业中心、居住区,有效地控制了城市中心区的规模
(二)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扩宽了主要干道,修建了环城公路,建成了南浦大桥和杨浦大桥,新修了城市高架公路和地铁等
(三)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全面开展了大气、河流(黄浦江的支流苏州河)、噪声等多方面的治理工作,到1999年,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0。3%
1、我不是什么高手,我仅仅比你早学了几年而已
2、我没啥原创体系,我只是擅长整理前人的成果
3、我喜欢化繁为简,右脑速读记忆原本就很简单
4、我不接消息私聊,有问题请右脑论坛发帖求助
5、点击查看→★路逍遥-学习记忆的历程及心得
离线路逍遥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9-09-20

第七单元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单元导入
人们的衣、食、住以及各种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进行的。自然资源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不同地域之间的物质和信息,要通过交通运输、通信、商业和贸易等方式进行交流,实现互补,这样社会才能形成一个运转自如的整体。
7.1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交通运输
1 交通运输是实现人和物位移的主要手段。
2 五种现代化的主要交通方式的优点、缺点:
铁路:运量大,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适宜长途运输
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
公路: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水路: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适宜大宗笨重货物
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航空: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高
管道运输: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昼夜不停,运量很大。
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交通运输的形式和层次
1 交通运输网络形式: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
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
2 交通运输网的层次:
省级综合运输网——地区级综合运输网——国家级综合运输网
3 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日益网络化、高速化、专业化
高速运输工具,集装箱运输
4 亚欧大陆桥:
(1)西伯利亚大铁路:
(西起)莫斯科————(东至)符拉迪沃斯托克
(2)目前东西最为便捷的通道
(西起)荷兰的鹿特丹————(东到)中国的连云港
5 世界上主要的航海线和主要海港
(1)主要航海线
北大西洋航线(最繁忙的:联系北美和欧洲两个世界发达地区)
地中海、苏伊士运河航线
北美洲东岸各港口经巴拿马运河至北美洲西岸各港口的航线
北太平洋航线
(2)主要港口 (图7。3)

邮电通信
1 作用:联络和协调社会的作用
2 分类:邮政通信 电信通信
(一) 邮政通信
利用交通工具,传递信函和包裹
特点:点多、线长、面广
兼营:某些金融业务(储蓄、保险)、以及代理业务(代收税收、代收养老金)
邮件的传递:相关的两个、三个甚至更多的邮局共同参加
邮政网络:邮局和邮路组成的邮件传递系统(现代社会,形成世界性的邮政网络)
受自然灾害影响大:靠交通线传递,台风、暴雨、山洪等灾害
(二)电信通信
利用有线电、无线电、光等电磁系统,传递符号、文字、图象和语言。
地形障碍可使电波发生反射、吸收现象,影响通信质量。
邮政网络和电信网络是社会活动的“神经系统”,它们准确、迅速、保密、方便地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人民生活服务。

商业
商业是专门从事商品的收购、销售、调运和储存的行业
广义的商业包括服务业
商业活动的主要环节:
(1) 收购——商业活动的前提
(2) 储存、调运——购销时空矛盾的缓冲器
(3) 销售——商业活动的终结


7.2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
制约和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因素:经济(第一位的)、社会、技术和自然等
铁路建设
1 重要意义:生产和销售,区域经济开发,工业和农业、乡村和城市间联系,文化科技交流,政治统一,国防安全。
著名案例:京九铁路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北京--------香港九龙)
课本上的思考问题?
(1)合理布局交通网
缓解南北铁路运输紧张状况(江西的向塘和九江、山东的荷泽分路)
活跃整个路网(京广、京九、京沪干线畅通,与之横向相交的铁路运输能力有所提高)
(2)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京、津、冀、鲁、豫、皖、鄂、赣、粤、港(9+1)
粮棉油重要产区,矿产资源丰富,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革命老区:大别山、井冈山,交通闭塞,经济不发达,人民生活不富裕。
(3)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
港澳地区与内地的人员和物资交流,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有重大的经济和政治意义。
(4)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小结:建设京九铁路最大的意义是激活全国铁路网,带动沿线经济发展
在现代铁路建设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因素对铁路区位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公路和航道的建设
(一)公路
国道:国家的干线公路,路线的基本方向以直达运输为主,并适当照顾经济点,尽量缩短长,节省时间。
省道: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的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铁路车站、码头等。
读课本上的图:公路选线

修筑公路,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二)航道(内河航道的建设)
由天然水系的航道和把它们连接起来的运河组成的水路运输网络。
著名案例:以莱茵河为主干的西欧航道网。
莱茵河流经国家:瑞士、法国、德国、荷兰
莱茵河与多瑙河连接的运河:美因-----多瑙运河(北海---黑海)
课后活动 公路干道方案选择

7.3 交通运输网中的点
1 主要的点:港口,车站,航空港
2 作用:客货流的集散地,是完成交通运输过程的重要环节
3 影响因素:经济、社会、技术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港口建设
1 港口:具有一定面积的陆域和水域,供船舶出入和停泊、货物和旅客集散的场所。
2 最早的港口:地中海东岸
3 原始和天然的港口:一个港湾
4 现代港口:人工改造的,人工筑成的。
5 影响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
(1) 水域条件:航行条件、停泊条件
(2) 陆域条件:筑港条件、腹地条件
著名案例:中国第一大港-------上海
(1)长江三角洲上的一个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
陆域条件:三角洲地形对建筑港口的利与弊:
有利: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为港口设备、建筑、以及上海市进行合理的平面布置提供了有利条件
弊端:三角洲坡度极缓,水流分汊多,上、中游的泥沙容易淤塞河道。为此要经常采用挖泥船作用,以保证航道畅通。
水域条件:长江、黄浦江一方面为港口提供淡水;另一方面保证了船舶入港航道应有的宽度和大量船舶抛锚所需的空间。
(2)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包括:川、渝、鄂、湘、赣、皖、苏、沪等省市。
注意: 经济腹地是港口兴衰的重要基础
(3)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
上海市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外贸基地,人、财、物的优势对港口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小结:建设港口时要考虑航行、停泊、筑港自然条件,以及腹地、城市等经济和社会条件。(以上就是对上海港区位分析的几个方面)

汽车站和航空港的建设
(一)汽车站
1 人们出行,接触最多的交通运输点是汽车站。
2 车站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的联系,能够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
(二) 航空港
1 机场占地面积很大
2 对自然条件要求比较严格:机场要有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以保证排水;要有良好的地质条件,以保证地基稳定。
3 航空港与城市的距离取决于城市用地、交通联系、环境等综合因素。

7.4 城市交通运输
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
1 交通运输点、线、面结合
2 行人和车辆的流动方向和数量经常变化。城市以客运为主,早晚上下班是高峰期。
3 行人与车辆,车辆车辆交叉,形成典型的混合交通。交通安全格外重要
4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和管理设施多,占用大量的城市面积和空间,是城市的一个有机部分。
城市道路网

城市道路网没有统一的格局,在进行路网规划时,必须考虑当地的具体条件。
(1) 环行放射式道路网: 巴黎、伦敦、慕尼黑、莫斯科
(2) 方格——环行——放射式: 合肥、北京

路网规划的共同原则: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节约用地、合理利用地形和水文条件、保护环境等。
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1 城市交通面临的两大主要问题:交通线路拥堵;交通环境污染。
2 解决措施:
(1)解决交通线路拥堵的根本措施——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合理规划城市交通道路来自合理的城市总体规划。

比较甲乙两城市的规划,答案在书上的文字中

(2)解决城市交通环境污染的方法:一是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二是广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交通道路;三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城市绿化带的好处:一是放氧、吸毒、除尘、杀菌、降噪、防风沙、调节小气候的作用;二是划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以及人行道的良好交通隔离带,三是美好的交通环境还可以提高驾驶员的情绪,减少交通事故。

7.5 电子通信
信息时代的电信通信
1 当今的世界,信息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的经济资源之一。
2 谁掌握了信息并使之转化为经济、科技优势,谁就获得了发展的主动权。
3 竞争的胜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信息的掌握。
4 人们要求有更新、更快、更安全的电信手段来满足需要。
5 以计算机应用为核心的电子通信,是电信通信领域里的“排头兵”
6 20世纪80年代末,有一些发达国家中,计算机系统信息服务所产生的价值,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
7 电子邮件的最大特点是一种人到人的通信方式,与具体地点无关。
电话和传真是场所到场所的通信方式。
电子通信带来的社会变革
1 多媒体技术:将计算机、通信、声像技术融为一体的技术
2 “信息高速公路”:美国首先提出的“国家信息基地设施”的形象称呼。是一个集电话、电视、电脑等功能于一体,能够综合传输和处理图、文、声、像等各种信息的一个全社会的立体化通信网。
3 国际互联网(Internet):是当前信息领域发展最快、作用最大、影响最广、公众关注程度最高的通信网络,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具体体现。
注意 :不是唯一的信息高速公路。
4 带来的社会变革
(1) 开展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温州的制鞋业)
(2) 为人们提供各种服务,方便生活。(学习、求医、查询)
(3) 推动世界科技发展。(科学家电子会议、论文、新思想)

7.6 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
商业中心
1 在世界许多城市的兴起和发展过程中,商业中心往往是以寺庙、教堂、行政中心、广场或居民点为中心自发形成的。
2 现代新兴的城市也有的是人为规划的。
3 商业中心的构成:零售商业、批发商业、金融业和各种服务性行业
4 商业中心的作用:地区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物资集聚和服务中心,是组织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国内与国外商品流通的枢纽。
5 商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
6 商业中心的组织形式:商业街、商业小区
(一)商业街:集中了较多的零售商店,为消费者购物、娱乐,以及享受各种服务提供方便。
(1) 市场最优为原则:建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商业活动范围很大(零售为主,如:上海的南京路、北京的王府井大街)
(2) 交通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批发为主,如:书中所沈大高速公路边上的批发市场)
(二)商业小区:一般多由粮店、小型综合商店、副食杂货店和摊点等多种营业点组成。(建在住宅区内)

商业网点
由许多的商业点组成,商业网的形成、密度、效益和组织形式,要受到自然、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因素的制约。
(一)商业网点的形成
1 自然环境为商业网点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书上的案例:山区往往要从平原、盆地调进粮食、棉花等农产品
平原则需要从山区、牧区和丘陵地区调入大批木材、牧产品
(二)商业网点的密度
山区的商业网点要少于平原地区
原因:山区人口稀少,交通闭塞,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
(三)商业网点的效益
商业网点靠近商品生产地,可以缩短商品的运输时间,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上海市成为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最主要的原因:上海本身拥有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和商品经济发达的广阔腹地。
现代商品流通进一步发展的原因:交通技术的进步,运输工具日趋现代化、大型化,加快了商品调运的速度;商品冷冻技术的提高,包装技术的发展,有利于易腐易损商品的长途运输,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四)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
1 人口稀少的地区:流动服务形式,货郎担、大篷车
2 人口密集、交通方便的地区:固定形式,商业街、商业小区
3 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在商业活动中的应用和推广,使商业网点组织形式发生了新的变化。电视和网上购物、自动售货机。

7.7 国际贸易和金融
日益密切的全球经济联系
1 当今世界,全球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最突出的表现是:国际贸易(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和国际金融(货币资金的周转和运动),在种类和数量上都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2 国际贸易和金融成为现代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的基本形式。
3 全球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主要原因:技术的进步(现代交通技术、国际互联网技术)

国际贸易的基本格局
1 国际贸易的范围:商品交易、商业信息的交易
2 发达国家工业基础雄厚,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小麦、玉米和畜产品等农产品,资本和技术。
进口:大量燃料和原料
近年来推动世界贸易发展的主要动力:高技术产品进出口
3 发展中国家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主要出口:农矿产品等初级产品;20世纪70年代以来,外贸出口商品构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中国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出口主要是初级产品
现在:工业制成品占80%以上,2000年是90%
4 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格局中居优势地位的原因:
(剪刀差):发达国家以低价从发展中国家买进所需的燃料、原料等农矿产品,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工业制成品价格较高,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格局中居优势地位。
5 解决措施:发展中国家之间加强“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应进行“南北对话”,通过谈判改革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在公平合理、平等互利和基础上发展国际贸易,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世界主要的金融中心
1 国际金融起源于国际贸易
2 金融市场:从事各种国际金融业务的场所。
3 世界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纽约、伦敦、苏黎世
另外还有重要的:巴黎、法兰克福、东京、香港
4 国际金融危机

第八单元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单元导入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口的激增、生活需求的扩大以及工业的迅猛发展
环境问题的内容: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污染,生态遭到破坏。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环境问题的实质:发展问题
解决环境问题的措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人类同环境的协调发展

8.1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
人类与环境(解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
1 环境是相对于人类社会这个中心事物而言的
2 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通过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
3 人类对环境作用的同时,环境也会反过来作用于人类,这叫环境的反馈作用。
4 环境问题的产生: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5 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叫环境的自净能力。
6 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影响: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
境问题的表现
(一)环境污染——容易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
环境污染的原因: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举例:工业“三废”和有害人体健康的农药不加处理、不加限制,任意排放到大气、江河湖海和土壤中,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
人们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大理垃圾,堆积在城市中或郊区,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
交通、工厂等造成的噪声污染。
放射性物质泄漏产生的放射性污染。
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造成海洋污染。
(二)生态破坏
生态破坏的原因: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
举例:滥伐森林,导致森林对环境调节功能下降
破坏自然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
由于不合理灌溉等原因,导致土壤盐碱化
由于大量燃烧煤和使用消耗臭氧物质,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和臭氧层的破坏。
由于生物的生存环境遭破坏或过度捕猎等原因,使物种灭绝的速度呈现加速的趋势。

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
(一)各地区由于经济结构、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不同,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有所不同:
(1) 城市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
(2) 乡村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水平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水资源枯竭、物种减少等。
(二)从全球看,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主要原因是:
(1)中国家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
(2) 于经济、技术水平,发展中国家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而且在环境问题发生后,不能及时、充分解决。
(3) 发达国家利用一些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需要,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三)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举例:(1)酸雨 (2)国际性河流上游被污染,将使全流域受到影响 (3)热带雨林被破坏,影响全球的气候 (4)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导致的“温室效应” (5)臭氧层的破坏(南极臭氧洞9、11月)

全球环境基金(GEF) 融资的项目与其重要性相一致,最多的是“生物多样性”、其次是“气候变化”、还有国际水域、臭氧消耗等。

8.2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人口压力
1 世界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放慢,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全球人口数仍将大量增加。
2 世界人口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有差异:
(1) 世界人口增长的时间差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迅猛增长
(2) 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过快。发达国家目前多已接近零增长,有些是负增长。
3 人口压力导致环境问题: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人口增长率,对全球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形成巨大的人口压力。人口持续增长,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随之增多,最终会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消化废物的能力,进而出现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

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1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超过了极限。特别是非可再生资源。
2 广大贫困落后地区,由于人口文化素质较低,生态意识淡薄,人们长期采用有害于环境的生产方法,而把无污染技术和环境资源的管理置之度外,结果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自然生产力下降,并形成恶性循环。
举例:盲目扩大耕地面积、毁林开荒、任意修筑堤坝和道路等。图8。7

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1 传统的发展模式:关注的只是经济领域的活动,其目标是产值和利润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在这种发展观的支配下,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 人们认识不到域不承认环境本身所具有的价值,采取了以损坏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其结果是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2 发达国家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不可取。因为其没有考虑到资源的长远价值,也没有考虑污染给整个社会造成的实际代价。盲目追求当前经济增长的结果往往与长期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
3 小结: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而出现的,这四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从总体上讲,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8.3 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一) 崇拜自然-------采猎文明------人与自然是恐惧与依赖的关系
(二) 改造自然-------农业文明------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在中国古代逐渐有了保护生物和因地制宜的主张)
(三) 征服自然-------工业文明------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四) 谋求人地协调------当今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
1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它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生态持续发展——基础
经济持续发展——条件
社会持续发展——目的
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了一个复合系统。
3 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原则:
(1) 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其他物种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
(2) 持续性原则:地球的面积的有限的,这决定了地球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
(3) 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对于全球共有的大气、海洋、生物资源等,需要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
1 改变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改变我们人类的行为方式。
2 公众是否认识、愿意接受并积极参与是实施这些变革的必要条件。
3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来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才能使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
举例:工厂实行清洁生产: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4 环保标志的含义:该产品在生产、使用、和处理处置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等优点。

8.4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 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萌芽。
2 中国的成就:占世界约7%的耕地养活着约占世界21%的人口,举世瞩目
3 我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压力:
(1)庞大的人口压力。
1997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的3。4%,而养活的人口约占世界的21%,意味着我国必须用1份世界平均财富去养活相应6倍的人口。
人口压力:1978年加强了计划生育工作,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新人口的绝对数仍然较高,每年有1/4的新增产值被用来养活新增加的人口。人口这一沉重的负担成为中国发展的一个障碍。
(2)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我国资源相对短缺的原因:一是庞大的人口压力和经济迅速发展,二是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落后,资源利用率低。
(3)深刻的环境危机--------人均资源少
表现: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
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我国只能选择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这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
1、我不是什么高手,我仅仅比你早学了几年而已
2、我没啥原创体系,我只是擅长整理前人的成果
3、我喜欢化繁为简,右脑速读记忆原本就很简单
4、我不接消息私聊,有问题请右脑论坛发帖求助
5、点击查看→★路逍遥-学习记忆的历程及心得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